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迹小分队三下乡日记

2023-08-10 13:49 作者:权飞沉  | 我要投稿

 7月13号,星期四,马上再过两天就要进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内心的激动难以平复。三下乡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做好这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的其它诸位成员也在积极主动的上网查阅各种资料。  7月14号,星期五,明天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就要前往实践单位正式开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为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的奋进姿态、更加充足的心理准备参与这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站前动员、人员安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的部分成员已经回到家乡,准备让这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多面开花,所以经过我们的商议,这次重要的战前会议,我们选择使用专业程度较高的“腾讯会议”软件作为媒介,进行一个别开生面又与时俱进的线上会议。会议上,全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成员认真倾听、深入交流。这次会议效果良好。  7月15号,星期六,今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将正式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我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其他几位成员带着充满的热情离开熟悉的学校,不顾似火的骄阳,不顾繁华的市井,不顾遥远的路途,来到五十里开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实地参观调查实践学习。台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占地153.7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在全长1500米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依次展开,组成中心纪念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与中心纪念区相辅相成的,还有分布在陵园内各处的知名烈士墓、东西殉难处等纪念性建筑。  7月16号,星期日,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七战七捷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海安市城中心,长江中路68号,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名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国家“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教育基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他设计独到,别出心裁,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不用碑顶,没有碑帽,碑身造型设计成为一把直耸云霄的刺刀,用古铜色天然花岗岩拼接砌成,拔地而起,直刺青天。有人自豪地说:“我们七战七捷,敌人七战七败。”然而,“七战七捷”,只能说明过去,那是历史。我们要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有炎黄子孙,都要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让我们弘扬七战七捷的革命精神,再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七战七捷”的奇迹,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7月17号,星期一,今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迹小分队的其中一名成员参观了海安烈士陵园,海安县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宁海南路80号,筹建于1955年,落成于1957年春,占地50余亩。陵园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园内建有海安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粟裕同志纪念馆、烈士墓、教育馆、碑廊等红色旅游景点。这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海安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仿毛主席纪念堂建筑风格,馆名是粟裕将军题写的,馆内陈列着海安斗争史、著名烈士事迹壁画、三千多名烈士的简介和革命文物等。根据粟裕将军生前愿望,其部分骨灰安葬于陵园纪念碑左侧,与300多位烈士一起长眠于此。由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馆名的“粟裕同志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史料、图片、文物等再现了粟裕同志的伟大一生。  7月18号,星期二,今天我们小组成员开始进行第二部分的党史学习实践的第一天。我们分头给自己身边的人进行党史知识和红色文化的科普与宣讲。因为疫情的影响,本小组严格遵守“小团队、小距离、小范围”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实践活动,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减少活动半径和人员聚集,有效且安全地完成了相关计划。我在线上给我的朋友进行科普讲解,通过共同学习党史知识,秉承“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遵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努力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我的宣讲工作顺利完成,小组其他成员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们进行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与心得交流,汇总信息和活动证明的相关资料,准备着手开始项目汇报和完成结题书。  7月19号,星期三,今天是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科普讲解党史知识的第二天。我继续采用视频电话的方式进行宣讲,并总结前一天实践的经验,努力做到更细致和全面的解说,共同学习党史,体会历史沿革的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与伟大情怀,互相激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本色、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本地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景点的方式,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历史、了解党史知识,并通过宣传讲解的方式让身边更多的家人朋友学习红色知识,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小组成员分头行动查阅相关资料,落实本地红色景点纪念馆和红色展览的信息,规划交通方式和路线,制定行实践计划,决定参观顺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本地红色文化与党史的一些简单知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这次活动,我们想要通过红色足迹寻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体现在实际生活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红迹小分队三下乡日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