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机美学年度推荐:2021年我们最喜欢的器材都在这里了

2021-12-26 10:58 作者:耳机美学  | 我要投稿

2021年对于HiFi行业是艰难的一年,疫情影响下大众消费能力骤减,大型展会也接连取消,但同是2021年也是各大厂商进击的一年,各种极具卖点和创新性的新品纷至沓来,而且定价一个比一个卷。

对于爱好音频器材的朋友来说,最让大家烦恼的应该就是:市面上有那么多好耳机和好播放器,我有限的预算和时间应该投入到哪些好器材里呢?因此,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耳机美学几位成员甄选出自己在过去一年里最钟意的音频器材,虽然是纯主观推荐,但相信对于烧友而言,这样来自真实用家没有多少利益瓜葛的推荐,也会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DC:

年度HiFi耳机:凯声 钛铃PLUS

其它几个项目我都很快有了答案,但是年度HiFi耳机这里有点犯难了。今年玩过不少非常不错的耳机,可以说是各有特点,有的不乏黑科技加成。但是坦白说,要我客观地选择唯一一款最值得推荐的耳机,确实非常困难。但是如果纯主观地推荐一款我日常听得最多的耳机,这就简单多了。而我要推荐的,就是凯声的钛铃PLUS。

对于平头塞而言,我一直都有着很深的情节,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平头塞似乎慢慢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了,但是以其舒适的佩戴和自然的音色,平头塞依然是我日常喜欢拿来安安静静欣赏音乐的选择。

而凯声家的平头塞,无论是之前的阴阳师,还是新出的钛铃PLUS,都是我最喜欢的平头塞,可以说,在这两款耳机上,平头特有的十足韵味和新时代耳塞的高素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钛铃PLUS的声音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鲜活可人,韵味十足。钛铃Plus的低频无论是量感还是质感,都是向高阶入耳式动圈看齐的,空气感十足,下潜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弹性十足的同时又带着一丝俏皮,非常的抢镜;中频人声活泼轻盈,富有感情,厚度适中,仿佛跳动的精灵,非常细腻传神;而高频方面,华丽而又丝丝入扣,扎实而又不细碎,通透明亮,线条感保持在了一个合理的范畴,多一分锐利,少一分不够撩拨,尺度拿捏的刚好。

动态表现扎实出色,大开大合,虎虎生风;瞬态素质适中,力道恰到好处,欢快愉悦。而声场是钛铃Plus的灵魂所在。本来嘛,平头塞相比较入耳式这种虚拟出来的声场,有着天然物理结构的优势,横向声场就是非常开阔的,可以说有一丝大耳的味道了。乐器定位安排有序,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不得不说的是,这玩意有些吃推力。当然,无论是小尾巴还是一般播放器,没有恶声,也挺好听的。但是搭配QA390LE之类前端之后,钛铃Plus才真正火力全开。这个组合下的钛铃Plus堪称完全体:强大的脱塞感,透明中性而又富有空气感的声音,舒展自然的声底,绝对是入耳耳机的顶级表现。


年度HiFi播放器:艾巴索 DX300

年度最佳DAP,我的选择是艾巴索DX300。作为艾巴索的年度量产旗舰,DX300吸取了艾巴索历代旗舰的技术优点,是艾巴索播放器产品的集大成者。艾巴索的前几代旗舰,我都第一时间上手深度体验过,坦白说总是会有一点点堪称硬伤的缺陷,令人感到惋惜遗憾。但在DX300这里,这种遗憾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之情。漂亮的外观和工艺,良心的硬件堆料,便捷顺滑的操作,全新的耳放卡设计,超级黑的背景,顶尖的音质表现,以及——旗舰播放器中最良心的定价,无疑使DX300成为年度最值得推荐的播放器产品之一。

