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污染水源到沉尸湖底:央视的镜头下,无良渔民的本性暴露无遗

2019-11-14 16:35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受中国古诗词的影响,我一直对渔民这个职业心存好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何其冷峻凄婉?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何其快意潇洒?


可央视的一篇报道,打破了所有幻想。

让我明白,渔民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

央视《经济半小时》前几天对阳澄湖大闸蟹,进行了深度报道。

报道显示:这是江苏阳澄湖如今的湖水。

由于过度养殖大闸蟹、乱排乱放污水,如今阳澄湖水质已到历史冰点。



恰好,前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它被人发现时,尾巴绑着两块砖头,死不瞑目。

有渔民发现江豚死亡后,蓄意将砖头绑在尾巴上,想毁尸灭迹。




了解了这两件事后,我无法不对部分渔民抱有成见。

在他们通过渔业赚取金钱时,那些金钱的背后,也许是看不见的森森白骨。

十年阳澄湖:渔民逐利、水质被严重污染

1999年,农业部授予阳澄湖“中国清水大闸蟹之乡”的称号。

2005年,阳澄湖大闸蟹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受保护产品。


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因此水涨船高,成为了当时百姓的“送礼佳品”

阳澄湖大闸蟹的售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超过了100元。

当年粮价行情最高时,农民收一亩地才600多元。可蟹农每亩水面却能有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益。

最早的蟹农,都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正是在这段时间内,更多的阳澄湖人嗅到了商机,开始疯狂养殖大闸蟹。

2000年初,阳澄湖上星罗棋布,密密麻麻都是毛竹挂着渔网,颇为壮观。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回忆:那一年,阳澄湖18万亩水域,围网的面积有14.2万亩。

大量阳澄湖大闸蟹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对阳澄湖水质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2000年,阳澄湖围网数量最高峰时,螃蟹把湖底的小鱼小虾都吃光了,甚至连整个湖底的水草都不放过。

当地有个记者在报纸上惊呼:阳澄湖都快成沙漠了。

尽管已经有反对的声音,但是阳澄湖蟹农依然我行我素:他们不愿放弃这么一个致富的机会。


最初阳澄湖里养殖的大闸蟹,是以湖里野生的小鱼小虾作为食物。

可随着养殖量不断增加,湖里的小鱼小虾远远不够吃,蟹农们就开始给湖里的大闸蟹投喂海鱼和玉米。

一亩地一次,就要喂30斤带鱼。渔民们不把阳澄湖压榨干净,决不罢休。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投入到水中的饲料,只有一少部分会被鱼和螃蟹同化。

其余的则会给水体带来氮、磷等方面的负荷。

像这样大批量的投喂带鱼、玉米粒,其实养殖户和经营商心里也知道,肯定会造成污染。

他们表示,每天投进阳澄湖的带鱼数量差不多24万斤。


很快,竭泽而渔的污染行为受到了报复大闸蟹品质下滑了。

2001年时,苏州渔政部门的干部去香港考察。

他们发现以蟹宴著名的某饭店,已不愿挂“阳澄湖大闸蟹”招牌。

老板说阳澄湖的大闸蟹个子小了、肉质差了。当年,阳澄湖70%的养殖户亏本。


另一方面,作为苏州重要的水源地,阳澄湖肩负着供给苏州1000多万市民饮用水的使命。

然而大量养殖大闸蟹,使阳澄湖水源“富营养化”,大量蓝藻漂浮在水面上,水质严重下降。


政府部门意识到,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必将毁了阳澄湖。

2002年,苏州成立了阳澄湖渔政管理站,统一压缩网围,解放湖面。

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也从巅峰的14.2万亩,削减为8.6万亩,2007年减少为3.2万亩。2016年再砍一半,只剩下1.6万亩


显然,阳澄湖多年来削减养殖面积,并没有让水质变得更好。

政府也只能靠不停削减养殖面积来控制:

最近两三年,围网面积还将不断减少的消息,时不时就会传来。

现在养殖户们,都是跟政府签订了两年的合同,两年之后是否能够继续养蟹,还得继续看政府安排。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阳澄湖的水质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更差了?

