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昭苏-特克斯,饱览浓缩版的新疆美景,自驾游新疆062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7天,今天要从伊宁出发走伊昭公路去昭苏,然后在从昭苏到八卦城特克斯,算是走了一个大直角,全程220公里。
昨天晚上查到伊昭公路今天会通车,兴奋的早上6点就醒了,起床抽根烟看看窗外,伊宁的清晨6点还如同深夜一般,继续整理视频,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在一睁眼算是自然醒吧,看看表已经是上午10点,伊宁的天气仍旧是非常美妙的大晴天。打电话到昭苏交警大队,确认伊昭公路因前几天暴雨预警关闭,今天确实刚刚开通了。
小朋友们一听今天要走伊昭公路,也都兴奋不已,着急着下楼去领早餐。简单吃过早餐,11点收拾行李退房。
从酒店出来,沿着解放南路向南走,转到新华西路的时候,正好看到路边的解放南路清真寺,一会儿准备开车走一遍伊犁河大桥,沿着新华西路转到伊犁河路,一直走下去就是伊犁河大桥了。
现在导航到昭苏,地图显示一路通畅,今天我就不开车了,准备好好欣赏欣赏伊昭公路美丽的风景。伊昭公路实际上就是S237省道,北起伊宁市伊犁河二桥,往南翻越乌孙山之后,有23公里与G219国道并线重合直到昭苏县。
很快沿着伊犁河路又来到了伊犁河大桥,从大桥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伊犁河南岸的伊犁河游乐园,今天又会有许多的小朋友来这里度过美好的夏日时光了。走过伊犁河大桥就算是离开了伊宁市,进入到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境内,这里距离察县的县城只有10公里的路程。
现在从伊犁河大桥走出来的这条路是S313省道,路况一直都很好,路两边绿树陪伴,这里好像是察县的两个村庄。
眼看着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就是S237与S313的交叉口,前方直通察县的路口封闭了,只能继续走S313向东绕一大圈。
刚才路牌上看到一个都拉塔口岸,这是察县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一个边境口岸,据说从伊宁经都拉塔口岸到阿拉木图,比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到阿拉木图,要少走100公里。
沿着S313绕下来,大约11点30,我们来到了察县的检查站,在这里不仅要检查行程码 身份证,而且还要把车停在路边下车去登记信息,很可能是因为察县属于边境线的缘故。
察县的检查站很有特色,看上去像是古时候驻防军营的碉楼,在检查站的后面,依稀可以看到一个驿站,上面写着几个字,好像是大西迁游客驿站。
在这里检查登记也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11点40,继续启程。
小朋友们突然发问,大西迁是什么意思呀?其实简单说大西迁是一种精神,在锡伯族中还是一个节日。察布查尔 在锡伯语中是 粮仓 的意思,察布查尔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一座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人最初游牧于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582年努尔哈赤将5万余锡伯人纳入八旗军,在后来长达36年的战争中,锡伯人跟随努尔哈赤为其统一各方势力立下汗马功劳。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察布查尔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原野。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4千余人,以图伯特为首领,从盛京(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出发,西迁至新疆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据说1764年农历4月18日,是锡伯军民从盛京(沈阳)起程的日子,所以农历4月18日这一天,便成为了锡伯民族的西迁节。
锡伯族先辈肩负戍卫边疆的神圣使命,抵御外辱 开渠辟地 振兴边陲,这一万里西迁的壮举就被称为大西迁。