得益于出色的双电分离系统,DX300的声音背景非常漆黑,甚至搭配一些号称“底噪探测器”的塞子,它的底噪也几无可闻,这一定会让它的用户印象深刻。对这一点要求比较严苛的烧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款产品。推力方面,基于AMP8改进而来的AMP11推力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在便携播放器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梯队。

三频方面,DX300与DX228相比我觉得更加追求声音的整体性和自然度,而不是更去强调高频的延伸和低频的下潜,低频的量感介于DX220和DX220Max之间,动态表现轻松惬意;中频饱满,人声清甜,但是细节又能做到非常清楚;高频的亮度被大大的拉了回来,声场也更加规整自然。所以总的来说,DX300拥有了更加平衡自然的三频分布。

而DX300的可换耳放卡设计,又让它有了更强的扩展性和可玩性。在搭载了新卡AMP12之后,DX300仿佛脱掉了身上的负重,对微小声音细节的响应变得迅捷,干脆。更精致的细节和精确的混响造就了更宏大,更规整的声场。同时也加强了耳机两端的延伸感。那些原本听起来有点糊的高频细节彼此分离了开来,稳稳地排布于整个空间里,如丝般顺滑。无论乐曲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恢弘震撼,这些声音错落有致,彼此互不干扰,突出了乐曲的空间层次感。期待艾巴索未来为DX300带来更多更好玩的耳放卡,让这款优秀的播放器持续焕发新生。


年度消费级耳机:JVC FW1000T

今年TWS耳机绝对是爆发的一年,各种优秀的真无线蓝牙耳机层出不穷,我今年也化身“TWS达人”,评测了多款TWS耳机产品,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非JVC FW1000T莫属了。

作为首款同时搭载JVC木振膜和K2蓝牙技术两大黑科技的耳机产品,FW1000T甫一上市,就引发了烧友的强烈关注,而它的表现也没有让烧友们失望,可以说达到了目前蓝牙耳机音质的天花板。FW1000T首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蓝牙耳机中难得一见的密度和厚度,声音风格非常的鲜活。三频分布均衡舒适,低频量感一贯地偏充沛,但是并不“轰头”,结像和下潜都可圈可点,兼具出色的弹性,泛音和速度感,带来的就是扎实有力拳拳到肉的低频表现。从当年的FX1200和FX850开始,JVC家木振膜的中频就是我所喜欢的,人声贴耳,富有凝聚力的线条感和人声密度使得无论男声还是女生都演绎得非常有磁性和“毒性”,这种富有感染力的乐感表现是普通蓝牙耳机所无法企及的。高频温暖而充满活力,虽然不是那种高破天际的感觉,但是难得的保持了一定的清晰度,配合大声场所带来的空气感,让人能够愉快地享受音乐。


其他HiFi产品:凯音 RU6

今年也是小尾巴井喷的一年,个人觉得,今年小尾巴产品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之前,小尾巴产品更多地作为大多数主流手机取消3.5mm耳机孔之后,手机听音的一个解决方案,因此更多地聚焦于500元以下的入门价位,整体的音质表现也无法和便携HiFi播放器相提并论。而从乐图S1开始,小尾巴产品开始发力千元以上的价位,用更好的堆料和更好的音质,对两三千元以下的便携播放器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而凯音在年尾推出的RU6,在我看来,堪称小尾巴产品音质的巅峰之作。作为首款采用R2R架构的小尾巴,RU6虽然看参数比较一般,但是实际听感非常不错。整体细腻宽松,有R2R独特的味道,声音干净自然,人声非常有毒性,对耳机的适配性也非常不错。

RU6标配3.5单端口和4.4平衡口,接驳手机听流媒体音乐也非常方便,音质更是吊打两三千的一干低端便携播放器。现在小尾巴产品做到这种程度,我觉得真心没必要买两三千的低端便携播放器了。


荧光笔:

年度HiFi耳机:水月雨 KATO

今年我最想推荐的耳机,还没上市(笑),接着我就把目光落在千元市场上,因为千元耳机才更是大部分消费者去考虑的。如果问我现在千元级别的耳机买什么好,KATO依旧是我首先推荐的其中之一。

