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我们已经知道,逃避和抗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承认和接纳强迫症的存在,积极地找寻疗愈之道,尽可能地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才能保证患者不丧失自己的生活与社会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许多强迫症患者都曾尝试用“森田疗法”来进行自我治疗。 所谓“森田疗法”,是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公认的治疗强迫症较为有效的办法,在地位上可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相提并论。然而,不尽人意的是,许多强迫症患者在使用“森田疗法”进行自我疗愈时,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这就让人产生了疑惑:“森田疗法”到底能不能治疗强迫症呢? 答案是肯定的,“森田疗法”本身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未能正确理解“森田疗法”的理论和治疗精神。在森田正马教授看来,强迫症患者原本没什么心身异常,只是存在疑病素质,也就是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视作异常,想要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结果却把注意力固着在了这种感觉上,导致注意与感觉相互加强,形成精神交互作用。为此,森田教授提出了两条治疗强迫症的精髓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原则1:顺其自然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到“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大致意思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做人为的干涉。那么,森田教授提出的“顺其自然”原则,也是任由强迫症自然发展吗? 请注意,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能否正确理解“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是否有效的前提。事实上,森田教授所说的“顺其自然”,绝不是放任不管,沉溺在强迫症的症状中,他说的是禅学上的“顺其自然”,即花开花谢,日出日落,都是自然规律,只有遵循和接受,才能过得快乐。将其引申到强迫症的治疗中,就是说:承认强迫症的症状,接纳它们的存在,不把它看得那么重要。当你不过分在意症状了,情绪才会平静;而情绪平静了,症状才能得到缓解和消退。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顺其自然”呢?这是因为,许多患者对强迫症存在憎恨情绪,迫切地希望自己早点好起来,在无法抵抗强迫冲动时会感到自责,这些都会影响他们接纳症状。如果不承认和接纳强迫症状的存在,就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去驱赶它,结果适得其反。这种行为就像是不停地揭伤疤,伤口刚刚要愈合,你就去抠它,它必然又得流血。如此反复,伤疤只会越来越大。如果你接受了它的存在,不去刻意理会,身体的自愈能力就会让它自然脱落。 ·原则2:为所当为 当我们能够正确理解“顺其自然”以后,“森田疗法”鼓励强迫症患者带着症状——“为所当为”。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来说,就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请注意,这依然是一个禅学上的概念。如果错误地理解了“为所当为”,那就有可能在症状来临时,机械地、不停地去做那些无意义的事,这样是没办法帮助患者痊愈的,还可能会演化成另一种强迫症状。 森田教授说的“为所当为”,是让强迫症患者像健康人一样去生活。健康人的注意力始终关注在生活中他们该去做的一些事上,而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或情绪上,所以强迫症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想要消除强迫症,患者也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工作就工作,该娱乐就娱乐,把这些生活的基本部分做好,尽量不刻意去在意自己的症状。时间久了,就会改变过去那种固着于念头或情绪的习惯,而强迫症状也会在“为所当为”中慢慢减轻和消退。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患者可能还是会因为自己的强迫观念而痛苦,但只要相信它们迟早是会消失的,并努力地做好现实生活中自己该去做的事情,那些困扰你的念头就会在专注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这就是带着症状生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