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我从小是听着申凤梅大师的越调长大的,其《诸葛亮吊孝》百听不厌,诸葛孔明智谋双全,忠贞兼备,是我们儿时高山仰止的大英雄。
凡路过其遗迹、故址,我都参拜,成都武侯祠、襄阳隆中,前天出差游逛南阳,自然不能错过卧龙岗。
南阳卧龙岗位于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诸葛庐在其内, 为躬耕隐居地,“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
诸葛亮整日日理万机,“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积劳成疾,最后都以身殉国;蜀国城破,儿子葛瞻和孙子诸葛尚战死不降,为国尽忠,一家三代服务蜀汉,满门忠烈!
蜀国最弱,全国人口有户28万,人口94万,军队约10万,地区仅巴蜀汉中等地;而当时魏国,有人口440万,军队约60万,国土面积广大;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兵23万,人口230万。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
连年战争,“益州疲弊”,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经济凋敝、民心不安、社会动荡的局面。
诸葛亮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但其为完成汉室江山一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多次率师北伐,结果耗尽国力,城破灭国。
蜀国虽然亡国,但给世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备诸葛彼此谨守承诺,肝胆相照,信任贯穿始终,君臣一体 休戚与共,演绎千古佳话,与前世的刘邦、后世的朱元璋简直天悬地殊!陈寿也说:“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蜀国另一大软实力,也是强大的德性资源就是“义”。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桃园结义》这首歌,我每每听来都心潮澎湃!
兄弟三人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就是彪炳千古的桃园义气。为实践这种义气,在关羽被害后,刘备宁舍弃江山社稷,也要为关羽报仇。最终,刘备、张飞双双为报仇而死。义伴随了刘、关、张的一生,以结义始,以死义结。
这种为了兄弟不惜江山社稷,固然莽撞,但与后世兄弟背信弃义、手足相残的厚黑相较,不知让人宽慰多少倍。
好了,还是说说诸葛孔明吧!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