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对天竺收玉兔情节的改编:美不可言
86版天竺收玉兔这个故事,在剧本中叫《天竺擒玉兔》,正片叫《天竺收玉兔》,意思差不多。这一集中,李玲玉一人分饰三角,分别是真公主、玉兔精和孙悟空变化的公主,都很传神,一首《天竺少女》经久不衰。但在原著里。这个故事注水严重,反而不如电视剧精彩。
首先,是饮宴作诗的情节,跟主线情节可以说毫无关系,不但有春夏秋冬题材的诗来歌功颂德,更有《喜词》、《会词》、《佳词》、《姻词》等拖时长的诗词,毫无意义,文采也算不上好,内涵更是没有。清朝黄周星在《西游证道书》里,把《喜词》、《会词》、《佳词》、《姻词》统统删掉,一概不留。所以《西游证道书》的文本和世德堂《西游记》的文本,这一段是大大不同的。不但如此,黄周星还开启了毒舌模式,吐槽说:如此宠遇,何异太白之沉香亭?但诗不堪与《清平调》作仆,奈何!就是说:“装什么李白,你这些烂诗配吗?”
其次,玉兔这一传说形象其实充满了恶趣味。在传统的说法中,所有的兔子都是雌的,唯有月里的兔子是公的。例如:天下之兔皆雌,惟顾兔为雄,故皆望之以禀气。(顾兔即月中玉兔,阴精所积。见《尔雅翼》)世兔皆雌,惟月兔雄尔,故望月而孕。(《后山谈丛》)甚至还有人写诗:雄兔在月中,雌兔长相望。月中不顾侬,孕子何由两。
也就是说,在我国传说中,人间所有的兔子都是母的,它们要生小兔子,就要晚上拜月亮。望着月中玉兔一拜,就怀孕了。然而生的小兔子还是母的。天上这只玉兔,是人间一代一代所有兔子的爸爸。这兔子王国比女儿国还给力。明代《西游记》刚出版的时候,就有人吐槽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贽(也有人说是叶昼伪托的,总之不会晚于明末)。他评这一回说:向说天下兔儿俱雌,只有月宫玉兔为雄。故兔向月宫一拜,便能受孕生育。今亦变公主,抛绣球,招驸马,想是南风大作耳。今竟以玉兔为弄童之名,甚雅致。书罢一笑。
翻译过来就是:以前人们都说天下的兔子都是雌性,只有月宫的玉兔是雄性。所以玉兔向月宫一拜,就能怀孕生育。现在玉兔也变成了公主,抛绣球,招驸马,估计是南风大作了。“南风”指男色。玉兔其实不是大姑娘,而是名副其实的“兔爷”,还是个娈童。
这个缺陷放在86版电视剧里就不再是问题,毕竟从头到尾都是大姑娘演的,而且是嫦娥怀里的兔子,不太可能是雄兔,符合现代大众审美。而且,《天竺少女》的歌声响起时,扑朔迷离的雌雄自然而然能够分辨。
另外,86版电视剧的嫦娥形象也是符合大众认知的,就是独守月宫、怀抱玉兔的高冷女神。嫦娥在汉以前叫“姮娥”。《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汉代因为要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故改为嫦娥。但原著里的月宫是太阴星君的地盘,嫦娥是太阴星君手下仙子的统称,被猪八戒调戏过的是其中之一——霓裳仙子。跟嫦娥平级的还有素娥,应该也是统称。其中一个素娥打了玉兔一掌,自己下凡投胎当了公主。玉兔为报一掌之仇,这才下界顶替。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记载唐明皇游月宫:“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來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所以素娥的传说也是比较久远的,而且就是一支团队。明代百回本《西游记》把嫦娥也写成了团队,地位不高,跟玉兔是平级,都服务于太阴星君。太阴星君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里也出现过,就是纣王的正宫姜皇后。
86版电视剧的改变显然是成功的,突出的就是一个“美”字,不美的一概不要。还特别展示了异国风情,这也是不符合原著的,因为原著里外国跟中国都差不多,毕竟古代人一般不出国。这是与时俱进的改编,是正向审美的改编。原著里公主被关在小黑屋,比《水浒》中装疯的宋江还邋遢;电视剧改成所在花园独自哭泣,就非常美了。编剧故意把唐僧安排到婚礼现场当主角,也是不符合原著的,但是好看,歌美、舞美、人美、画面更美,真的是美不胜收,再增加一个独自失落的真公主,形成鲜明对比,改编直接封神。
在文化氛围上,86版电视剧删除了无聊的诗词,却完美保留了“祇树给孤园”的典故。祇树给孤独园又称祇园、祇园精舍、祇洹精舍、逝多林给孤独园等。据《大唐西域记》卷六记载,有善施长者聪敏仁惠,拯救贫穷,哀孤恤老,人称“给孤独”。长者闻佛功德,深生尊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觅到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逝多(又译祇陀、祇洹)有一好园林,“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晓悟,明白)也。即出藏金,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之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故称此地为逝多林给孤独园。这个典故就记载于三藏法师的著作中,所以借唐僧之口说出,非常合适。可以看出,这一单元唐僧形象已经比较伟岸,有文化也有主见,虽然依旧怕死,但能做到公然拒婚、绝不妥协,已经跟之前那个不敢直接拒绝、畏首畏尾的窝囊废截然不同了。
原著中,玉兔是在自己的根据地毛颖山被擒的。毛颖就是毛笔。唐代韩愈作《毛颖传》,以笔拟人。古代的毛笔多用兔毛制作,故毛颖山暗示是兔子住的山。李白《草书歌行》就有:“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