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世界——字母的环球旅行
跟人聊起“奥密克戎”相当于拉丁字母“O”,发现很多人都感到惊讶,于是简单梳理一下。
首先语言和文字是两回事,一种语言可以对应多种文字(典型的比如蒙古语可以使用拉丁字母、希里尔字母——长得像俄文那种、畏兀字——竖着写的传统蒙古文,冷知识比如汉语除了用汉字还可以用八思巴文——元朝官方文字、希里尔字母——所谓“东干文”),一套文字也可以对应多种语言(比如西欧一堆语言都用拉丁字母,中东一系列语言都用阿拉伯字母)。
其次世界上绝大多多多多数还在使用的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例外只有汉字、彝文、东巴文(纳西族的象形文字)、谚文(俗称韩文)。

那么现在开始讲那个“共同的祖先”。
一般认为,最早的文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现在的伊拉克,大家熟知的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的一个地区)。

古埃及文有三种字体——圣书体、僧侣体和世俗体,出现年代越来越晚,形式也越来越简化。但新字体出现后,原字体也还在使用,只是使用场合不同。
两河流域先后有很多族群称雄,最早的是苏美尔人,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但是最早的楔形文字……其实也是象形文字。很长一段时间,两河流域的大国都使用楔形文字——不管他们说的是什么语言——当然具体形态在不断演化。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楔形文字退出舞台。

古埃及文圣书体传到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被当地人改造为迦南字母。迦南最擅长航海与经商的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由于腓尼基人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地中海沿岸,许多沿岸族群接受了他们的字母——比如希腊人!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罗马人广泛吸收希腊文化,他们的拉丁字母自然也源自希腊字母。

由于罗马疆域辽阔,统治时间长,西欧中欧各民族长期使用拉丁文,最后创立自己的文字也都基于拉丁字母。15世纪,西欧诸国入侵美洲,消灭了美洲原住民帝国,美洲大陆也全部接受拉丁字母。17-19世纪,殖民主义在亚洲与非洲扩张,传教士用拉丁字母书写当地语言,这些“新文字”后来往往被当地人接受(比如越南文——放弃了汉字与字喃、土耳其文——放弃了阿拉伯字母)。

另外一边,腓尼基人在陆地上影响了他们东边的邻居阿拉米人,阿拉米语后来流行于整个西亚地区。阿拉米文后来经叙利亚文发展为粟特文和纳巴泰文。纳巴泰文后来衍生出阿拉伯文。
粟特文影响了古突厥文,古突厥文影响了古回鹘文,古回鹘文影响了传统蒙古文,传统蒙古文影响了满文,一直从西亚传到了中国东北。
阿拉米文传入印度,产生了婆罗米文。婆罗米文转化为笈多文,笈多文演变出悉曇文与城文,悉曇文后来发展出藏文,城文后来发展出天城文(现在印地语的文字)。
婆罗米文传入东南亚,演变出缅文、泰文、高棉文(柬埔寨)等。

所以,这些字母大都可以对应起来(当然,具体到每种文字,字母数有多有少):


最后,奥密克戎就是希腊字母O,德尔塔就是希腊字母D,想想医学的象征蛇杖,用希腊字母排序不是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