KATO全称KXXS Advance Technology Optimized ,即KXXS先进技术优化版,对比起KXXS,不仅仅在声音上有了质变,还包括可换导管的加入;物料更佳的原线;以及全新的清泉套加持。可换导管包括铜管和不锈钢管,两者在声音上有些许差别。耳机线采用两根两芯的线材绞合成的四芯铜镀银线材,线材外套也采用了改良的高透混合材料,五金件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分线器和插头都是不锈钢的,同时注塑的0.78mm插头也有了明显的工艺提升,声音以及外观上和KATO都很搭配。清泉套可以使得高频更佳的顺滑,去除毛刺感,另外低频的位置也会更贴近听者一些,更有弹性,声场也打的开。

KATO在良好驱动下的声音可以用三个词概括:顺滑,稳重,杂食。KATO的声音对比起KXXS有很明显的质变,在整个三频框架上,KATO并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偏颇,低频量感适中,弹性和弥散感做的都很不错,虽说不上非常磅礴,但是能让声音整体有一个扎实的落脚点,立体感随之而来。高频透亮,在细节上不算特别多,但是线条感控制的到位,相当的耐听,使得整个塞子的声音都十分的润滑。人声的位置距离合适,结像自然,饱满,齿音控制的到位,不管是男声还是女声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力。解析和素质也是到位的,不缺少泛音和弥散感,横向声场要优于纵向,对付大编制还是缺少了些动态的起伏感,但是对付小编制却 戳戳有余。铜管下的声音更佳的从容顺滑,氛围更好,而不锈钢的声音更为透亮,迅速。个人来讲更喜欢前者,同时我也建议有条件试听的烧友一定要试听一下铜管。

总的来说,KATO是一款声音全面的杂食塞,声音稳扎稳打,是一款诚意之作。对于想在千元价位找一条新耳机的话,可以作为一个首选的考虑。


年度HiFi播放器:Astell&Kern A&ultima SP2000T

随着旭化成的“一把火”,今年的播放器市场有了亿点小小的波动。不难发现,今年的众多国砖厂商都拿出了自研的R2R解码方案,比如凯音的R01,海贝的RS6等等。虽然显得略有些“文艺复兴”,但是看的出厂商们都在进步,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关于播放器的推荐我思考了许久,因为我认为今年值得推荐的型号也都包括在了团队朋友的推荐中,还有另外一些我比较满意的型号也都是限量售罄了。最后,我把目光落在了一款艾利和的播放器——SP2000T身上。

SP2000T是艾利和首款采用了晶体管+电子管混合放大的便携播放器产品。同时SP2000T也在使用性上更佳的完善,具备了现在用户的要求:比如流媒体的软件推送,前不久还官方支持了网易云音乐;新增了更为大众的4.4mm耳机口,并且表现也不差;新增加了增益回放、5Ghz wifi支持,1080P屏幕等等。

SP2000T的声音更是令我觉得满意的一点。虽然冠以SP2000的一个分支,但是SP2000T的声音风格和SP2000并不是一个路子的,我认为更多的是AK尝试探索的一个新的方向,也是一款能称得上旗舰的产品。硬素质上说它确实和SP2000有一些差距,但是SP2000我总觉得就是差了点人情味儿和心底里的那丝想要拥有音乐味儿。在SP2000T,我找到了这份答案。它保持了良好的素质以及更为优秀的乐感,声音非常有流动性和交融性。

比起声音大开大合的机器,SP2000T选择的是一条细腻、沉稳以及更具韵味的调音。第一耳可能会觉得只是还行,但慢慢听下来以后才发觉自己以及沉浸在里面,属于第二眼美女的类型。尤其是人声的表现令人着迷,歌者的感情更是娓娓道来,立体而鲜活。

