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中重逻辑推理的案件
柯南纯逻辑推演的作品一直比较少,放在解谜推理漫画中恐怕也只有Q.E.D.尤为突出吧!不过柯南还是有的,比如被遗忘的手机就是从头推理到尾的一篇,缺点是某个伏笔太明显。
奇妙一家的委托诡计本身很普通,重点完全是在如何推演出真凶和这个诡计,线索呼应得很好。
近期的一丁点都不原谅是某个经典诡计设置的不同道具再运用,不过其中有对人物心理推理的重视,在柯南全系列中算是比较少见的。
小五郎涉嫌记中犯人的密室情况是非常陈腐的技巧,但该篇比较突出的地方也是从现场某个遗留物,做出犯人临场举动的推理。
都市传说的真相,这篇也是纯粹讲究逻辑推演的作品,对于嫌疑人员动作次序的推理有着头脑风暴般的特点,如果像某些人那样只看重某个废梗,是非常可笑的。
多数情况,具备醍醐味的推理还是要建立在计算型的诡计圈套的基础上的,避免以空驭实。夕阳染红的女儿节娃娃中对于巧妙的物体隐藏的方法做了头脑风暴般的多种可能性的推测,最后的结论也是有充分的伏笔呼应,该篇同时也是柯南中少见的不错的日常之谜。
与此类似的还有和服部平次在一起的三天中的前一起事件,不过那一篇更突出是巧妙的某个心理障碍与它的伏笔,而服三的后一案中,服部、白马与柯南三人也有基于实施密室诡计的犯人的时间状况、心理状况、和实际状况做出三种完全不同的判断,服部的目的是套出真相,即所谓的引蛇出洞的伪指控,而白马的表现则确实一般,柯南的表现一贯稳定,因此表面上前二者的做法是粗糙的,但这其中也有作者精密的故事发展上的计算。
疑惑的咖喱饭,也是通过某个不协调现场的遗留物,细心推敲出巧妙的不在场证明手法。
小五郎是好人,某个特别现象因线索叠加,而改变前因后果的两套解释,这个立意是有趣的,其中一些细节推理也不错,某柯南迷推举其为近期的佳作,这份自信我是充分感受到了。
颠倒的结局的谜团是向《中国橘子之谜》模仿的立意,而具体解答自然是完全不同,尽管情节发展缺乏倒叙推理应有的心理悬疑上的高昂感(柯南倒叙推理中一等一的佳品个人以杀意的陶艺教室为上),让人不免有些意味索然,但有意将whydunit压轴全篇在该系列中也是少见的。
杀意源自咖啡之香是红与黑事件后柯南公认评价较高的一篇,很多人比较看重的是它的煽情部分,这无疑是低估的感性肤浅理解,全篇最为秀逸的地方还是在看似普通的第一层假象谜团在细微的现场不协调处下暴露更深层次的谜团,而犯人的实际圈套的解答,则是常见的还原现场的推理工作,这份推理工作是比较有趣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性的环节做支撑,那么该篇的煽情部分自然会变得空洞而狗血……
婚礼前夕(回归于火焰的宿命)则是另一种表现,本身并不以煽情为重点(因此纯以煽情来看该篇更加无理)而是在于凶手嫌疑的误导,最后意外真相的伏笔(无论指向真凶,还是排除某人嫌疑的)都非常公平而细致,具体解说也体现了柯南较优秀作品简洁明了的事件解决的特点,不含糊其词,故弄玄虚,不多绕不必要的弯子……
伏笔与推理之间的细致呼应,这个层面的表现除了之前讲到的奇妙一家的委托,个人还立刻联想到的是因缘与友情的试映会,无论是犯人看似平平的举动下所潜藏的细致作案计划,还是最后某个真相的逆转工作,都有不错的伏笔的前后呼应做支撑,因此柯南的推理也是水到渠成,绝非以空击实,尽管是短短的一个故事,却看得很有味道,非常充实,着实比作者某些铆足了劲上,却用力过剩,结构松散的长篇(尤其是服部平次登场的某些作品)来得有趣的多,而至于更进一步的解谜公平性问题,最终播映杀人事件无疑是极其出彩,不过这里已与本主题探究逻辑推演重于诡计的话题偏离,因此不多谈这篇,只是单纯提一下……
蒸汽密室的剧本,这是一篇密室杀人,密室杀人往往给人逻辑上的趣味不足的感觉,例如伏笔强加的强行解决,天才侦探的直觉判断等等,但本篇的密室杀人是基于细致的计算和心理的转换上的,因而柯南具体的推理也是循理而发,绝非直观,是该系列比较少见的真正意义上的密室“推理”……该篇中某个经典心理圈套的运用在早期的原创动画南纪白滨神秘之旅也有过,不过该篇最漂亮的地方,个人认为是事件相关人员不同举止的解释,作者抛出红鲱鱼,也记得收回,这是这一篇推理上的趣味……同样的,工藤新一最初的事件飞天密室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通过证词的推理找出真凶,新干线护送事件是比较有趣的,某个细小伏笔非常厉害,不过这个伏笔要先看过前一篇大阪3K事件才能充分理解吧!(笑),迷宫中的足球流氓也比较类似,对于嫌疑人群的框定工作也不错,另外毛利小五郎非常活跃的看不见的凶嫌这一篇对于凶手犯罪证据的伏笔安插也是不错的,只是这里并非推演上的趣味,而只是单纯的伏笔回收。
雾中尖叫的魔女,也是通过证词的细小矛盾做出秀逸的推理,非常的有趣,不过这篇最后揭开的某梗也是废梗,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另外这篇作品中的诡计部分让人联想到松本清张的长篇《十万分之一的偶然》,不过具体实施道具和操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回转寿司之谜这篇,尽管最大的趣味是在于凶手多重障蔽的毒杀诡计,但之前的推理部分对于三个有作案可能性的当事人都做出相同程度的分析,而三者又都存在着不同的作案障碍,这种悬念逐步加深的处理是非常有趣的,而在这种分析过程中逐渐排除掉明显错误的可能性,并对最终的正确解答做出导向,这个处理非常值得学习,只不过柯南近期有很多作品尽管都有这个特点,但能做到如这篇般充分实在,而非纯粹地走过场,为推理而推理的灌水的着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