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朗普不断念叨的“witch hunt”,背后是“阴魂不散”的美国往事……

2021-01-20 13:44 作者:中国日报  | 我要投稿

        上周,任期“余额”不足一周的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两度被弹劾的总统。对媒体回应此事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 On the impeachment, it's really a continuation of the greatest witch hunt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 It's ridiculous.

  • 关于弹劾,这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大“猎巫行动”的延续。太荒谬了。

        如果你长期关注美国时政新闻,尤其是特朗普推特,你会发现,“猎巫”(witch hunt)这个词的高频程度真的不亚于“假新闻”(fake news)

特朗普2017年1月10日推特:假新闻,完全是政治猎巫!

        从2017年上任以来,特朗普竞选团队开始不断受到“通俄”的指控。那时起,“witch hunt”就开始出现在特朗普的推特里,随着“通俄门”不断发酵,词频越来越高。

2018年8月,美媒CNBC统计特朗普推特中出现“witch hunt”的频次,在“通俄门”风波的不断发酵中日趋频繁。

        到去年年初,特朗普推特发布“猎巫”的次数就超过300次。特朗普弹劾案期间,特朗普更是成了这个词的复读机,几乎每天都要拿出来说一说。

臭名昭著的中世纪“猎巫”

        “Witch hunt”来自欧洲中世纪铲除异己的“猎巫”运动。

        当时的教会势力达到顶峰,战乱和黑死病增加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慌,“女巫”等超自然力量的观念有了传播土壤。成千上万的无辜者被指控为“巫师”,被活活烧死。

        17世纪末,“猎巫”运动随着宗教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一个名叫塞勒姆(Salem)的小镇,9个月里,邻人相互指控,亲子彼此出卖,近200人被指控为巫师,20多人惨死。

        但人们真的反智到相信巫师存在吗?《华盛顿邮报》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并不是真的相信所谓“巫师”,而是给社会上固有的问题(social ills)找一个替罪羊:

  • These trials started not because people began believing that witches existed, but because people decided to blame witches for specific, tangible misfortunes they experienced (such as crop damage or sudden illness) and to use the legal system to hold witches responsible for the harm attributed to them.

  • 这些审判并不是因为人们相信真的有巫师的存在,而是人们决定将自身经历的一些具体的、实际的灾祸(比如说粮食破坏和突发疾病)怪罪于巫师,再用法制让“巫师”们为这些推到他们身上的罪负责。

        换句话说,所谓猎巫,其实是一种群体性的歇斯底里和一种仪式化的暴力,以莫须有的罪名把社会问题推到无辜的人身上。

        这是一段让美国司法制度蒙羞的往事。此后,塞勒姆镇陷入长达一个世纪的沉默。

政治化的“猎巫”和麦卡锡主义

        后来,塞勒姆事件渐渐平息,“猎巫”却成为一段阴魂不散(haunting)的美国往事。每当社会动乱时,它便再度闪现,以另一种身份卷土重来。

        在美国的政治文化语境里,“猎巫”成为“不公正迫害”(unfair persecution)的代名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麦卡锡时代猎巫(McCarthy-era witch hunts)

        美媒Vox解释了“猎巫”一词在麦卡锡时代的政治化:

  • The term “witch hunt” entere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lexicon in the 1950s, during the second Red Scare. Anti-communist sentiment ran high after World War II, and a number of political elites, notably Sen. Joseph McCarthy, speculated that Americans faced communist “enemies within.” This sparked large-scale efforts to root out communists from the US government, organized labor, higher education, media, and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 “猎巫”于上世纪50年代第二次红色恐怖时期进入美国政治语境。二战之后,美国政坛反共情绪高涨。以参议员麦卡锡为首的政治精英怀疑美国面临着共产主义的“内部敌人”。因此引发了在美国政府、劳工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媒体和娱乐业中铲除共产党的大规模运动。

        麦卡锡在美国政坛和社会掀起反共、排外浪潮,恐怖的气氛笼罩着美国,人心惶惶,500万联邦政府雇员被迫接受了忠诚度测试(loyalty tests)

  • Historians estimate that between 1947 and 1965, 5 million federal employees were subjected to loyalty tests, which resulted in about 2,700 dismissals and 12,000 resignations. Few of those investigated turned out to actually be communists.

  • 历史学家估计,在1947年至1965年间,500万联邦政府雇员被迫接受了忠诚度测试,2700人被解雇,1.2万人辞职,而这些被调查的人中,几乎都是“莫须有”的罪名。

        后来,麦卡锡主义逐渐衰落,但“猎巫”这个词却深深刻在美国的政治记忆里,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

        特朗普也不断地用“猎巫”来为自己辩护,他的竞选团队还举办“猎巫派对”,像复读机一样不断深化这一概念,力图把人们的愤怒转移到“迫害”他的人身上。因为这个词本身已经足够能够激起人们的愤怒了。

特朗普团队曾在宾夕法尼亚州举办“万圣节猎巫派对”

        美国《国家》杂志(The Nation)分析了特朗普不断重复“猎巫”一词的真正用意:

  • When Trump cries witch hunt, it is a rallying cry. It is not designed to prove his innocence but to whip his listeners into a frenzy, to turn their ire upon those who were so bold as to think they could hold him accountable. 

  • 当特朗普不断叫嚣“猎巫”,他其实是在喊口号。他并不是要自证清白,而是在煽动听者的愤怒,让听者把怒火转移到那些胆敢让特朗普负责的人们身上。

        如果大家都可以看穿特朗普的用意,那么民众还会受到“猎巫”说法的煽动吗?答案是,会的。

        《国家》杂志写道,洗脑式重复“猎巫”其实是非常狡猾(shrewd)的策略,是一种“话术”……

  • But it’s actually a shrewd tactic. The repetition itself can serve a powerful, reality-shifting function: A 2015 study on the “reiteration effect” confirmed that when false information is repeated often enough, people come to believe it.

  • 但这实际上是非常狡猾的策略。重复本身就会产生强大的,足以扭转事实的作用:2015一项针对“重复的作用”的研究确定,当错误的信息被重复得足够多,人们就会开始相信它。

美国亚马逊网站售卖的特朗普“猎巫”T恤,14.99美元包邮。

        虽然美国塞勒姆镇的“猎巫”事件已经过去300多年,但“猎巫”的概念却对美国的政治与宗教思想、司法实践、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愈演愈烈的平权运动中,一些批评家就认为,一些行为已经走向了矫枉过正的极端,有“猎巫”那味儿了。大热的美剧《使女的故事》,灵感也是来源于受害者主要是女性的“猎巫”运动。

        可以见得,如今特朗普反复叫嚣的“猎巫”,正是这个传统概念在美国日益分裂的政治环境中的回响。



编辑:李雪晴

特朗普不断念叨的“witch hunt”,背后是“阴魂不散”的美国往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