SP2000T的调音是有一些味道趋向,但是并不表示说它只适合流行人声,对于器乐来讲也有优秀的表现。虽然在声场和动态表现上比起同价位的机器相对保守,但是胜在乐器回放的质感。

SP2000T的电子管即使全开,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味道过于浓重的感觉。在拥有混合放大模式技术的加持下,这7档不同的比例也是可以让用户在搭配不同的耳机时提供更多玩法和声音的可能性。其实即使不使用电子管,SP2000T的乐感也并不会少到哪里去,比起电子管模式也会更具一些硬朗感。它是一台较为百搭的播放器,素质、韵味兼得,是值得一试的能够让人安心听歌的好机器。


年度消费级耳机:水月雨 猫饼

今年国内的蓝牙耳机产品处于成熟、稳重的发展阶段,众多厂商的TWS在音质、主动降噪、连接和操控性上也有了许多提升,并且逐渐的对更低一些价位的产品下放这些技术。猫饼是水月雨第二款TWS,也是它第一款带有主动降噪的产品,价格仅售199元。

猫饼有专门的软件进行适配,在应用里不仅可以查看猫饼的使用说明,还可以改变触摸反应设置和均衡器设置,可玩性和可操作性很高。主动降噪的效果并不算特别优秀,但是也能够起到一些作用,能削减一部分的噪声,如果是室内的噪声能削减接近60%,但是如果外界的噪声特别大,削减的效果只能算的上一般,其ANC带来的耳压是很小的。从外观上来讲,虽然颇有一些偏向公模的意思,但是佩戴的舒适度还是可以保障的。

均衡器有5种可选的设置。在标准调音下,猫饼的声音自然均衡,三频较完整低频量合适,蓬松,中频足够干净柔和,但略缺乏一点细腻感,高频表现对于流行毫无压力,久听轻松不刺激。对于器乐来说有些乏力,但是这个声音完全足够满足大部分人听歌的风格,泛流行、ACG通吃。其声音素质也要明显高过200块TWS应有的水平。对于预算不高,但是对音质有要求的用户,是可以无脑冲的选择。


其他HiFi产品:七彩虹 M1

今年是小尾巴发展最火热的一年,大体上我想把这种便携解码耳放分为两种:一是便携型,第二是“大尾巴”型。不管是哪种类型,这种即插即用,插哪都行的便携解码耳放已经逐渐蚕食了百元甚至一千元价位播放器的市场。包括像乐彼、乐图、凯音等等这类一向有着居高价位播放器的厂商也拿出了诸如W2、S2、RU6这些优秀的产品。虽然W2拥有爆炸级的优秀参数和丰富的玩法,S2有着中正的调音,RU6有着细腻温和的听感,但是他们的价位依旧都是同类产品中较高的。而我更想推荐的小尾巴是一款更富有性价比的产品——七彩虹M1。

七彩虹憋了整整一两年,播放器上一直没啥新品。临近2021年底还想着是不是能放个大招出个UX,结果冒出了一条这个小尾巴。作为七彩虹用户,虽然有点失望,但是依U6和U8的实力,小尾巴的声音一定也不差。一开始收到听了这条小尾巴,当时还并没有发布。我猜测它的价格可能接近一千元,谁知道最后给出了个499的售价,这卷的有点太离谱了。

M1与七彩虹的播放器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声音风格上,第一耳听M1时就能体会到就是七彩虹那个味儿——声音素质高但又不呆板,讲究一个稳字;同时M1的单端同播放器一样拥有高质量的水准,饱满而生动,其整体的声音更是鲜活的,有能量的,均衡的,中正的。横向声场不算大,纵深和层次出的来,呈现球型。在宽松感上略逊色,整体的声音框架比较紧致,这点可以通过搭配一些相对宽松,需要略收紧的耳机。低频量上稍显增多,但是力量感不减。中频线条感略凸显,高频显明亮。但M1又不是那种略显无聊的数码声,一些该有的泛音还是有好好的表现出来。虽然单端很强,但这并不表明它的平衡就是个花瓶:平衡的声音的风格不变,但是声场更开阔了些,能量的分布也更均衡了,声音更显宽松了点。

之前我的评测也说过,七彩虹M1是一款完成度很高的产品。不仅仅是声音上,包括设备的适配也做的不错。除了在一部分VIVO和OPPO手机上可能会出现兼容性不好的情况,但是这得是OriginOS和ColorOS来背锅了。500块,香的一批,还要啥自行车?


