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前大洪水:为何中外都有史前大洪水的传说,科学家揭开其中谜团

2022-06-05 13:27 作者:天下十三洲  | 我要投稿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关于史前大洪水的传说,例如大禹治水、西藏大峡谷洪水、科罗拉多大峡谷洪水、诺亚大洪水等,但早期的地质学家们大都对这类传说表现得嗤之以鼻,直到有人发现了新的证据。

摩西深谷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东部,那里有高达几百米高的玄武岩岩壁,从远处望去,就像是高耸入云的巨型瀑布,在这个由坚硬玄武岩形成的干涸河谷中,随处可见带有冲刷痕迹的巨型石块。

以上地质特征都暗示着此地曾经是水流湍急的巨型河道,但大峡谷中却并没有河流。而周围的河流在这种奇观形成时也还未出现,就连冰河时代晚期的冰川也从没有路过这里。

那么这些有冲刷痕迹的巨石,干涸的河道,岩石形成的巨型瀑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里是否发生过大洪水。

97年前,美国地质学家哈伦提出了美国曾遭遇过史前大洪水理论,他认为这些纵横交错的沟壑并不是亿万年前形成,而是几千年前由于冰川融化导致的大洪水冲刷形成的。

哈伦假想遭到了当时科学界的嘲笑,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质学家乔帕迪在米苏拉湖的湖床上发现了新的证据,在此地他发现了巨大的湖底波纹痕迹。这正是冰川湖存在的最新证据,在几千年前,湖水倾泻而出,猛烈地撞击谷底,才形成了一道道巨大的波纹。

帕迪认为落差高达16米的波纹痕迹,绝不可能是湖底平缓的水流冲击形成的,而是迅猛的大洪水冲击造成的:在当时,2600立方千米的大洪水,迅速通过逼仄的裂口,才能形成这样的波纹痕迹。


基于哈罗做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地质学会授予哈伦地质学界最高奖项:彭罗斯奖,以表彰他在地质学上的重大发现,此时哈伦已经年近百岁。

37年前,美国考古学家巴拉德曾首次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而他的目标远非于此,巴拉德一直在黑海寻找《圣经》中记载的诺亚大洪水的证据。

20世纪末,巴拉德在距离黑海海岸数千米处近17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证据,此地出现了两种贝类:淡水贝和咸水贝。

这两种贝类分别生活在距今6600年前和7100年前,这一发现让他坚信约7000多年以前,黑海还是一片陆地,但史前大洪水却将此地变成了大海。

21世纪初,巴拉德乘坐考察船在黑海考察时,意外地在海中发现了一座倒塌的史前建筑遗迹,这座人类建筑物的特征和7000多年前土耳其石器时代的建筑不谋而合,这一发现更加证实此地在几千年前遭遇过大洪水。

巴拉德认为,大约1万多年前,地球被冰层覆盖,黑海地区存在一个巨大的淡水湖,四周围绕着土地。

但大约5700年前,气温不断升高,使得冰川融化入海,导致世界各地都开始爆发洪水,这个时间正好与《圣经》中所描述的诺亚大洪水的时间重合。

科学家证实,当时每天的融水量可达41立方千米,世界范围内大洪水至少持续了一年的时间,淹没土地超过16万平方千米,大洪水冲毁了沿途的一切,最终也将黑海从一个与世隔绝的淡水湖变成内海。

科学家也认识到,世界范围内的史前大洪水虽然造成了严重破坏,但生还的人们可能亲眼见证了大洪水的威力,所以才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大洪水传说。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史前大洪水:为何中外都有史前大洪水的传说,科学家揭开其中谜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