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Ep28】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梳理(十七):P91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合计735字,用时35min——)
第四章 存储器
4.2主存储器
4.2.5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a.存储容量的扩展
定义:由于单片存储芯片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必须将若干存储芯片连在一起才能组成足够容量的存储器,称为存储容量的扩展。
分类:位扩展和字扩展。
a.1位扩展
定义:增加存储字长。
a.2字扩展
定义:增加存储器字的数量。
a.3字、位扩展
定义:既增加存储字的数量,又增加存储字长。
b.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注意:要注意片与片之间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连接。
b.1地址线的连接
条件:存储芯片的容量不同,其地址线数也不同,CPU的地址线数往往比存储芯片的地址线数多——
对策:通常总是将CPU地址线的地位与存储芯片的地址线相连——
原因:CPU地址线的高位或在存储芯片扩充时用,或做其他用途,如片选信号等。
b.2数据线的连接
条件:CPU的数据线数与存储芯片的数据线数也不一定相等——
对策:必须对存储芯片扩位,使其数据位数与CPU的数据线数相等。
b.3读/写命令线的连接
分类:
CPU读/写命令线一般可直接与存储芯片的读/写控制端相连,通常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
有些CPU的读/写命令线是分开的,此时CPU的读命令线应与存储芯片的允许读控制端相连,而CPU的写命令线则应与存储芯片的允许写控制端相连。
b.4片选线的连接
地位:片选线的连接是CPU与存储芯片正确工作的关键。
依据:存储器由许多存储芯片组成,哪一片被选中完全取决于该存储芯片的片选控制端是否能接收到来自CPU的片选有效信号。
b.5合理选择存储芯片
定义:合理选择存储芯片主要是指存储芯片类型(RAM或ROM)和数量的选择。
方式:
通常选用ROM存放系统程序、标准子程序和各类常数等;
RAM则是为用户编程而设置的。
注意:在考虑芯片数量时,要尽量使连线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