预告:OPENAUDIO 即将发布的新品MERCURY

本来我一直寻思着OPENAUDIO这个新品一发,直接捣鼓进我的年度耳机推荐,然而出于种种原因一直咕着,估摸着这篇年荐发出去以后才会正式发布。这条打磨了近乎一整年的“流行破军”MERCURY,在今年的一些展会上就曾亮相过,而最终定下调音的版本的亮相还是10月份的雷音展,听过后的烧友给予好评甚多。这条塞子我也跟进了十分久,对它的调音也十分的满意,甚至反复的拜访了OA公司数次,来看看产品的进度(笑)。

我个人听歌的取向十分复杂,从器乐、交响能跳到流行人声、电音,甚至突然想着想着还能来点爵士和摇滚。MERCURY的杂食性几乎能包含我绝大部分的需求。风格和底子仍然有着OPENAUDIO自家的旗舰“破军”的影子。虽然比起破军,乐器的质感、声场、动态略显削减,但是在人声、低频质量上是有着显著的优势,特别是人声表现有着很高的上限,这取决于前端的搭配。

其他的就先不说了,再讲多了怕是还没发布就给码了一篇评测出来了,到后续上架后我再预定一篇评测,详细的讲一讲。很多人在听了以后都在猜测它的定价,最后就撂下一句吧,MERCURY会在它的价位上来一次有力打击。


童小邪:

年度HiFi耳机:达音科隼pro

这是我今年听过最令人惊喜的一对儿腰子。啊呸~耳机。在它镜面面板的边缘,镶满了一圈各式各样的达音科品牌logo。乍一看,活脱脱某“驴”(LV)牌的既视感。然而它并不需要13888,只要1380就能将它带回家。况且,以隼pro的声音素质,在同价位耳塞当中简直可以乱杀。“唉,不好意思,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XX“.gif。我可没吹牛啊。即使你选择用手机连接小尾巴来搭配隼pro,一耳朵下去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爆棚的动态表现。单论这个大动态,同价位竟然没有一条塞子可以做到望其项背。更难得的是,隼pro的高频收得异常干净、迅速,这种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声音质感,甚至让我有种在听圈铁塞的错觉。即使改变前端,变换驱动力,如此爆炸的动态和干净的结项还是会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换言之,随着搭配的前端越来越强,隼pro也会原汁原味地随之变强。更何况如果你使用了通透导管外加短帽耳塞套,还能解锁高频更为通透的“pro plus”模式。总而言之,它是一条极佳的发烧进阶耳塞。做工精致,下限极高,潜力也不容小觑。即使你愿意继续折腾下去,它仍然可以陪伴你很长一段时光。


年度HiFi播放器:海贝RS-6

这是我最近一年以来玩过最舒服的一款随身播放器。骁龙660处理器,4G内存,安卓9.0,运行影音app各种流畅丝滑。再加上那块素质不错的夏普屏幕,使用体验极佳。虽然这套配置并不算独一份,但RS-6依然是手感做得最好,附加功能做得最全面的那个。更重要的是它真的很好玩。在使用“超采”模式时,RS-6的声音清澈,灵动,颇有那么几分新R-6进化升级版的意思。而打开“直连”(NOS)模式开关以后,这R-2R的味道顿时就上身了。声音饱满,热烈,音色自然。虽然没有特别大的起伏,但胜在顺滑流畅。如果你的内存卡里恰好有几首DSD格式的曲子,那恭喜你,在解锁DSD格式播放以后,rs-6的听感又不一样,不仅表现得安定、从容,还颇具高级感。不仅如此,RS-6的达尔文控制器还自带N种滤波模式,通过针对性地排列组合设置,即可创造出某些当红耳塞的专属调音。让播放器结合耳塞的特点扬长避短,获得1+1大于2的效果。其实你也可以自由搭配达尔文控制器里的各种设置,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调音。重要的是,这么折腾也并不会影响到声音素质。好用,好玩,声音也能在这个价位段站住脚,RS-6的确让人惊喜连连。