沿着S313绕了一个大圈,当完全绕过察布查尔县城之后,便又与S237交叉,继续向西直行能到达都拉塔口岸,从路口左转进入S237就是著名的伊昭公路了,现在伊昭公路山北到察县路段正在拓宽,估计以后再来应该会更加好走了。
伊昭公路从位于北天山南麓的伊犁河畔出发,穿越乌孙山,直至南天山北侧的昭苏县,纵贯伊犁河谷,连接起了多姿多彩的景观。
但受到天气和路况的限制,其山地路段每年仅在6月底到10月初开放通行,而且随时可能因气候原因封路,前两天伊犁暴雨导致的封路,在今天刚刚又重新开通,所以说伊昭公路可谓是限时版的夏季公路,当然更可以说是限时版的百里画廊。
在从察县到山北坡的这一段公路,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也没有特色的景色可言,不过我们离远处的乌孙山会越来越近的。
公元前三世纪前后,察布查尔地区是塞人 大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乌孙归其统辖,察布查尔被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汉武帝先后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公元五世纪至十二世纪,先后有柔然、悦般、西突厥和契丹等部落在此游牧,与中原地区联系逐渐增多。
十六世纪以后,成为蒙古准葛尔部政治、宗教的中心。
1762年,清设伊犁将军,察布查尔归其统辖。
公元1764年,锡伯先辈肩负戍卫边疆的神圣使命,万里西迁、抵御外辱、开渠辟地、振兴边陲,谱写了戍边屯垦的壮丽史诗,造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
为祖国的统一、边疆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今日,图伯特开挖大渠喀尔莽阿抵抗沙俄侵略的英雄故事仍广为流传。历经两个半世纪的传承与变迁,如今东北锡伯族和新疆锡伯族的风俗习惯以及通用语言文字的差异逐渐扩大。
察布查尔锡伯族完整保留了锡伯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辽阔的河谷盆地。北部隔着伊犁河与伊宁市及伊宁县、霍城县相望,南部以山为界和昭苏县、特克斯县毗连,东邻巩留县,西部与哈萨克斯担接壤。
察布查尔除了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同时还素有射箭之乡的美誉,射箭和摔跤是锡伯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
沿着伊昭公路一直往南走,笔直的公路直通乌孙山,经过几个十字路口之后,路边出现一座白石峰,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白石峰欢迎您。
这里像是伊昭公路进山之前的一个检查站,前方的路开始变得起起伏伏,临近到山脚下,路边有一处白石头堆垒的骆驼驿站,经过骆驼驿站便开始缓慢的上坡,拐过两道弯之后,路边还有两处驿站,这都可能是进山前的休息处或者下山后的休息处。
经过了山脚下的几处驿站,接下来就开始爬山了,无数的弯道开起来还真是好玩,路上的车速都不快,我们也不着急慢慢开,今天我可以好好的欣赏欣赏风景了。
伊昭公路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公路,同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位于山区里的四十多公里路段里,有100多个弯道,而且都是急弯和陡弯,道路险峻异常。从45公里路碑至105公里路碑的这段路受季节影响,每年只在夏季开通3个多月的时间。
伊昭公路沿线可谓是风景如画,据说经常会出现一日游四季 十里不同天 的壮美奇景。进入山地,公路上是不允许随意停车拍照的,为了让自驾的游客们观赏到美丽的景色,伊昭公路沿途大概设有8个观景台及观光点,因为伊昭公路禁止7座以上车辆通行,所以在这里开车一路上都是自驾的小车,比去禾木喀纳斯要舒服多了,跟着前车顺着跑就好,基本上不用超车。
大概刚路过56公里路标,路边有一处临时停车区,恰好有一个空车位,现在大概是中午12点40,从察县大西迁检查站开出来正好1个小时,停车下来休息休息,远处好像就是乌孙山的最高峰 白石峰。
进到山里虽然大太阳晒着,但并不感觉热,反倒小风吹过感觉很凉快。在这里玩了10分钟,然后开车继续前行,接下来估计是要翻过白石峰,车子还是一路的上坡。
自驾来新疆的游客都知道,在新疆有一条著名的独库公路,独库公路全长561公里,因其道路奇险以及沿途景观丰富的特点,独库公路可以说是来新疆自驾必须的一条公路之一。
