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我偏爱读诗的荒谬:现代诗的三十堂课》
作者廖伟棠,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一本三百页的轻型纸小册子。
听了别人的安利,说“如果不知道怎么读现代诗可以去看这本书”,抱着这样的想法就买了,结果不出意外地失败了。看完这本书后,我没有学会怎么去读现代诗,没有学会怎么去写现代诗,对大部分现代诗依然抱持着怀疑的态度。不过正如书中所言,迷宫的乐趣就在于迷失,所以没有学会未必不是一种学会,没有理解未必不是一种理解——也就是说,失败了,但没有完全失败。
好消息是书里选录了很多有趣的现代诗,外加上读起来也颇轻松,所以哪怕仅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算太亏。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一读的。
作者廖伟棠似乎是一名香港诗人,很有可能还是很有名的那种。不过我对现代诗人了解甚少,所以也不认识。他对诗歌的很多认识观点令我受益匪浅,比如下面这一段:
“诗当然是没有门槛的,但诗又是有很高门槛的。日常语言在频繁地使用之中,让母语变得越来越熟悉,但是也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失去诗意,失去光彩。诗歌语言就是在不断地擦亮母语,让她重新焕发出光彩。它是在追溯语言的源头和破坏语言的承袭。日常都这样用语言,已经用熟用烂,我偏不这样用,我要挖掘语言的潜能。”
诗歌是挖掘语言的潜能,挑战语言的极限,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其实不需要有逻辑,不需要让人读懂,它要做的是挥洒诗意、登峰造极。
虽说以我粗浅的审美能力,总感觉大部分都挺失败的就是了。
下面摘录一些这本书里我个人喜欢的诗,省的以后想找还要翻书。由于本人现代诗鉴赏水平十分有限,摘出来的恐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是个人喜欢:
玄奥
作者/饮江
咸鱼在咸鱼的气味里游泳
虾米在虾米堆上跳
跳呀跳大海跳飞机
儿时,你背过脸偷放进口里
那块冰糖呢
那块冰糖
至今仍还未溶化
你随便捧起一把米
(在随便一间杂货铺吧)
那把米一粒一粒漏下
在你幼嫩的指缝间
噢,你苍老了的指缝间
有句话你说玄奥不玄奥
那天你踏进屋里
母亲挨在厨房里哀叹:
“叫你买斤油,
你呀,足足去了成世!”
(注:“成世”是一辈子的意思,似乎是广东方言。)
一切 作者/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可不可以说
作者/西西
可不可以说
一枚白菜
一块鸡蛋
一只葱
一个胡椒粉?
可不可以说
一架飞鸟
一管椰子树
一顶太阳
一巴斗骤雨?
可不可以说
一株柠檬茶
一双大力水手
一顿雪糕梳打
一亩阿华田 ?
可不可以说
一朵雨伞
一束雪花
一瓶银河
一葫芦宇宙?
可不可以说
一位蚂蚁
一名甲虫
一家猪猡
一窝英雄 ?
可不可以说
一头训导主任
一只七省巡按
一匹将军
一尾皇帝?
可不可以说
龙眼吉祥
龙须糖万岁万岁万万岁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天堂、人间、地狱
作者/黄灿然
你身上有天堂,但你看不见因为你以为它在别处。
你身上有人间,但你也看不见,因为你只感到自己在地狱,
所以你身上全是地狱,但你以为这就是人间,人间就是这样。
我也曾像你一样是地狱人,但后来像移民那样,变成人间人,
再后来变成天堂人,但为了一个使命而长驻人间,
偶尔我也回地狱,像回故乡。
哑孩子
作者/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译者:戴望舒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把它带走的是蟋蟀的王。)
在一滴水中,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我不是要它来说话,
我要把它做个指环,
让我的缄默
戴在他纤小的指头上。
在一滴水中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被俘在远处的声音,
穿上了蟋蟀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