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信条》故事脉络解读

2023-03-26 15:04 作者:海风淅淅沥沥的雨  | 我要投稿

个人声明:以下并非纯个人思考结果,也参考了很多别人的视频和网上查阅的资料得来的,如有什么错误或者不对的地方,请广大网友包含见谅,还有一定要观看原片,以下所述以原片为基础。

  在歌剧院里,主角要进去找到一位卧底CIA特工,卧底的任务应该是找到那个演算机部件(钚241),卧底身份暴露了于是被挟持,主角需要混入乌克兰那些军人里面,进去把他解救出来,他身上有重要线索(大概率就是知道钚241的位置,但是还没得手就被敌人发现了,所以挟持他),后面主角和一个战友被坏人给抓了,带到那个火车轨道审问。

期间能注意到最明显的两条线索就是:

1.主角拿了那个方块一样的金属物体(就是钚241的一个部件,而且是演算机中第九个也是最后一个部件,也就是说反派得到了这个部件的话,他就有了一整套,可以启动那个末日计划了)

2.还有一个逆向子弹(电影里第一个出现的逆向事件),和那个橙色的背包挂绳(给了个很重要的镜头提示观众)。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歌剧院发生了恐怖袭击,主角在一辆白色的面包车醒来(面包车前面坐着的俄罗斯人,是萨托的手下,萨托是本片的BOSS,而男主在车内,说明男主是CIA派来的卧底,和坏人一起行动嘛很明显是卧底),穿上乌克兰特种兵的服装,混入乌克兰军队中进场,主角拿到部件后去到一个房间中,里面几个人是美国CIA的人,和男主是一伙人,乌克兰军队是一伙人,然后车内的俄罗斯人是第三伙人。逆转子弹和弹孔后面还有一个镜头拍了一下那个人的背包吊饰,这个角色就是后面出现尼尔,主角的搭档。他当时没有逆转,只不过他用的是逆转子弹,后面实验室女人和他讲解的那段有说到逆转子弹。主角去收集那些炸弹的时候,身份暴露被发现了(他最后把收集的炸弹扔到楼顶,就是不让炸弹炸死剧院的无辜平民),但就是这个收集的过程被乌克兰军人发现了,质问主角是谁,想杀他的时候被尼尔救了,男主当时并不知道他是尼尔。回到面包车时,俄罗斯人已经发现了男主的真实任务目标,又暴露了,男主最后被抓到火车轨道上审问(其他战友应该是被杀了,不是被乌克兰士兵就是被俄罗斯人的其他手下),但我们知道故事后续并没有交代那个部件去哪了,既然男主和萨托手下都没有拿到这个东西,那就只能是在乌克兰军方手里了(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公路抢劫戏)。

       剧院这场戏有太多重要的线索在里面了,观众第一次很难看得懂,这一天是14号,会成为整个影片末尾的集合点,最终的战斗也在这一天发生,结尾会回到这一天。也就是说,当时的男主在这个剧院发生的事件里,而另一个逆转的自己正在史托斯克12市(萨托的老家)作战,停止核爆行动,这个时间和地址信息是在和“阿福”(蝙蝠侠管家,他是英国情报局的一个老探员)对话的时候有说过。

       审问最后面男主吞下了药丸,出现片名信条,意味着主角通过测试了,成为了信条组织的一员。随后在船上醒来,上级正要送他去那个实验室,就是送他去实习的船上,说了一段,这一段看起来是文戏,上级给你讲解了一下你为什么没有死之类的,最后给了他一个手势和一个词语,这个词就是TENET,这里其实有个很重要的暗线,就是这时候的军方,已经在和未来信条组织的人合作了,而不是刚接触那么简单,也就是说CIA和他们联络有一段时间了,信条组织是未来才成立的组织(那个印度女老大说过的,事实上她只是目前临时的信条老大,男主才是未来真正的信条组织首领)。那些逆转的东西,军方已经知道七七八八了,招募主角,加入信条组织,也是设计的一环,是未来的男主设计的,尼尔在剧院救他,其实就是他自己安排去保护自己的,他是不是怕那个祖父悖论,就是假如以前的自己要是死了,那就不会有未来的自己了,所以要派个人保护一下,我觉得应该是尼尔自愿前往的,因为这个所谓的派遣,一般人都不想去,牺牲很大,几乎是牺牲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尼尔应该是他最好的朋友,才愿意为他做这样的牺牲,如果不知道这一层,就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最后男主说“You know me for years?”的时候会落泪,因为他那时候才知道这一切,而且他同时也知道尼尔会死。

      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有些是故意设计好的,他只是按部就班跟着指示走就行了,包括去那个研究所见一位CIA的女研究员,了解什么是逆转时间,然后知道他们面临的威胁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女研究员告诉他你的任务是找到制造这种子弹的军火商,这个也是一次安排好的见面。只是主角那时候不知道,观众也不知道。研究所里第一次听到女科学家说这些东西是来自未来人,并不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这里也再次印证了前面所说的军方早已和未来人有合作。

