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形态与相似解读

例子出自《情感研究指南》
伊隆戈人是菲律宾山区的猎人和农民,在他们的语言中,最重要的情感词汇是Liget,它蕴涵了生气anger、活力engergy、嫉妒envy、恨hate等多个含义。
具有Liget情感的伊隆戈人会得到很高的评价。这种情感让人愿意伺弄花园、狩猎,保护自己部落不受攻击和报复的责任感。死亡的痛苦能强化Liget情感的强度。男性猎杀动物并割取头部的突袭行动是在涵养他们的Liget,年轻男性割取动物头部是作为成人的标志。少年会被Liget情感吞没,膨胀的Liget情感对少年和家人构成威胁,直到成年答应带他们参加猎头袭击行动。猎杀成功后,整个部落沉浸在欢快的庆祝活动中,又唱又跳,抒发Liget情感实现带来的愉悦。
伊隆戈人那里,成功的情感控制,被称为beya(学者翻译为“知识”),正是长辈们的beya,成功地接纳和疏导了少年不断增长的liget。

太平洋伊法鲁克环礁上的族群,对情感的认识是一致的。他们没有把情感分为男性的:理性、慎思、外在,更适合公共性工作;或女性的:内在、被动、非理性——这是很多现代社会的内在偏见。
伊法鲁克人没有将情感与思想进行区分,也不存在歧视和诋毁女性与情感的现象。在伊法鲁克人这里,政治权威与一种被称为song的情感表达相联系(学者翻译为“义愤”righte)。女性同男性一样,被赋予同样多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力。
伊法鲁克人认为儿童到了六岁时具有了repiy(学者翻译为“社交力”),这项能力能使他们去学习基本的社会情感fago(爱/同情/伤心)——将人们连结在一起的情感,以及song(义愤)——道德判断和政治权威的情感。repiy也起到了情感控制的作用。

生活在埃及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有被称为ghinnawa的诗歌,这是种传统表达形式,要求使用者掌握非日常化的文学语言,同时还要能记下大量例子。能在特定场景中自觉使用ghinnawa是精心教育的结果。
贝都因人拉希德是丈夫,40岁出头,菲娅格是他二任妻子,20岁左右。拉希德特别宠爱菲娅格,几乎每夜都同菲娅格在一起,而不陪他第一任妻子。贝都因人那里,这两任妻子应该一视同仁,所以村里对拉希德的做法议论纷纷。后来菲娅格逃跑,拉希德想尽办法追她回来,并对所有认为菲娅格逃跑是耻辱的亲戚大发脾气。
拉希德的亲戚认为,拉希德应该同菲娅格离婚,不要求新娘归还聘礼来羞辱菲娅格家人。尽管贝都因人的社群里婚姻初期离婚很普遍——它为年轻人挣脱长辈们的命令提供了出路。但通常,荣誉被认为比吸引力或爱情更重要。夫妻之间的浓浓爱意是不应该被当众显露而只能私下表达,被人看到,至亲的家人会感到尴尬。但拉希德完全无视这种社会规范。
菲娅格对拉希德毫无爱意,她希望回自己娘家,同一个仅仅听过但未见过的年轻男性结婚。她吟诵了几句ghinnawa诗,从这些诗中,她的婆家人窥探到了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哦,亲爱的,你想要的是失望,
是去斗争,为了不是命中注定的;
哦,亲爱的,虽然我没死,
我已经在胸前竖起墓碑;
哦,亲爱的,心痛依旧,
如果没有新的爱情来临。
这些诗句结构安排精妙,不能以简单的方式认为这些诗句表达了隐晦的真实情感。使用ghinnawa的人仍然忠于他们的荣誉、血统、社会规范,但ghinnawa使得把自我描述为能够创造性地掌控多种强烈情绪的个体成为可能——这种自我描述能力,在很多贝都因人努力追求的独立性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贝都因人中,情感控制被包涵在'agl一词中(学者翻译为“理性”)。拉希德公开表达对菲娅格的爱意,被认为是缺乏'agl的证据:他放弃了对自己的情感控制,意味着让他人控制自己,失去了与年龄匹配的掌控自己与他人的荣誉感男性应有的地位。
而借助吟诵ghinnawa诗歌在爱人面前表达情感,则是依照'agl的指令创新性管理着强有力情感的表现。

《情感研究指南》解读:
贝都因人的例子里,展示了一个经典文本是如何能在不触动既有传统下,来表达个体自身的独立性的(因而它不是革命)。
经典文本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是由那些真正触动了情感核心的人留下来的,并且被同样触动了情感核心的人反复地加以运用和扩大。(请想一想,周代的雅歌,再想一想后世那些词曲作家,他们在经典之上的创作;或者,想一想荷马史诗赫西俄德品达,然后雅典繁盛时期那些诗人作家是怎样运用累积下来的诗和神话来创作自己的诗和戏剧的)
这种方法需要这些经典文本代代相传,需要付出精心教育的传递。有这些经典文本活在人们心中,情感才会在种种规范的约束之下,依然得到表达和传递,并且激烈的情感因为通过经典文本来表达,降低了它冲击传统的力度,既保护了秩序不被震荡,也确保了情感被承认。

情感需要控制,控制情感的,表现为伊隆戈人的beya(知识),贝都因人的'agl(理性),或伊法鲁克人的repiy(社交力)。
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可以看到欧洲人是怎样巧妙驯服情感表达的,这需要礼仪的知识,动作举止表情的知识,需要有意识地去练习(通过理性学习知识),需要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将其表现出来。

伊法鲁克人的song,义愤。一种道德判断和政治权威的情感。让人想到,在荷马的社会中,领主的愤怒,Cholos,这是是一种法律制度,可比罗马的“敌对”(inimicitia)或者中世纪的世仇(feud)。在荷马的愤怒中,一种是对侵犯某人地位的伤害,所产生的情感上的愤怒的反应;一种是管制情感过程的习俗。
在一个既定秩序中运作,愤怒作为一种情感,将提供一种反抗非正义、恢复正义秩序的力量;愤怒作为非正义行动的预期后果,可谓代价高昂,这就让人不敢触犯秩序。
因此,愤怒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秩序具有根本意义。如果人面对不公试图忍辱退让委曲求全,抑制愤怒的表达,那么犯罪就只会无所忌惮更加猖狂;如果这种犯罪不受约束,那么正义将荡然无存,遭受不公的人将丧失最后的信心和心智,如果他是良善的,那么他会选择自杀而自我毁灭,如果他不是,他将开始杀人将积郁的情感发泄给其他人,无论其他人是否是他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