因为贪欲,你无法想象。

限制养殖面积并不能阻挡他们赚钱的步伐,为了继续敛财,他们把目光瞄准到了【塘蟹】养殖上。


最近几年,阳澄湖周边村落的村民,将自己家农田挖成池塘,引入阳澄湖水,开始做起了大闸蟹养殖的营生。

你不是不允许在湖上养蟹吗,那我在自家地里养不就好了?

央视记者用无人机拍摄发现:阳澄湖周围的其村落,被螃蟹水塘团团包围。

仅这一片区域的螃蟹养殖水塘面积,就至少有近万亩左右。


池塘里的螃蟹同样是用冰鱼和玉米来投喂,并且池塘里的水是一年一换。

养殖完的废水再回流到湖中,这样一来,养殖废水带来的污染似乎一点也没减少,还是还给了阳澄湖。

你觉得这样,阳澄湖水质能变好吗?


农家乐泛滥:压垮阳澄湖水质的最后稻草

如今,阳澄湖水质除了受塘蟹盛行的影响,农家乐泛滥也是一大因素。

一些渔民不能捕鱼后,便转型开起了农家乐:店里所有吃喝,都是从阳澄湖处捞起,保证新鲜。


美人腿是阳澄湖三大半岛之一,从空中俯瞰,“美人腿”由北向南,绵延十多公里。

如今,美人腿半岛遍布生态农庄和农家乐。

最近几年,沿湖周边农家乐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也让很多游客扫兴。

请看岛上的这条小河:


何以至此?

河边的一家农家乐揭晓了答案:

在河边,一位老人正在剥鸡毛,剥下来的鸡毛,就被她随便扔进河里:


沿着河流往下游行走,随处可见洗碗、洗衣服、洗拖把、处理畜禽的人们。

甚至还有农家乐的经营户为了方便,把鸡鸭也圈在了河道边进行养殖,鸡鸭的粪便也随着河水顺流而下。


不仅如此,所有农家乐的排水管道,均没有做任何处理,就伸向湖中:


2016年初,阳澄湖被苏州市明确定位为饮用水源地。

美人腿大部分区域,都属于二级保护区的范围,甚至还有部分区域处于一级保护区的范围。

因此该地区,是不允许餐厅偷排污水的。


除了偷排污水,更可恶的是:这些农家乐大多都没有营业执照。

当地的渔民倒是很习以为常:“这里有什么好查的?只要不出事都没人管。”

气焰多么嚣张。


所以你说,阳澄湖的水质能好吗?

这些渔民不仅利欲熏心,最初一窝蜂去养大闸蟹,后来挖起了池塘、开起了农家乐。

以牺牲阳澄湖环境为代价,换取了一把又一把的钞票。


在利益面前,无数渔民低下了头,丢掉了自己的良心,赤裸裸地跳到了钱海之中。

阳澄湖水质变差,对大闸蟹有好处吗?

十年前的阳澄湖大闸蟹,因水质变差而声誉受损,难道这些渔民就忘了吗?

等到阳澄湖水质完全被污染的那一天,“阳澄湖大闸蟹”这个金字招牌,也离跌落神坛不远了。


11月7日,湖南岳阳市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发现了一只死亡江豚,其尾巴后被绑砖头,腹部有约20厘米的切口:


今天,官方正式发出公告:洞庭湖遇害江豚的死亡原因,是撞入渔网窒息。

这个公告的潜台词就是:有渔民捕鱼时,捕捉到了江豚,江豚在网中窒息而死,渔民怕被追责,因此沉尸湖中。

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存世量只有1202只,极其珍贵。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能减少渔民的环保事故?

如何能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

另外,相关部门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治理阳澄湖的水质?

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协调好人与珍稀动物之间的关系?


渔民现在行动起来,切实维护环境,还不晚。

等到阳澄湖被完全污染,就太晚了。

等到江豚彻底灭绝,就太晚了。



号外号外!

厨房人类要搞双十一活动啦!!

只要你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后台回复【厨人锦鲤】

按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有机会获得厨房人类帆布袋、厨房人类2020定制日历等精美奖品!


很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将厨房人类越办越好!


从污染水源到沉尸湖底:央视的镜头下,无良渔民的本性暴露无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