相比独库公路来说,伊昭公路仅122公里,从规模上显然难以相提并论。不过伊昭公路堪称是浓缩精华版的独库公路,同样是山路,同样道路奇险,同样景观丰富。
眼看着离白石峰越来越近了,前方的车辆突然排起了长队,不知道因为什么堵车了。原来这是63公里处的白石峰停车场,路边很多交警在维持着秩序,停车场入口都被拦住了,看样子里面的车停满了,此处确实无法停留,那就继续往前开吧。
接下来要绕过白石峰,沿着山崖边盘旋而上,这一片应该是乌孙山北麓的白石峰国家森林公园,可以看出以雪岭云杉为主的树木,为山体披上了一件件郁郁葱葱的外袍。
可能因为前几天伊昭公路封路,今天刚开通,积攒的车辆比较多,路边一些小停车区几乎都停满了车。
大概在66公里的地方,公路路面变成了土路,有可能这一段路正要翻新,瞬间尘土飞扬,还好这段土路只有几百米而已。
大概路过67公里路牌,从山壁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此时应该是走到了白石峰的南侧,接下来一段路还算是比较平缓,一侧是垂直的山壁,另一侧是幽深的山谷,恰好前方又有一处停车区,迫不及待我要下车看看山谷的景色。
乌孙山,又名帖木里克山 阿拉喀尔山,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特克斯 昭苏二县的界山,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察县,没想到山里还有炊烟和毡房,前方又有一个小停车区,停下车来在看看,感受一下一步一景的美妙。
继续往前走似乎还是在上坡,山坡上已经没有树木,只有薄薄的一层草甸,以及裸露在外的白石头,这一段公路还是很好走的,路边还有停车区,看看手机,现在海拔已经超过3000米了。
正好前方有个小停车区,再次停车下来,看看山下来时的路,盘旋而上的山路,对于司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再往前走,估计很快就要到达乌孙山的最高处,安格列特达坂了。果不其然 转过两道弯,大概在75公里的位置,眼前出现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停车场,同样也有交警维持秩序,但这里已经停满了车,交警提醒说停到前面不远处的停车区。
开过来这边还有几个车位,看看手机现在海拔是3170米,估计这里应该就是伊昭公路的最高点 安格列特达坂了,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下了车,准备爬上路边的山坡。
山坡上有玛尼堆经幡有毡房,还有水泥砌的台阶,以及一块石碑,在这里还真是凉快,看看路边好像还有卖肉串的。
小朋友们在山坡上玩了40分钟,大约中午14点10,我们继续启程,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坡了,车在山壁上行驶,伊昭公路仿佛一道巨蟒缠绕在山体之上,车在山壁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犹如挂在山间。每每遇到停车区,我都忍不住下车去看看风景,
据说堪称 山水画廊 避暑胜地 的琼博拉森林公园就在这里,随着车辆的移形换位,车窗外的景色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琼博拉森林公园也拥有 山中花园 之美誉。
下山的路开起来非常的顺畅,司机开起来很过瘾,虽然车速并不快,但我们仍旧被左右甩来甩去的,不知不觉我和小朋友们都有点晕车了,是不是早上吃的东西太少呢?正好前方83公里处有个停车场,停下车来吃点东西吧。
这边的山谷完全又是另一番景象,没想到山坡还有牛在吃草,小朋友们跟牛一起吃饭,感觉还挺自然的。这里应该就是察县与昭苏的分界处,昭苏也被称为全域旅游县。
接下来的一段路被命名为乌孙山地草原风景道,果不其然,满眼都是绿色的高山草甸,山坡上也多了许多牛马。
走着走着前方有一处岔口,直接并入了G219通往昭苏的公路,走在昭苏境内的山谷中,急转的弯路几乎没有了,路边的景色变换很快,一片树林过后又是一大片草甸,路边山谷里有小河流淌,白色的毡房在河边绿草地上非常显眼,成群的牛马卧在河边无比悠闲,山坡上的草甸与树林也是一派生机勃勃,一路下坡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在如此晴天之下,走过伊昭公路,大家的心情都是极其美好。
大约下午14点50,我们来到了乌孙山旅游服务区,同时也是昭苏县的边境检查站。在这里要检查行程码,现在新疆都要求3天内的核酸检测,我们上一次是在霍尔果斯做的,正好乌孙山服务区这里也可以做核酸,那就停车休息一会儿,顺便做个核酸。
