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音质、音色、音韵
一、音质 先了解八个基本概念: 匀:均匀 圆:立体 透:不闷 润:温润 清:集中 静:无杂音 厚:质感 沉:下沉 因为钢弦与丝弦物理性质不同,所以对钢弦琴与丝弦琴的音质考量也不同,匀、圆、透、润是共性,清、静、厚、沉是殊性,主要表现为:钢弦自带清、静,丝弦自带厚、沉,丝弦琴可求清、静,然钢弦琴透、沉只能二选一(目前没听过沉、透具备的琴),需要说明的是丝弦的沉是由于丝弦声头较重而产生的下沉感,与钢弦琴的下沉感不同。 音质本身也是主观与客观并行的,到底达到那种程度才能算及格,那种程度才能算优秀,每个人都的听感不一样,但是每一种概念的不及格与及格、及格与优秀的对比确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下面列举的是我的听感,分为三个等级,不及格,及格,优秀,仅供参考: 1、琴体 ①练习器:(10000以下): 各项不及格 ②初级琴:(20000左右): 钢弦琴:匀、润、透/沉 丝弦琴:匀、润、透 ③中级琴:(50000左右): 钢弦琴:匀、圆、透/沉、润 丝弦琴:匀、圆、透、润 ④高级琴:(100000左右): 钢弦琴:匀、圆、透/沉、润、厚 丝弦琴:匀、圆、透、润、清 ⑤顶级琴:(400000左右): 各项优秀 可以看到,练习琴各项都不达标,一般练习琴也不是完全按照古法制作,只是没办法的选择。顶级琴正好与之相反,除了价格贵,没别的缺点。 值得说道的是初、中、高三个级的及格琴,初级琴定价2万左右,之所以定在2万,是因为1万出头的琴普遍不清,对音准的练习不利。定为中级琴的标志是立体感有了。定为高级钢弦琴的标志是厚度出众,丝弦琴则是有了清,并不是说初级、中级琴没有厚度,而是厚度不够,特别是在声少韵多的曲子上表现尤为明显,如喜欢声多韵少的曲子,其实中级琴也能毕业了,特别是丝弦琴,其厚度并不见得比高级钢弦琴低,但是清度可能就差了些,所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钱包,按上各取所需即是。 2、弦 ①丝弦(1000): 优点是:沉、厚 缺点是:几乎无缺点 ②钢弦(300): 优点是:清、静 缺点是:有金属杂音 二、音色 古琴的基础音色(散音沉,泛音清,按音温润)是不变的,只要是古法斫制的古琴,无论钢弦、丝弦,是都具备这个基本音色的。 特殊音色是由音质的不平衡导致的,所以说九德不可能全具,全具则皆废。 ①圆、润偏好:玉箫音 ②沉、清偏好:金石音 ③沉、圆偏好:鼙鼓音 此三者为传统古琴音色审美的三个典型,现代钢弦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或细腻、或浑厚的文武两种更适合艺术表现的音色。 ④钢弦+玉箫音:细腻 ⑤钢弦+鼙鼓音:浑厚 如上所述,钢弦与丝弦在不用音质配置下,琴的音色也是不同的,主要是由于钢弦与丝弦本身的音色不同。 ①丝弦发声温润,钢弦发声刚性,按声同理 ②丝弦走弦声淡、变化小,钢弦走弦声细、变化多 ③丝弦韵短声小,钢弦韵长声大 音色与音质范畴不同,音色没有好坏之分,各花入各眼,是完全主观的选择判断,故不为定价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音质是音色的前提,在没有及格音质的基础上谈音色是无意义的,当然,也不用太过追求音质,性价比太低,因为最终的目的是音色与音韵,只要能让音色与音韵显现,目的就达到了。 三、音韵 音韵是一种没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范畴,只能神会,无法气达,自古以来皆以‘古’这个美学范畴定名,这里用潞王琴的题诗来试说明一下: 月印长江水 风微滴露清 会到无声处 方知太古情 其中之妙,无以言说,对此无感,则不需要以此为判断依据,就以音色论断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