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成功举行
(来源:无锡日报)
第十一届
“创业江苏”
科技创业大赛
总决赛
领跑新赛道 创新赢未来
领跑新赛道,创新赢未来。25-26日,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在滨湖区成功举行。进入总决赛的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经过激烈角逐,分获本届大赛一、二、三等奖。总决赛上,无锡全市共有14个项目入选,数量与苏州并列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也是首次走出南京落地无锡,旨在搭建起科技与无锡产业无缝对接的平台,让更多优质项目与科技资源相融合、更多原创技术与地方产业相融合。
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赵建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陆建康,团省委副书记李晓明,省工商业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李晓东等出席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亚萍,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出席活动。副区长蒋维维参加活动。
当前,江苏各地各级科技部门正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让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的举办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实践。
大赛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吸引海内外4.7万多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通过11年的坚持,该大赛已经成为江苏最大的众创空间和最强的众扶平台。未来大赛将继续围绕“打造企业主导、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这一目标,切实强化科技型企业的择优遴选和梯次培育,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科技创新创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等奖)
本届大赛共吸引了769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经过全省13场地方赛的激烈比拼,共遴选5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晋级省行业赛,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最终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脱颖而出,站上了总决赛的荣耀舞台。
这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共拥有专利1350项,其中发明专利759项,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仅为41岁,博士学位92人,硕士学位76人,具有留学背景69人,体现出高学历、高水平、国际化的特点。
(二等奖)·
(三等奖)
我区的高量工业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凭借项目
“AI驱动的高精密喷材制造装备”
荣获初创企业组三等奖
高量工业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专注于喷材制造装备专用处理器,基础软硬件和核心算法研发。此次参赛的AI驱动的高精密喷材制造装备项目,主要以加成法喷制方法解决PCB制造过程中环节繁杂、污染严重等问题,优势在于把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下沉到装备,有效实现装备能力的数量级提升。目前装备处于研发测试阶段,预计明年实现量产。“大赛为企业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高量科技的发展。”项目负责人表示。
本届总决赛举办地滨湖境内
集中了无锡最多的科研院所
有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26个省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清华大学未来技术创新中心
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等高能级科创平台
而这些也成为区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
强劲动能和有力支撑
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滨湖正持续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旅游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均达超百亿规模,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9%,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61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类企业入库689家,23家上市企业在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全覆盖,总市值无锡第一。
当前,滨湖正倾力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高标准新建科创载体300万平方米、加速集聚更多高端要素,推动打造具备硬核创新实力、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创矩阵。在深挖科研院所资源上,滨湖已经建立起“院所-集群-基地”全过程创新产业链。刚刚发布的《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明确鼓励院所与地方产业深化合作,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要并重发展、深度融合。
邮 箱 bjkcbb@foxmail.com
更多大赛资讯搜索微信公众号(创业大赛指南)
了解更多的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资讯、创业政策补贴、高层次人才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