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要注意调理肺气,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眼看夏天即将过去,转眼又到立
立秋之后要注意调理肺气,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眼看夏天即将过去,转眼又到立秋了!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一个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时期。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精神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调养,立秋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饮食上,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运动调养方面,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视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剑)、集体舞、瑜伽、游泳、柔软操、拉筋、快走、慢跑、爬楼梯、长跑、滑旱冰、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尤其在饮食方面,立秋后的总体原则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气当令,辛味食物(辣椒、葱、姜、蒜等)有助肺气,但如果过食,则造成肺气过旺,就会导致咳嗽、咯黄痰等呼吸系统问题。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气可挟制肺气,使人体处于平衡状态。 立秋之后还要谨防秋季肠道传染病,如果夏季吃甜瓜、香瓜一类瓜果比较多的人,入秋后贪吃瓜果易发生腹泻。 七月是申月,立秋是节,处暑是气,卦是“天地否”。否的对面就是泰,正月“地天泰”是好运气,七月“天地否”是坏运气……“天地否”,天地开辟了以后,人生才那么多事嘛! 你说这是笑话吗?并不一定是笑话,有道理的。 阴在内阳在外,外表看是很好,但是内在阴气就是糟糕的、坏的,是不好的。 所以“天地否”的意思,就是立秋之后处处有阴气。“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为欬,发为痿厥。”夏天受暑热,秋天病疟。 秋天受湿,湿气向上走,咳嗽不停止,因为肺气受害了,“发为痿厥”,手脚没有力气,筋骨都松懈了。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我们中国人讲,人活着时精神分两个部分,灵魂与魄。魄是什么?是中国提出来的,这个西医没有研究了。 西方人讲的灵魂与我们讲的灵魂不同,我们的灵魂有气魄。譬如说“这个人很有气魄”,就是这个魄,是一种生命精神的表现,魂是精神的那个作用。 所以我们小时候读书,没有现在孩子那么幸福,偶然古书上看到人画的魂魄,在做梦的时候,头顶上一个东西出去,这个叫灵魂出去,古人认为做梦是灵魂出去。 肺气的根本是魄,我们的肺也同猪肺一样,猪的肺买来,外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白的,很细的尼龙丝一样。 所以我们有时候有痰,肺活动不好,因为外面这个薄膜包着洞眼,水就不通了,就有痰就气喘了。 肺是藏魄的地方,这个魄化的气几乎无影像。“其华在毛”,外面看到在皮毛,是它作用的呈现。“其充在皮”,皮肤充气了,“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同秋天的气候一样,有一点肃杀之气。 所以中医所讲的人体跟天地连起来讲,人身就是个小天地。还有肺部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呼吸,有意地用鼻窦这里强迫呼吸。像这样的呼吸,即使三期的肺病,你能坚持做两三个月就能得益,也许就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