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绿牌取消已经进入倒计时,燃油车终于可以喘口气

2023-04-14 13:06 作者:首席合规观察  | 我要投稿

NO.477

作者:观察君

校稿:程程 / 编辑:致知

风向要变了,新能源的绿牌可能要逐步合并取消了。最近,多部门关于新能源绿牌车今后的政策走向发布了一些表态。目前,上海已经取消混动和增程式汽车的绿牌权限,明年还将出台涉及绿牌车和蓝牌车路权平衡的新政策。新能源汽车在享受多年政策红利后,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与燃油车平等竞争的层面。

近日,上海坊间传出一则传闻,上海明年将合并绿牌和蓝牌,后续不再发放绿牌,过渡期为6个月,已经持有绿牌的车辆补交费用后可以换蓝牌。4月12日,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面辟谣,表示并未制定这个政策。

在辟谣的同时,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现在新能源车还在面临车辆增多和道路压力增大的问题。对于今后绿牌车的走向,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不会变,明年的政策还会重新研究。

这番表态预示着,上海新能源牌照政策很可能在明年迎来重大变革。而在此之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主席崔东树公开表示,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建议将蓝牌和绿牌合并,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就能实现。其建议的核心就是“同车同权”“油电同权”。

崔东树认为,多年来,国家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而绿牌车享有较高的路权,带有一定歧视性,扭曲了汽车行业的自然发展。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彻底站稳脚跟,就不应该继续享受扶持政策。

除了乘联会和上海的表态,还有一个省份在去年也露出了蓝绿同权的苗头。2022年6月,海南出台了《公路里程费收费系统》的征求意见,海南将通过北斗导航技术来实现对电动车按里程收费。

再往前推,上海市在2022年就已经发布政策,2023年取消插混和增程式新能源车的绿牌申请资格。逼迫插混和增程式这种骑墙派做出明确选择,想享受政策福利,又不想承担纯电车的弊端,“蹭绿牌”被终结。

绿牌车发源于2016年,当年,我国为了更好的区别管理,启用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18年在全国推广。

启用之初,尽管拍照丑的无法形容,渐变绿直接逼疯设计行业,但却是逃不过“真香定律”。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免摇号、不限行,部分地区还推出了政策补助,一些城市甚至专门划定免费停车位。2017年,西安还给了绿牌车走公交车道的特权。新能源成为人见人爱的车牌。

5年过去了,在这些政策的辅助下,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和燃油车平分天下了,而且发展势头完全碾压燃油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65万辆,同比增长27.7%。销量为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达到了26.1%。

这样的发展势头,也印证了崔东树的说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站稳脚跟。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扶上马”和“送一程”,往后怎么发展,优胜劣汰。

不符合市场要求和政策要求的,最终会被淘汰。比如理想汽车,增程式汽车的典型代表,实质上就是混绿牌的骑墙派。

去年12月,理想在上海的销量是2726台,上海取消给插混和增程式发放绿牌政策落地后,今年2月,理想在上海的销量只有328台。

这种车企既占政策的便宜,又达不到国家扶持政策的真正目的。每次绿牌政策的改革,都是砸向这种车企的锤子。

绿牌实行以来,新能源与燃油车享有不平等路权,早就被广大燃油车主诟病,而这种不平等的路权,只是短期的产业支持政策,不可能成为常态,回归同车同权只是时间问题。

再结合上述一系列的政策风向,不管绿牌和蓝牌怎样合并,绿牌的特权和政策扶持迟早会取消,至少除纯电汽车以外的新能源将会很快丧失绿牌资格和特权。



绿牌取消已经进入倒计时,燃油车终于可以喘口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