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到老年,老无所依!

2023-11-21 16:11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不是每个人都理解老人,不嫌弃老人。 “老了就没用了”,这是我经常听到的老人的一个感叹。 我家有个长辈六十多了,他原来活得很热闹,平常周围很多关系都找他,但后来一场大病,让他再也不能喝酒,行动变得不便,身边一下子就冷清了。 他觉得自己还不老,但他也知道很多人都觉得他没用了。 对于“老”这个事,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准备,都是猝不及防,突然就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人到老年,老无所依!

据我所知,很多老人都是独自生活的,他们不想孤独,但确实也没办法。 比如我老家有个老人都90岁了,还是一个人做饭吃,子女偶尔来看望,一般都是坐一会就走。 每天老人会习惯性坐在门口,一坐就几个小时,她想有人陪着说说话,子孙能来看看她,这个心愿都很难达成。 有时候受不了,老人就想住院,因为这时候身边就热闹了,家人和亲戚都会来看她,听她说话,陪她聊天。 可她也知道这样太麻烦人,孩子有孩子的事,自己不能太自私,要为儿女着想。社会就是这么要求的,世俗观念就是如此。

老人为什么不受欢迎?

一个老太太常年卧病在床,她有几个儿子,后来是住在二儿子家,大概是心里烦,所以经常找儿媳的茬,说话夹枪带棒的,就想吵架。 人老了就容易招人烦,哪怕是自己儿子也会给脸色看,这种情况很普遍。 另外,虽然确实有“隔辈亲”的现象,但我看很多老人跟孙子孙女的关系是不太亲密的,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没有感情培养过程的祖孙之间,感情比较淡薄。 在我看来,老人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1、失去了力量,需要人照顾;2、思想观念老套,跟下一辈有代沟;3、生活作息不一样,哪怕是在儿女家也跟做客一样。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老人味、脾气不好等缘故,都会引来周围人的疏离和厌烦。

人老了,就变成了负担?

在古代,有很长一段时期是对老人很残酷的,人们认为人老了就成了社会的负担,最好是抛弃老人,让他们自生自灭。 但为什么后来社会要倡导孝道、尊崇老人呢?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对老人好就是给还没老的人以良好的预期,是长期主义,这对社会秩序和稳定有根本性作用。 比如说一个企业雇佣一批员工,等到这些员工老了不能干活了就辞退,那年轻员工看到这样做就自然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不可能有忠诚心。所以企业要让员工退休,给好的待遇和照顾,以激励年轻员工的奋斗。 人要有人性,对物可以功利,对人则不能太功利。如果人老了没用了就不管不问,那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当然从事实上讲,过去是过去,一个老人不事生产,不能继续贡献价值,只有消耗只有成本,那确实就是“负担”。如果这些老人太多,负担过重,跟年轻人的价值创造形成失衡的格局,那也是大问题。

老了怎么办?

人生本质就是一个人走自己的路,从生到死是一个过程,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是自己面对。所以说孤独是生命的永恒。 而人的智慧就在于未雨绸缪,为自己的老年早做准备,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我的想法是,按照现代医疗和技术的发展,“老”意味着有体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过一种有质量的老年。 比如老人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或者拾回小时候的爱好,写字画画,下棋跳舞,养花遛鸟,交友旅游,怎么高兴怎么来。王石七十多了吧,他有段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人没有出生前,你什么都不知道,不存在痛苦也不存在苦恼,你走了以后,也不会留下任何记忆,但最后那段很痛苦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对你自己没有意义,对亲人也成为负担,对社会也成为负担,所以我希望我的曲线是到了一定程度就说走就走了。

他希望自己走的时候没有任何遗憾,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期望?总而言之,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善始善终也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人到老年,老无所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