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头大象大象寿眉白茶评测报告:吉“象”寿眉 香高水柔
大象的“象”和“祥”是谐音,大象也常被作为吉祥的象征。大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更多吉祥的寓意,温厚善良、百折不挠。特别是去年央视几个月持续不断的直播云南一群萌萌的大象外出旅游和返乡之旅,让大家对大象有了更多的喜爱。
厂家介绍:大象寿眉的出品方是云南千山叶茶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以前没有听说过,所以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网页上的介绍也不太多,只知道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新公司,并且应该和我们得娘家人---茶友网关系莫逆,公司网页就是茶友网帮助设计的。

产品介绍:规格 357克/饼,7饼/提
净重 357克
年份 2021
原料 云南大叶种白茶
标准 T/YNTCA 007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云南白茶适宜长期保存
产品外观:双层包装,外包装的纸品用的铜版纸,很是硬实,正面白底金字,突出了“大树白茶”、“大叶种白茶的味道”、“大象”等彰显云南特色的元素;反面白底黑字,介绍了茶饼生产信息。内包装是一层白色的棉纸,隔着白纸已经能闻到浓浓的茶香。










饼型比较端正,叶片以黄褐色为主,间或夹有细小的白毫。由于白茶的制作方法和普洱茶不同,叶片看上去没有普洱茶那么工整。




品饮过程:先撬茶8克,茶饼压制得较松,茶刀很容易就能插进去,但由于白茶是自然晒干,没有经过炒制,所以叶片很舒展,想要保持叶片的完整性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茶饼里外都是一口料,本来拍摄了取茶后的茶饼图的,但是上传时显示图片超过了8mb,不能上传,我比较业余,也只能放弃了。

醒茶三天后开始品饮,地点:湖北荆州,天气晴朗,温度19.1°,饮用水源为自来水过滤,今天是假日,特邀一名嘉宾(家里的贤内助,此前只喝过黑茶和熟茶)助阵。
沸水洗茶一遍,发现白茶和生普还是有所不同,白茶一般是浮在水面上,普洱一般是沉在水底。


洗茶水倒掉后,湿醒5分钟,第一泡三秒钟出汤,汤色金黄靓丽,香气以花香为主,扑鼻而来,由鼻腔直击心窝。

前三泡为3至5秒钟出汤,和普洱茶不同的是,茶汤从开始就是甜的,没有普洱那种先苦涩,而后转甜的过程,花香从头陪伴到尾。老婆的品饮感受:闻到过这种香气,口感和熟茶完全不同,和煮过的黑茶有点类似,很柔和顺口。

四至六泡为5至8秒出汤,茶汤颜色和前三泡没有大的变化,用玻璃杯观察是金黄色的,用不透明的瓷杯观察,汤色偏红。香气仍然浓郁。入口甜润,甘甜悠长。

七至九泡为10秒出汤,茶汤颜色稍微变淡,茶香入汤,茶汤中既带着花香蜜韵,又盈满着兰草的清香。口感仍然偏甜。老婆也对白茶爱不释手。由于她是血脂较高,被我拉着喝熟普和黑茶降血脂的,所以交代我,去查查喝白茶能不能降血脂,如果可以,那她的茶谱里是必须要增加白茶了。

茶汤仍然很浓郁,看样子是能够继续冲泡的,但因为临时有事要外出,所以今天品饮到此为止。
叶底花杂,黄绿为主,红叶、红梗较多。



品饮总结:由于白茶最近几年才流行,所以相较于其它品种的茶,平时喝得较少,偶尔喝的也是福鼎白茶,相比较福鼎白茶,我觉得云南白茶有以下两个特点:1、香气更丰富,滋味口感更好,香气主要是蜜香和花香,尤其会带有特别的果香,特别浓厚,高香高甜;2、因为是以大叶种茶为原料,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物质,水浸出物相对高,滋味更丰富浓郁,其茶汤的厚度,耐泡度,活性和香气,都远胜于常规白茶,更加的耐泡,基本上一泡一整天就够了。
小建议:平时都说普洱讲山头,其实福鼎白茶也毫不逊色,也是山头林立,而且还按等级分成了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等,甚至还有划分得更细致的牡丹王等等。但反观云南白茶,基本上没有山头这个概念了,甚至等级也只有银针和寿眉,其它的等级基本上没有看见,在产业化方面,看来云南白茶还要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