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对待“雄性的存在是为了让雌性更好的繁衍生息”这种观点

2023-08-13 01:55 作者:厄厄jpg  | 我要投稿

对演化塑造的东西谈论“为了OO”,是目的进化论的错误观点。 在生物起源之初,雌雄都不存在。

(关于性别的起源,现在比较流行的模型是

祖先状态是进行有性生殖但没有性别区分的某种同配生殖(配子都一样没有精卵之分)的生物;然后这种生物里出现了某种变异导致配子形态发生变化,有的个体配子大有的个体配子小,大配子的优势在于存活率高,小配子的优势在于数量多容易传播 由此形成有两个最适形态的多样性选择,可以参考雌雄同体占多数种类的线虫

线虫的雄性个体起源于偶然变异产生的雌性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个体,雌性生殖系统的不同程度缺损省下来的能量可被雄性生殖系统拿来制造更多生殖细胞,从而在与其他个体交配时有概率留下更多后代。雄性个体多到一定程度时,雄性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变异个体可期待与雄性个体交配留下相对多的后代,这可能成为雌性的起源。随着时间流逝,雌雄同体物种里可能会积累若干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这些个体可能与雌雄同体个体积累不同的基因和行为,演化成大部分个体只有 1 种性别的新物种)

题目引用的“不会生殖的雄性”云云,是二十世纪常见的抽风表达。 对于不能孤雌生殖的物种,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一样不能单独生殖。 对于既能孤雌生殖又能雌雄交配生殖的物种,雌雄交配产生的后代数量通常多于孤雌生殖,雌雄双方都受益,但雌性可能为此投入更多营养物质。 对于只能孤雌生殖的物种(例如钩盲蛇),没有雄性。看起来,至少一部分只能孤雌生殖的物种繁衍生息得不错。钩盲蛇可能是 2020 年代初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爬行动物物种,可能也是个体数量最多的爬行动物物种。 一些全物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例如 Pseudobiceros 属扁虫)交配时会进行阴茎击剑/Penis fencing,败者担任“雌性”、为生养后代付出更多营养物质——这听起来可不支持“雄性为雌性打工”呢。 一些雄性身体比雌性明显发达的动物实行“一夫多妻”,雄性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雌性。 一些雌性身体比雄性明显发达的动物实行“一妻多夫”,雄性进行孵卵、育幼等,雌性到处去找新的雄性产卵。不过,雌性为此付出营养物质并互相搏斗、争夺供雄性活动的领地。 真社会性昆虫经常让发育不全的雌性担任工作阶级。白蚁的工作阶级两性都有。 某些人想的“雄性提供差异较大的遗传信息”远没有二十世纪幻想得那么重要。不过,这不是这种想法的重点。 这种想法不一定是对男性的歧视。一个男人完全有可能宣扬这种观点来合理化他对女性的厌恶或其他行为。一个女人在二十一世纪宣扬目的进化论观点,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可能引起一些有相对多的生物学知识的人(无论性别)鄙夷,对此人的个人形象或抽象的“女性”形象有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feiyuanchuan

如何对待“雄性的存在是为了让雌性更好的繁衍生息”这种观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