       还有上级给他安排的搭档,让他们联系见面之类的。其实对于逆转或者什么的,这些东西尼尔比男主熟悉得多,只是一路都在装不知道罢了,那个临时的印度女老大,她也是通过未来人得到的那些来自未来的东西,萨托也一样,女老大让男主去查清一个人的身份和底细,其实就是本片的boss萨托。因为他们知道他也在使用这种逆转时间的武器,还在收集那个演算机部件。就是这么一路人物推进很多都是未来的自己安排好的,电影与其说是拍现在的时间给观众看,不如说是在拍以前发生的历史给观众看。


男主任务线:剧院救人质(拿部件)——乘船去研究所(去了解情况)——去找子弹军火商(见信条组织老大)——去餐厅约见“阿福”(提供接近萨托的方法)——卖画餐厅约见女主(萨托老婆)——最后见到萨托——套出萨托的真实目的——阻止萨托实行计划(从而拯救世界)

        第一遍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情节导演并没有拍出来,就是那种说明性的镜头,很多都省略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高明的做法,好处是让观众有后劲,愿意去挖掘线索和推敲解读,很有玩味,坏处是对第一遍的观看体验很不友好,造成很多人第一次观看一头雾水,于是对后面剧情推进有深深的迷惑和脱节感。电影真正的折回点,是公路抢夺部件的戏,就是正逆车辆那段。电影里面一切的行动,都是未来主角对现在人的一盘操控,很多人其实更像是一枚不明真相的棋子。

尼尔:尼尔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都知道他认识男主好多年了,是他最珍贵的friend了应该说,我觉得他应该不是被派过来的,而是知道自己的朋友有这方面的困扰,主动自愿帮助他,他确实是那种甘愿为朋友牺牲的人,但是问题是他是怎么来到这么久以前的,而且年龄还和那时的男主差不多大,电影中他们回到史托斯克12市去作战的时候,我们知道是一天一天地往前逆转,人自身是正向的时间(是在成长变老的),只是周围的环境变成逆向了,假设你现在是20岁,想回到两年前,那么当你回到两年前的时候你已经22岁了(你可能会遇到18岁的自己),就是说你度过了两年时间回到以前,那么说回尼尔,大家觉得他得多少岁开始逆转,才能和电影中那样刚好和男主差不多大的年龄呢?而且未来是有多远的未来,电影也没说,估计这是一个bug吧。

问你们有没有猜中这两点:

1.奥斯陆机场那个逆转门里出来的黑衣人,是男主自己。

2.女主说自己看到有个女人跳下海的那个回忆画面,那个跳下海的女人就是女主自己。

三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熵:熵就是描述混乱系统的一个值,这是一个热力学的名词,它表示系统的无序度。一般而言,熵只会增,所以时间只能向前推进,而不能进行逆转。逆转门就是在做熵减,时间开始变得逆向(但也只是从门里出来的人逆向,叫单独逆向),演算机也是这样一种装置但它是集体熵减,电影里说正向世界如果和逆向世界相互碰撞会毁灭,所以要阻止(不知道说碰撞是否合适,应该说整个地球如果逆转的话,那么可想而知肯定是灾难性且毁灭性的)。

祖父悖论:不说祖父那代,就说父亲,你回到过去把父亲杀了,然后因为父亲不存在了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如果你不存在了,你又如何能回到过去杀死父亲,说是没有答案,是一个悖论。电影里未来人存在两个观念,一个认为会没有自己,一个认为什么都不会影响,就类似会创造另一个平行世界。

钳形战术:是将己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上对敌人展开攻势,一般是对向进攻形成钳制,在电影里,换成了一方是逆向一方是正向,他们自己也管这种叫时间钳形战术。他们钳制的那个攻守点就是从那个坑道进去里面的地方,是男主和尼尔下去阻止启动演算机的那个地点。里面那栋楼为什么要在正反时间都保证是炸毁的状态,一是防止敌人作为作战据点,二是为了吸引敌方注意力掩护小队进展任务(就是男主他们),三是为了校对时间,就是战术安排吧其实。

      问大家一个问题,男主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想不起来,因为电影里也没有提到过他的名字,在这方面电影倒是很成功地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以至于你看完电影都不知道男主叫啥。

      其实说到底还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说来说去就是不够环保哈哈,未来人说是以前的人类不懂得爱护地球,把未来的地球搞得生灵涂炭,不适宜人类居住,死了很多人,活着的人也生不如死,于是未来人把这个演算机传送到现在,启动演算机来毁灭以前的人类,但是这样未来人自己会消失吗?

      我觉得有些镜头导演应该还是要拍一下放进去的,省略太多也不好,电影里面虽然都有解释或者都有对应的线索,但是观众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和推理,很多东西要复盘多几轮才能知道,因为下一秒就要关注剧情,没时间去思索那么多,而且是需要看完才能倒回去理解前面的事情。

      好啦,先到这里吧,喜欢的可以点赞转发哦!!谢谢你们!!!


《信条》故事脉络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