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万亿美元大基建姗姗来迟,它能帮美国赢得“大国竞争”吗

2021-11-08 22:46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行走斯图卡

11月6日的拜登,心情显然很好,他用轻松的语气揶揄着特朗普,还跟记者们玩起了小游戏,闭着眼睛点名记者提问。这大概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如此轻松,因为就在不久前,他的1.2万亿美元大基建战略刚刚得到了国会批准。

虽然这份法案还没有送到他的椭圆形办公室,但是这不妨碍拜登先吹嘘起来,表示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签字仪式;他还玩弄起了特朗普创造的梗“基建周,终于来了”,然后提到了中国。拜登说,“这是美国意义深远的一步,将在21世纪帮助美国打赢对中国和其他任何国家的经济竞争”。

这个法案真的像拜登吹嘘得那么神奇?先看背景。其实只要有可能,拜登真不想这个时候才通过大基建法案。按照他的如意算盘,这项法案和另外一项1.75万亿美元的气候问题框架协议,应该在10月底就在国会通过,这样他就可以带着这两份法案前往意大利罗马参加G20领导人峰会,前往苏格兰格拉斯哥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然后带着“外交成果”回到国会跟共和党进行中期大选的最后较量。

但是这些算盘全部泡汤了。拜登在罗马和格拉斯哥空谈的时候,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的一次关键选举中落败;《华盛顿邮报》认为:是一场让民主党人不知所措的失利,在某种上也成了民主党各派合作推动议程的催化剂;也就是说,这份法案实际上是民主党遭遇选举失败后,为了补救而不得不经过紧急协商和各方妥协后的产物;与此同时,这个法案从一开始就是不断缩水的。

拜登刚刚提出这个野心勃勃的大基建战略规划时有4万亿美元之多,当白宫正式提请法案的时候只剩下2.25万亿,在民主党、共和党一番拉锯后被迫砍到了1.7万亿,最终通过的数额是1.2万亿美元。即便如此,这份法案依旧是一个庞大的开支计划,《纽约时报》写道:这不仅仅是几个月来讨论的结果,更是美国被压抑多年的大基建野心。

媒体经过查证后发现,为了促成法案通过,民主党对共和党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妥协,包括减少对交通运输、清洁能源项目、铅管更换以及贫困社区的资助,至于拜登提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项目、失业人员再培训项目、荣军医院改造工程,一个都没有出现;相比之下,一些共和党议员分到了不错的蛋糕,比如阿拉斯加参议员穆尔科斯基(Lisa Murkowski)为老家争取到了一条高速公路;西弗吉尼亚州的共和党参议员乔·曼钦三世(Joe Manchin III)为自己妻子所领导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委员会争取到了一大笔特别拨款——这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出发进行整体规划后制定的联邦基建计划吗?不,这是菜市场大妈大爷为了一毛钱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顺手拿走了两棵葱。

所以当拜登轻松地跟记者们开起玩笑的时候,他的内心到底有多轻松,我们并不知道。为了这部法案,他牺牲了1.75万亿美元的气候问题框架协议,但是这部法案能够拯救他岌岌可危的支持率吗?能够拯救危机四伏的中期大选吗?

没错,国会山的大老爷们肯定会再次吃得肥大流油,多少残渣能够留给真正需要基建的贫苦百姓?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拜登宣称这部法案将帮助美国赢得所谓的“大国竞争”,面临的第一道坎,就是能不能活过2024年!


1.2万亿美元大基建姗姗来迟,它能帮美国赢得“大国竞争”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