昭苏县是天马之乡,服务区里到处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小马,另外 还有两个吉祥物昭昭和苏苏。
在乌孙山服务区呆了半个小时,下午15点20,继续启程,前往昭苏县城。
接下来的路虽然不是一马平川,但也非常好走了,路两边山坡上慢慢的全变成了草地,越来越多的牛羊马匹在山坡上吃草,感觉起伏的山坡都是毛茸茸的,不知不觉开进了羊群里。
最后还是牧羊人骑着高头大马,才帮我们辟开了一条路,成功突围之后,再次加速前进。山坡上再次出现了树林,路边小河水清澈明快,听到流水声都能感觉到一丝凉爽,河边有养蜂人,还有牛马自由自在。
走出山谷眼前是一座彩色屋顶的村庄,在一条岔路口导航与路标冲突了,本着自在游玩的原则,我们还是决定跟着导航走,转过弯来进入到了一段林荫大道。
透过林荫大道旁的树林,可以看见漫无天际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伊昭公路从伊宁到昭苏,必然会经过大片的油菜花田,现在虽然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已过,但依稀还能看到大片的黄色。
林荫大道的尽头就是G577国道,没想到国道正在修路,不过去昭苏县城还算好走,国道两侧都是小麦油菜花和郁金香,路边有个浪漫花海的观景台,下车休息一会儿,看看花海。
路边近处都是小麦,最远处能看到黄色的油菜花,中间还夹杂着一片粉紫色的花,不知是不是紫苏。
看了会儿花,感觉这边气温比山上高很多,然后上车继续往西走,今天来昭苏还有几个景点想要逛一逛呢,其中一个就是位于县城西边的圣佑庙。
穿过县城来到圣佑庙,可是一辆车都没有,圣佑庙的大门也是紧锁,原来由于伊犁暴雨临时关闭,圣佑庙还没有开放。
那就调头往回走吧,昭苏圣佑庙藏语称 金吉铃,蒙古语为 博格达夏格松,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庙宇建筑群,也是新疆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圣佑庙不开门算是白来了,突然想起来,在乌孙山服务区有一个大牌子闭园公告,上面确实写着昭苏的夏特 圣佑庙和水帘洞都暂停开放。
看看地图,昭苏县城东边还有一处草原石人景区,为了保险起见,先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否开放。
在得知草原石人正常开放,小朋友们心想终于可以下车跑着玩了。再次穿过昭苏县城,按照导航提示转入一条小路,走到尽头就是草原石人景区。
此时已经下午16点50,今天的目的地是特克斯,正常的话从昭苏走G577到特克斯只有60公里,估计1个小时就足够了。
所以在草原石人还可以多玩一会儿,草原石人的游客并不多,只有几个散客和一个旅游团。
走过一座大牌楼,眼前是宽阔的大草原,草地上沿着木栈道前行,在草原深处,立着几个石头人,这就是草原石人。
草原石人是以石材为主雕刻的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像,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它主要分布在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苏草原上。它与墓地有关。它们或随葬于墓中,或者守护在墓前,而且都是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小朋友们在木栈道上跑来跑去的,没一会儿,整个景区就我们4个人了。
从草原石人出来,正好是17点50,接下来要去的就是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特克斯八卦城。
本以为G577修路只修一小段,没想到是修一大段,从昭苏到特克斯全程悲惨了,走在这条路上,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东北,从北极村到呼玛县的那一段路,当时把车都开成坦克了,今天幸亏没遇到下雨,路面还算干燥,尘土飞扬的还好说,要是泥泞不堪,估计又会变成坦克了。
大约晚上19点10分,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特克斯县城了,离老远就能看到八卦城边的太极眼摩天轮。走进八卦城,小朋友们看着导航惊讶不已,咱们开进蜘蛛网了。
来到酒店感觉这里的检查很严格,看行程码 身份证 核酸检测证明,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安检。
办好入住手续,跟老板聊了聊,打听一下喀拉峻的情况,老板说你们来的正好,喀拉峻明天早上8点重新开放。
