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语气,决定你一生的运气
引言
你知道你说话的语气,会影响你的运气吗?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玄乎,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反映出他的性格、内心和运气。语气不仅能传达信息,还能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用不同的语气说同样的话,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印象,也会影响人际关系和沟通效果。用智慧、明事理的人,懂得如何说话更得当,能控制自己的语气,不去伤害他人,也能化解矛盾和冲突。用温和、善意的语气说话,会让人如沐春风,也能收获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吸引好运。

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这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秦国灭了韩国后,韩国原来的地方被分成了三个郡:黔中、南阳、巫郡。其中黔中郡最富庶,秦王嬴政派了一个叫黔敖的人去做郡守。黔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治理黔中郡很有成效,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说话很粗鲁无礼,不管对谁都是一副傲慢自大的样子。
有一年,黔中郡发生了大旱灾,百姓们都饿得皮包骨头。黔敖见此情景,心里很难过,就上书秦王请求救济。秦王很重视黔中郡的情况,就下令从国库里拨出大量粮食给黔敖分发给百姓。黔敖收到粮食后,就立刻组织人手把粮食运到各个村庄去。他亲自带领着一队车马来到一个村子里,看到村民们都围了上来,他就高声喊道:“快点过来拿粮食吧!这些都是我给你们带来的!你们要感谢我啊!”
村民们听了这话,都觉得很不舒服。他们心想:“这些粮食明明是秦王赏赐给我们的,你只不过是个传递者而已,凭什么要我们感谢你?你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你不知道我们都是饿得快死了吗?你还在这里摆架子!”于是他们都不肯上前拿粮食,反而对黔敖冷嘲热讽起来。
黔敖见此情形,更加生气了。他觉得自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了救济这些百姓,还要忍受他们的冷言冷语,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他就对村民们大喊大叫起来:“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我给你们送来了粮食,你们不但不感激,还要对我无礼!你们不要粮食就算了,我还有别的地方要去呢!我现在就把粮食带走,看你们怎么办!”
说完,他就命令手下的人把粮食重新装上车马,准备离开。村民们见他真的要走了,心里一惊,急忙上前拦住他。他们说:“黔敖大人,我们错了,我们不该对你无礼的。请你原谅我们吧,不要把粮食带走啊!我们都是饿得快死了,如果没有粮食,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黔敖听了这话,心里一软,就说:“好吧,既然你们知道错了,我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但是你们要记住,这些粮食都是我给你们带来的,你们要感谢我啊!”村民们连忙点头称是,纷纷感谢黔敖。黔敖这才满意地把粮食分发给村民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的语气很重要。黔敖虽然做了好事,但是他说话的语气太过傲慢自大,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他没有体谅百姓的苦难,也没有尊重秦王的恩德,只顾着自己的功劳和面子。这样的语气不仅没有赢得百姓的感激和敬佩,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和反抗。如果他说话的语气温和一些,诚恳一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正文
说话的语气不同,说话的效果也不同。用不同的语气说同样的话,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印象。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和“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虽然都是在指责对方,但前者会让人觉得被侮辱和贬低,后者则会让人觉得被关心和提醒。再比如,“你能不能快点?”和“请你快点好吗?”虽然都是在催促对方,但前者会让人觉得被威胁和压迫,后者则会让人觉得被尊重和理解。
为什么说话的语气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语气不仅能传达信息,还能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语言是如何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功能的。语言提供了一种范畴化的知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语言和知觉对象以外的其他背景一样,起到消除知觉对象固有的不确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我们看到或听到某个事物时,并不是直接接收它原始的信息,而是通过我们已有的语言范畴来解释它,并赋予它意义。

这样,我们就会对不同的语言范畴有不同的认知反应,从而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例如,英语中有“blue”和“green”两个词来区分蓝色和绿色,而汉语中只有一个“青”字来涵盖这两种颜色。因此,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在看到同一种颜色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反应,从而影响他们对该颜色的评价和偏好。
语气也是一种语言范畴,它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情感、意图等信息。不同的语气会给听者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听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人用愤怒、嘲讽、轻蔑的语气说话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反感、敌意等负面情绪,从而对该人产生抵触、反驳、回避等负面行为。相反,当我们听到一个人用温柔、赞美、鼓励的语气说话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愉悦、喜爱、信任等正面情绪,从而对该人产生亲近、配合、支持等正面行为。
因此,说话的语气不仅能影响自己的心境,还能影响他人的心态。用好的语气说话,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效果,促进沟通和合作;用坏的语气说话,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效果,阻碍沟通和合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尽量用好的语气说话,避免用坏的语气说话。

结论
成功人士都懂得如何用好的语气说话。他们用好的语气说话,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吸引好运。他们用好的语气说话,也能够激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他们用好的语气说话,更能够化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的语气说话呢?这里有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用礼貌词。礼貌词是表达尊重和谦虚的最基本方式。在说话时加上“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词,可以增加说话者的亲和力和信任度。
用肯定词。肯定词是表达赞同和支持的最直接方式。在说话时加上“是”、“好”、“对”等肯定词,可以增加说话者的自信和魅力。
用赞美词。赞美词是表达欣赏和喜爱的最有效方式。在说话时加上“漂亮”、“聪明”、“厉害”等赞美词,可以增加说话者的友好和吸引力。
用鼓励词。鼓励词是表达关心和帮助的最温暖方式。在说话时加上“加油”、“不要放弃”、“我相信你”等鼓励词,可以增加说话者的同情和影响力。
用询问词。询问词是表达倾听和理解的最重要方式。在说话时加上“你觉得呢”、“你有什么想法”、“你需要什么帮助”等询问词,可以增加说话者的尊重和合作性。

总之,用好的语气说话,就是用积极、礼貌、肯定、赞美、鼓励、询问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意图等信息。用好的语气说话,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效果,促进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成功。
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成功人士或名人用好的语气说话的例子 :
伽利略。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因为坚持日心说而遭到教廷的审判和迫害,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探索。在他被软禁期间,他仍然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与教廷对话,并写下了他的名著《对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他在书中写道:“我并不想与任何人争论或辩论;我只想寻求真理,并把它呈现给那些有兴趣和能力的读者。”
诺贝尔。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被誉为“炸药之王”。他因为发明了炸药而致富,但也因此被人误认为是一个制造战争和灾难的罪人。为了改变这种形象,并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他在遗嘱中捐出了大部分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以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我的遗产能够用于奖励那些在上一年度做出最大贡献于人类的人。”
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科普作家,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王”。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九次考试才中丙科,但却不气馁,继续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并创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计算数学研究所。
他在数论、典型论、多复变函数论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并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管理问题,提出了优选法和统筹法。他还积极从事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家。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他在与人交流时,总是用谦虚、诚恳、友善的语气,不论是对同行还是对普通人。他曾经说过:“在成功的路上,勤奋和积累比天才更重要。”
结尾
用好的语气说话,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智慧。它可以让我们的言语更有力量,更有感染力,更有说服力。它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更亲密,更长久。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更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用好的语气说话的习惯呢?这里有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建议:
多读好书。好书可以给我们提供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和品味。通过阅读好书,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气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多听好声音。好声音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创造力,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和魅力。通过聆听好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语气效果和情绪变化,可以调节我们的心态和气质。
多练习说话。说话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才能够掌握好的说话方法和习惯。通过多练习说话,我们可以熟悉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可以改进不足和错误。
总之,用好的语气说话,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益的行为。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好的语气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