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先贤 继往开来 兴邦逐梦——第二届祭孔拜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文化同仁,大家上午好!
春华秋实,物华勃发,各界精英,群贤毕至。今日是孔子2572年诞辰,很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继先贤之统续,启后世之源流。一、为什么要拜祭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日举行祭拜典礼,纪念孔子诞辰,文化寻根,以践行文化自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修己已安人”,他开创私家讲学之风,被誉为“万世师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拜祭孔子就是文化寻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看似沉重,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归宿,从心灵归宿、思想归宿,到血脉归宿。经过文化探源,我发现我来自银河,我们的民族都是来自星星的你。《说文解字》中对“汉”字有解读,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浩浩汤汤的大水流后,便叫“汉”。最早的“汉”这个字是指天上的水,因为当时农耕民族都缺水,特别是遇到干旱的时候,要祈雨,雨从哪里来?从天上来,天上的水从哪里来?从天河来,天河有没有?有。现在我们抬头看星空,还能看到在浩渺的星空,有一条浩浩汤汤的河,这条河就是天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银河。它呈带状在天空中分布,横在天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还有暗礁、港湾,这条大河就是“汉”,也就是说,原来的“汉”指的是星系,银河系。刘邦拥兵汉水,立称汉王,建立汉朝,大汉王朝树立汉的文明,包括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思想,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就和“汉”有关系。所以,我们每一位都是来自星星的你,来自银河的民族。

“中国”这个词最早是从何尊而来。何尊是在当时周朝时,具体是当时周成王在位五年时迁都洛阳,当时称为东都洛邑(今天的洛阳)时铸的尊,上面有12行122个字,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第一次提出“中国”的概念,“宅兹中国”。“中国”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大致在公元前1307年左右。所以,“中国”的概念距现在大约有三千年之久。中国的中心在哪里?登封就有“天地之中”的称呼。在2010年8月份,“天地之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所以,河南有句话:“天地之中,老家河南”。所以河南又称中原。文化中国,古老文明,本是斯文遍地,谦谦君子,但文化断层,儒雅不继,伦理失常。怎么办?木本水源,伏思远溯,弘扬儒家文化!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斯文有传,学者有师”。“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道德自觉,而非朝代中圣明君主。

二、如何弘扬儒家文化?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人为什么会忧愁、困惑、恐惧?未来不确定!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儒家继承者更是把易经的生生不息通过“三纲八目”具化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格蓝图和人生愿景,而且设计了实现的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愿景变为现实,设计了可行的路径。后来儒家前赴后继,儒学自始至终都是在变革中。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儒家在工业文明时期,未能及时更新,遭受百年之耻,而今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时期,信息的特点,知识、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儒家应在知行体用全面革新,与民主宪政,与法治、自由、平等更深结合,与信息时代的科技、互联网文化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才是出路与方向。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目前,混乱的世界需要建立文明的新秩序,创建新世界之前我要到旧世界去看看。

三、十年来我都去了哪里?
伴随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学者将西方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解读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成为推行单边主义的理论基础。将全盘西化作为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将西方文明特质,如现代产权制度、自由市场体系、民主政治、理性官僚制、现代法律体系、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科学精神、世俗化的价值体系等体现工具理性精神的制度框架与价值体系,作为现代化的唯一评价标准,将传统文化归属感解释为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依据,其中,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文化宿命论的陷阱,旨在为西方文明的普世性提供理论基础,是一种典型的化约主义、新干涉主义。而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完全统治或取代其他全部文明,成为世界的核心,实现历史的终结。基于地理禀赋,生态多样性和文化模式多样性促进了文明多元性。文明多元性决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多元性。文明进步就是人类认知的不断自我突破,本质是因为生产要素变迁导致生产力嬗变,引发生产范式和生产关系全面变革,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进程中可见一斑。为了证明、实证、证实我的学术推断,我踏上田野考察之路。俗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归宿,为找到归宿,身体或灵魂,总有一个在流浪! 而我的身体或灵魂这15年都在路上。于是,从黄河、长江到恒河、印度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塞纳河、泰晤士河、密斯斯比河......为此,纵然我的脚步已经走过雅典、罗马、德里、菩提伽耶、蓝比尼、加德满都、杰拉什、佩特拉、开罗、伊斯法罕、波斯波利斯、马六甲、耶路撒冷、奈良、京都等古城的沧桑,领略过纽约、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多伦多等都市的繁华......一路走来,不惧风雨。借壶销魂酒,烂醉风与尘。

四、我有何收获?
我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中,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剧情、结构和台词,其本质是因为生产要素变迁而导致的生产力嬗变引发生产关系全面变革。人类历史表明:绝大部分的个人、组织、社会、国家模式不断重复!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重复,其中包括错误,人类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人啊,认识你自己。”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的名言。终其一生,其实我们大家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了解生命,认识自己。
我们应当致敬为此所做出彪炳史册的先贤圣哲,是他们点亮智慧之火,照亮人类前行的路!我们致敬孔子、老子、佛陀、耶稣基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康德、黑格尔、卡尔·马克思……我们致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米尔顿·弗里德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作为我本人,我要特别致谢阿诺德·汤因比、塞缪尔·亨廷顿、成中英、彼得·卡赞斯坦、弗朗西斯·福山、黄仁宇....我的研究力图从文明思想演进及文明博弈的视角考察关键历史事件,挖掘世界主要文明兴衰背后的动力、机制、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规律。在深入分析文明衰落、继起、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增进当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宽容和理解,提出文明对话、交融、渗透、共存观,摆脱文明冲突的桎梏,成为文明对话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是《世界文明比较概论》的缘起。世界文明比较,涉及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这种高度的知识大融合,将带来了一种审视人类历史的全新方式。从宇宙演化的视角思考人类共同的命运,它试图回答,宇宙从哪里来?人类世界从哪来?“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世界文明比较概论》是一个人的田野考察成果,但它不属于某一个人。分享,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一口饮江河,半杯装星辰。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五、我们的心聚何处?
日本一家佛光寺曾有这么一句警语:“你也会死的”。我们都会死,那么心归何处?这是我们一生要回答的问题。人活着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准备活着再回去!既然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早已注定,剩下就只剩下过程了!禅宗终极目的就是教会人们“不昧生死”,就是活得明白,死得其所。我们不应该是生的坦然,活得憋屈,而是生的伟大,死的更光荣。现有大学,因为体制所限,创新之难超出想象,我已经没有时间再和体制博弈啦,我要把余生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社会教育事业中。书院是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场。书院作为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集教育、教学、研究于一体,兼具修书、编书、藏书、传书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敦隆教化,扶持治道,功不可没。古代教育模式可以佐现代教育之偏,传承意义关乎民族复兴。私学之风,旧学新知,文脉传承,悠悠千载,未有停歇。复兴书院,我辈好自为之!所以我们想到创办民间公益的经世书院,其名取自经世济民,经世致用之意。经世书院联络旧友,结识新朋,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新时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这些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领导的鼎力支持。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类文明史中充满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人生的跌宕与回归。《庄子·齐物论》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人世间的真知,不需要长篇大论,需要的是用心体悟,“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简单而又不简单地活好这辈子,就是我们今生最大的使命!经世书院为大家提供卓越的交流平台,管理大师与学员交流思想,促进中国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传承,中华商道基业长青!欲达此境,尤需各位专家、学者的凝心聚力,共成壮举。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积极进取。学习先师,今我竭诚,肃立恭迎,谢忱诸君,虔诚致敬!余生很短,请多指教!余生很短,我们在一起精进前行!
2021年9月28日 于 商务部爱博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