老板又说你们还真算是幸运,从昨天起,在果子沟开始劝返疆外的游客,据说疆外的游客一律不允许进入伊犁了,预定客房的很多客人都退了房,这两天特克斯大街上游客都少了很多。
想想也是,我们确实还算是幸运,在霍尔果斯虽然国门景区突然关闭,但及时离开避免了一些麻烦,在伊宁多等了一天,等到伊昭公路重新开通,至少现在已经身在伊犁,明天喀拉峻也能重新开放,在自然天气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基本上还算是一切都按照原计划在进行的。
今天入住酒店时间还早,小朋友开始写作业,我则先整理一下视频,晚上小朋友们要看看特克斯夜景,估计又会很晚才回来了。
等小朋友写完作业都已经21点半了,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但天色还很不错的,正好也不是很热了,出去玩玩吧。
一出门就看到交警正在封路,原来到晚上天黑之后,中心广场环路是不允许走汽车的,这里都变成了步行街,方便游客们出来逛街游玩。
特克斯八卦城的中心是八卦文化广场,八卦文化广场的中心是一座太极天坛,整座城中的街道,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 相同角度如射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条环路,其中一环八条街 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 四环六十四条街。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充分地反映了64卦384爻的易经数理。
为不让人们迷路,各街道都设置了方位说明牌。小朋友们绕了一圈去找邮局,想要写几封明信片,不过今天已经晚了,邮局都下班了。
走到广场的西边有一座八卦城牌楼,现在太阳已经落山,但仅有的余光映照在牌楼上,还是会显出明亮的八卦城三个大字,牌楼内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石碑,好多小朋友在这里拍照留念。
看看表已经晚上22点多了,赶紧找地方吃晚饭吧,跑了一天又是又累又饿的状态。
正好八卦城大牌坊旁边的乾街,也就是拥有花园之意的勒巴格街,看上去好像是一条美食街,进去找个吃饭的地方就ok了。
我还是老习惯,饿的时候就想吃拌面,正好有个拌面烧烤王,今天就连拌面加羊肉串一起吃吧。
小朋友点了个二节子炒面,又要了一份木耳肉炒面,另外还有10串羊肉串10串牛肉串,有这几串肉足够他们吃,还别说,这拌面吃的是太过瘾了。吃完饭已经是晚上11点多,
外面街上非常的热闹,小朋友们还想登上太极天坛看看呢,我于是花35买了盒烟临时应急。
太极天坛是晚上12点关门,此时正好11点半,一人20,那就上去看看。
走进太极天坛,一层看上去像展览馆一样,介绍着特克斯当地的各种特色,二层也是一些展位,有个弧形大屏幕放映着特克斯当地的旅游景区,沿着楼梯登上三楼,就是太极天坛的天台。
现在马上就半夜12点了,四下望去,一环灯火辉煌,远处的摩天轮清晰可见,不过看这样的高度,恐怕坐上去也很难看全特克斯全城,小朋友们想了想,决定还是不去坐摩天轮了。
快12点了,工作人员催促着我们赶紧下楼,他们正在把天台的入口用大木板子盖住。
从太极天坛出来,小朋友们还想要喝奶茶,我是喝不动了,站在芨芨草之意的阿克奇街,也就是兑街的街边,静静的欣赏着特克斯的夜色。
时钟悄悄的指向半夜12点,果不其然,一环路交通管制解禁,路上的出租车和汽车等立马多了起来。
我提议回酒店去开车,在城里转一转,看看离街民俗村和特克斯城的标志碑去。曾经特克斯城里是没有红绿灯的,后来走的车多了,也就必须要有红绿灯了,晚上走在特克斯的大街上,沿着主街直着走还是很顺畅的,小朋友们看了看地图,不禁感叹 我们今晚是走不出蜘蛛网了。
很快我们来到了摩天轮下面,据说摩天轮的价格并不便宜,这次就不坐了,调头回去走走二环路看看是什么样子。确实很多路口都没有红绿灯,不知不觉我就迷路了。最后终于在解放路阿扎提街,也就是坎街上,找到了特克斯的纪念碑,特克斯可以说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规模最大的八卦城。
现在已经是半夜12点多,街上的人确实也不多了,继续绕一绕,大约1点多回到酒店。
小朋友们说从家里出来到新疆已经17天了,妈妈第一次开车走山路,尤其是伊昭公路下山的时候,妈妈开的很过瘾,把我们都给开晕车了。
别说,坐车跟开车真是不一样,尤其是伊昭公路,开起来特别的舒服,那被称为小独库公路的伊昭公路,到底有多好玩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