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子”看黛玉嫁北静王
批语提到全书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宝玉,一个是黛玉,写其他人都是为了写这两个人。连和黛玉并肩的宝钗,也并不是女主,所以书中黛玉的“影子”就有很多,所谓“影子”就是和黛玉命运想通的人,作者通过这些人来伏下黛玉的结局。前面已经讲过探春,湘云,宝钗,秦可卿,香菱,龄官,今天讲张金哥,尤二姐,藕官.下一篇讲成窑杯甲线还会讲妙玉。
晴雯

先说一下晴雯,晴雯性格肯定是和黛玉相像,批语也说“晴有林风”晴雯哥哥是个酒色之徒,嫂子勾引宝玉,这更像是宝钗的设定,癸酉本后面夏金桂也勾引宝玉。晴雯是病死的,宝钗同样是在发配东北的路上难产体虚,又发了热毒,没了冷香丸病死的。晴雯结局和设定可能被改了,就像秦可卿一样,不改的话,很容易就看出了黛玉是崇祯。或者另一个主要影子香菱身上已经伏了黛玉结局,不再重复。
张金哥
第15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张金哥和守备儿子互相喜欢,张金哥还收了守备儿子的聘礼,不巧李衙内也喜欢张金哥,上门求亲。结果第16回张家父母爱势贪财,退了守备儿子,上吊死了。守备儿子也投河自尽。早就有人想到张金哥是黛玉的“影子”。在癸酉本黛玉和张金哥一样上吊死的,宝玉和守备儿子一样投了河。那李衙内呢,我很无语,吴氏红学那些人也不信黛玉嫁北静王,明明藏家说了从抄家到黛玉死整个都改掉了。
尤二姐

尤二姐的整个故事里,压根没提到黛玉,导致很多人认为戏份如此多的的王熙凤才是主角,但王熙凤在“情榜”中才排第九,黛玉才是排第一的“女主”,所以整个故事中,一定有黛玉的影子,这个人就是尤二姐,前面弄权铁槛寺也是,完全没有黛玉的戏,张金哥便是黛玉的影子。
尤二姐是黛玉“影子”也早就有人说了,张华之前给尤二姐送了彩礼,这和张金哥的故事一样,癸酉本宝黛两人已然结婚,结婚到一半抄家了。贾琏也就是北静王。虽然尤二姐这段是“女弟子”后加的,但是既然能被作者收为弟子,作者的思路大致是明白的。
藕官
书里提到男同的很多,藕官是为数不多的女同。藕官戏院解散后分给了黛玉,各自的戏子和各自性格是一样的。像葵官和湘云,芳官和宝玉。藕官先和菂官一起过日子,菂官死后和蕊官继续过日子。菂官死了,前面说过黛玉可能到北静王府之后得知贾府没了,宝钗骗其宝玉死了。癸酉本宝钗骗宝玉黛玉跳井死了。
“影子”总结
讲了那么多可以汇集成下面的表格。
甲方 乙方1号 乙方2号
林黛玉 贾宝玉 水溶
薛宝钗 贾宝玉 贾雨村
史湘云 卫若兰 薛蟠
妙玉 陈也俊 贾芹,老和尚
贾探春 戚建辉 某藩王
秦可卿 贾珍 贾蓉
香菱 冯渊 薛蟠
尤二姐 张华 贾琏
张金哥 守备儿子 李衙内
藕官 菂官 蕊官
王昭君 刘奭 呼韩邪单于
西施 范蠡 夫差
绿珠 石崇 孙秀
红拂 杨素 李靖
钱玉莲 王十朋 孙汝权
宓妃 后羿 河伯
雪艳 莫怀古 汤勤
前半部分是书中角色,后边部分是历史角色或神话角色或文学角色。甲方都是黛玉命运想通的人。甲方和乙方1号都是初恋,情投意合,后来出现“第三者”乙方2号,甲方结局多和乙方2号在一起。
乙方2号多与水有关,包括水溶,孙汝权,河伯,汤勤。还包括影射杨涟的贾琏,影射朱常洵的贾赦,影射满清和汉奸的贾雨村,薛蟠,贾蓉,贾芹,老和尚,蕊官,满清就是“水国”,探春嫁的藩王,吴王夫差,呼韩邪单于同样不是中原正统,都是“戎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