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王朝:嘉靖最终免了海瑞死刑,也许这都是天意!

2021-12-23 06:30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前面讲到了陈洪瞒着嘉靖帝,在裕王府跟裕王等人商量如何处置海瑞的事,结果被眼线汇报了嘉靖帝。

嘉靖帝的愤怒倒不在于他们最终对海瑞的处理结果,而是愤怒于这个结果是瞒着他处理的。在教训了陈洪一番之后,挥笔在海瑞的罪案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面对陈洪的疑问,嘉靖帝说了一句:

“他们不是会猜吗?让他们猜去!”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74:大明王朝:明明是嘉靖帝勾决的海瑞死刑,为什么却说这都是天意?

一、

在明朝,勾决犯人,一般都由皇上亲自勾决,除了罪大恶极者直接斩立决以外,大都是等到秋后处决。也就是说,等到了时间,大臣们会把判了死刑的罪犯名字誊录在一个名册上,然后呈交皇上。

即使勾选,皇上也不会全勾,而是斟酌一下,并随机选择几个,即使这样,大臣们还得请愿,这一套流程走完了,才是真正的行刑。

如果掌权的大臣,跟某个人是死仇,他就会刻意把这个人的名字放到必死无疑的人下面。这样皇上在勾选的时候,一看到非死不可的人名字,就会气不打一处来,也就会一下子勾到好几个人,这就会包括下面的人。

当初严嵩整死杨继盛,也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他指使刑部尚书上交勾选名单时,把杨继盛的名字夹在必死的八个人中间。嘉靖帝勾选的时候,就一口气把那些人都给勾了,随后杨继盛被“误”处死。

当然,所谓的“误”是明朝皇室所言,嘉靖帝何许人也,杀任何一个人都得有人背锅才干,这个“误杀”其实就是严嵩背了锅。

这次裕王判海瑞的罪状交上来,是一样的道理,嘉靖帝缺一个背锅人,因为陈洪自己也讲了:

“启奏主子,三法司定的罪名十分明确,那个海瑞以儿子辱骂父亲大不敬的罪名判了绞刑!”

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是三法司定的罪,没有具体的背锅侠。二是海瑞的罪名并不是写的《治安疏》是对是错,而是他这种上疏的行为是错的,这不符合嘉靖帝的诉求。

二、

如果因此就勾了海瑞死刑,那么就真像嘉靖帝自己讲的那样了:

“他想做比干,无奈朕不是纣王!”

而做纣王的结局就是他训斥陈洪的话: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都让你们去做,恶人让朕来做?”

所谓杀人诛心,海瑞至今没有认错,嘉靖帝就此违背其他所有人意愿,这其中也包括裕王的意愿而杀了海瑞。一方面他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想留下骂名,更重要的是海瑞虽然说话难听,但也是一把大明朝的利剑。

所以在面对陈洪递上来的海瑞罪案时,嘉靖帝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没有打勾认同,也没有让发回重审,而是打了一个大大的×!

其实嘉靖帝打×,有点装“比”的意思,大体意思是,对裕王等人对海瑞的判决是既认同又不认同。对这个秋后问斩的处置符合预期,但对罪名的判决,不是很满意。

因为这个梗一直噎在嘉靖帝的喉咙,虽然上一次诏狱对话,他最终给海瑞定了“无父无君、弃家弃国”的评论,但终归,海瑞没有认罪。

在海瑞彻底认罪之前,他需要保护海瑞安全,所以,自己不表态,其他人揣摩不透,自然不会把海瑞怎么样。当然,海瑞目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陈洪,也就必须敲打一下陈洪:

“凭你这点道行都降伏不了,朕早就不要做这个天子了!”

三、

至此,海瑞有人指使的可能性被排除,海瑞跟宫里的朱七和齐大柱结党的指控也被排除,仅剩一个好基友王用汲陪着。


大明王朝:嘉靖最终免了海瑞死刑,也许这都是天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