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辣条回忆

2020-06-02 21:40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很小的时候,我都记不清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学前班,去一个绘画补习班。那个班是在一个院子里,平房,院子外有零星卖零食的人,其实就是冲我们这些孩子来卖的。那时候还没有辣条,只有辣疙瘩,一条豆腐皮结成疙瘩,蘸着红油,甜甜辣辣。好像是五毛钱一个,我一次买两个,自己一个,好友一个。我妈说:“以后每天给你一块钱,你和朋友补完习买好吃的。”老师叫我们画直线,我一笔拉下来,总跑偏,真是奇了怪。画画没学多久就停了下来,好像是老师不办了,也可能是我天赋不佳不去了,忘记了。


每个地区的辣条品牌都不相同,我所在的地区流行“李小朋”“周小玲”的辣条。前者更畅销,也是最正宗的辣条,五六厘米的小条,浸润着红红的油,吃起来过瘾无比。买几包吃,我和朋友吃的一嘴油,辣得又说不出话,只好转圈圈,嘶嘶地吸气。每包辣条还不一样辣,有的吃起来没感觉,有的辣的人跳脚。有一回买了几包巨辣无比的,小伙伴们轮流吃,眼泪哈喇子齐出,各个哀嚎,又不停地相互取笑。一个朋友还从家里拿了碗水出来,人们把辣条在里面蘸开,然后有味儿没味儿地乱吃一顿。至于那碗水,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辣条也分不同批次,快过期的,新鲜的。后者红油锃光瓦亮,辣条吃起来松软有劲儿。有年头的,色素味精都沉淀了下来,颜色暗淡,不那么辣了,更耐嚼了,味道刚柔并济,富有层次感。


在冬天吃辣条是另一番体验,辣条成了硬邦邦的“木棍”。你放嘴里嚼一嚼,辣条的味儿还没化开就已经下了肚。小学门口有两个推着铁皮车卖零食的老汉,一个叫“老六”,慈眉善目,另一个叫“洋人”,眼细发狠。我多去找老六,冬天时候他也经常帮我把辣条放炉子旁烘一烘,这样吃起来就不那么“味同嚼蜡”了。


上了初中,去市里读书,不好好吃饭,整天吃零食。一次去学校,和我爸说想吃辣条,我爸从商店提了一大袋出来。回到学校我拼命吃辣条和干脆面,不消多久就吃坏了身体。到医院打激素治了过来,医生给我妈列了几页我的过敏食物,由轻到重,得免疫力完全恢复才能吃。辣条,方便面,只要有“包装”,含“防腐剂”的食品,要求我一辈子不碰。


一辈子不碰显然太夸张,但再吃辣条确实已经是七八年后了。彼时“卫龙”大放异彩,学着苹果做文案。我零星吃了几口,味道不错,但已经勾不起小时候的兴趣了。在国外也吃一些辣条之类,亲嘴烧,还有一些叫什么记不得了,这些都是小柚子顺便买的,我看到了就吃一些,自己不会主动买了。


吃辣条的过瘾,已经随着年少的任性,远去了。




辣条回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