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没有面试和工作,这次面试让我感到些许亢奋
时隔五年没有面试和工作了,这周我终于去面试了,是一家教育机构。双休、离家近、企业正规,这几个我选工作的首要条件全都符合。职位是文案编辑,文案是我工作十来年最基础硬核的部分,我当年写稿的能力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扣出来的,自己没少吃苦,领导也没少费心思,我对文字的强迫症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真的是太久没面试也没工作了,面试的时候我还有些亢奋,但一点儿也不紧张。聊得很顺利,有几段对话挺有意思。
和面试官打完招呼,我开门见山地说:“近三年我都没有工作,18年之前两年是自己接案子在做。我觉得男人到了30岁,只有创业才能体现而立的意义。所以我一直有个执念,就是30岁后自己做事。但我现在打破了这个执念,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事,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这件事我想做,这家企业的初心是源于爱,就够了。”
面试官问我:“你之前一直是自己做事,如果现在来企业做事,你的上级给你指出一个方向,让你按他的方向去做,你会听从吗还是怎样?”
我回:“如果他看到的是这个方向,而我看到的是那个方向,那只是各自立场不同,并没有谁对谁错。我相信即便立场不同,但肯定都是为了把事做好。我会把两个面向融汇贯通来看,他的一面加上我的一面,这样事情才会看得全面。如果大家理解的意思不同,我不会去反驳他,毕竟职场上的表达都是对事不对人。但我相信他的意思肯定是为了事情好的,而我的意思也是好的,那么把我们的好意结合起来,一加一肯定大于二。”
说真的,我知道自己是谁,没法在职场上做工具人,毕竟我有独立的想法、审美和判断。但曾经我也自我过,自我到为了坚持己见去辩驳和否定别人,从而为了一件事争执到不可开交,甚至伤及到彼此的情绪。那时候小,看问题太固执片面。
现在长大了我看到,当时我们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都很固执都很片面,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所以会争执不休。这种自我说白了就是自以为是,但年轻气盛不懂得退一步和包容。其实跳出来,把各自的片面融在一起看,就全面了。
如今,当我懂得了尊重他人,能考虑到他人感受,也看到大家的坚持己见其实是对事不对人,没必要为了争面子而推翻别人,有争执的力气倒不如握手言和。虽然现在我依然自我,且更加自我,全都是因为我清楚什么才是自我。
并不是像曾经那样,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容不下半点别的声音。而是像现在这样,坚持己见的同时,也容得下所有的声音,哪怕再刺耳也能当作鞭策和鼓励。我看到,自我绝不是自以为是,自我是彰显自己力量的同时,既显得有格局还识得大体。
当面试官得知双休是我求职的首要条件时,问我:“你应该很在意工作的时间,那么你会卡着上班和下班的时间吗?”
我回他:“我之所以选择双休不选择单休,是因为我已经34了,不再是20几岁刚毕业那会儿,凭着一腔热情就可以没日没夜的工作。我曾经就是这样,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进了行业内顶尖的公司,但再怎样喜欢,没日没夜的做还是会撑不下去。再喜欢,也撑不下去,当时我只想撂挑子,我知道再这么撑下去,自己的身心肯定就垮了。”
看得出面试官有同样的经历,对我说的这番话,他表示极度的认同。我接着说:“对于上班和下班的时间,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道枷锁,就算是枷锁也根本束缚不了我。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为了让我清楚,我要在这个时间里有效的完成工作,而不是把工作拖到这个时间以外去做。只要能在上班时间内有效的完成工作,那么下班时间到了,我自然应该下班。”
我说:“为什么我只考虑双休的工作,我觉得只有休息的时间够了,工作起来才会更有效率。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不懂什么是生活,所以凭着一腔热血没日没夜的在工作,最后让工作代替了生活。等发现没有了喘息的空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再这么工作下去,身心就会垮掉。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清楚,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定不能让工作替代了生活。”
找工作这件事,其实就像给自己找个伴儿,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我和面试官说:“找工作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我们把它想复杂了,越简单越好找。像我这样,清楚自己的首要条件,符合了就投简历。至于企业的氛围、理念、环境,还有员工的素养,等面试的时候自然就能一目了然。招聘也一样,不用想着这个职位以后需要什么能力,就瞅准眼前,只要和这个职位能力相匹配就行。如果招的是文案,却看中的是交际的能力,那就完蛋了。所以招聘和应聘都是越简单越好,就只说和职位相关的能力,别扯无关的东西,扯了就是在浪费口舌和浪费时间。”
得知面试官也是企业的创始人之一,临走时我还给了他一个由衷的建议。我说:“虽然我没有查你们企业的资料,对你们并不了解。但从你们公司的简介,以及你们办公的环境,我真心觉得你们的logo和你们不匹配,显得特老派。”面试官说他们这两天正在商议这件事,因为logo是十年前设计的,他们也觉得老派且不匹配,正有换logo的意思。
我还免费给他们提供了设计的创意,并在临走时说:“如果你们用了我的创意,记得到时候打个电话跟我说声谢谢。”
周五我看到家附近的商场在招文案,随即投了简历过去,被以不合适为由否决了。被否决的当下,我心里生起了一丝的失落和不爽,我安慰自己说:“这人事主管到底会不会招人啊,我多适合他们的职位啊,没考虑我真的是他们的损失。”这么说其实是自己要面子,所以自己给自己个台阶下。
但又转念一想,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且对方当机立断拒绝了我,也没有耽误我的时间,这么做挺负责的。况且除了能力以外,这个职位或许还会考虑到年龄、同行业经验等等其它问题。即便我自认为有能力胜任,但简历不符合需求对方凭什么要考虑我。何况面试这种事情,不就是看简历吗,简历如果不符合需求,何谈约见。所以简历不符,你再有能力,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能力是在工作当中做出来,是从简历上看不出来的。
这么想我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失落和不爽的情绪也都一扫而光。因为他们否定的是我的简历,不是我的能力,我干嘛要自己想太多,给自己找不痛快。简历与职位不符,从而被拒绝合乎情理,我干嘛要不爽别人呢。
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碰壁被拒是自然,平常心面对就好。何况好事多磨,毕竟能力和经验我是有的。最重要的是,我心里装着一份自信,就是:“没有我做不好的工作,只有我不想做的工作。你看不上我,对你来说是损失,对我来说只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