年度消费级耳机:oppo Enco Free2

oppo的Enco Free2真是好东西。我算是挺吹毛求疵一人。平时在家戴耳机,能戴大耳绝不戴耳塞,能听有线绝不用无线。然而残酷的现实还是把我给睡服了。连日的外派任务让我无法舒服地坐在办公室里摸鱼听歌。嘈杂的外部环境,容易拽掉的耳机线,都让我对降噪能力出色的真无线耳机有了刚需。而在500元这个价位段,降噪能力最强的真无线当属Enco Free2啦。即便外界环境再嘈杂,只要戴上它,仿佛一切都清净了下来。我曾经试着把它带上高铁与飞机,同样也获得了非常舒适的使用体验,就凭它那个超班的3麦克风立体声降噪配置,连飞机引擎的共鸣声都能给你压下来,离大谱了属于是。况且耳机的音色也没太大毛病,满足听个响的同时起码能做到足够准确。自带的欢律app也很好玩,不仅可以自动匹配降噪场景,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听力调节EQ,对听力较弱的频段加以补偿。这波简直要快进到从无线耳机变身成智能助听器,Enco Free2它连烧耳机的后路都给你想好了,破防了同志们。


其他HiFi产品:iFi Diablo

既然大家都在推荐小尾巴,那我索性来个大的吧,它就是iFi的“大菠萝”。虽然这东西也只有街头共享充电宝一般大小,但是它的驱动力跟一些台式一体机相比也不遑多让。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在家休息时我更习惯用大耳机聆听音乐。而大菠萝正是我能戴着耳机四处活动的保证。比起一动不动地僵坐在沙发上,我更习惯这种相对自由的感觉。一般的便携播放器驱动起大耳机,也就堪堪把声音框架推出来。什么声场,大动态我也不敢去过分奢求。但自从用了大菠萝,那种久违的动次打次的感觉又回来了。纵使某些高阻抗大耳也能在大菠萝的驱动下变得饱满、热情,活力十足。我承认,比起那些指标高高在上的台式机来说,大菠萝的确不以声音素质见长。但它出色的动态表现和乐感却能够给人截然不同的体验。如果说高级的台式机适合欣赏严肃的古典音乐,它能把所有乐器的空间布局还原得分毫不差,将琴弦、琴箱的共鸣声展现得丝毫毕现。那么大菠萝则适合聆听热力十足的现场演奏,音乐中的每个鼓点,每一段韵律都好似被塞进了一台性能强劲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伴着引擎的轰鸣声火力全开,仿佛让你置身于一辆拉力赛车之中,疾驰于山林之间,纵享“逮虾户”一般畅快淋漓的感受。在大菠萝的加持下聆听摇滚乐,的确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我想,这也是iFi为它涂上了如同法拉利跑车一般艳丽红色的原因吧。如果你想在家里方便地聆听大耳,且乐于接受大菠萝这种“燃系人设”的话,相信它会带给你足够难忘的使用体验。


夜雁丶:

年度HiFi耳机:凯音 YD01

继今年凯音给n6ii再续香火R01音频主板之际,相比同时推出的Fantasy yd01单动圈耳机就略显卑微,可怜的YD01面对R01似乎占不了多少热度,但我不希望就此错过她。

初次听到YD01是在五月成都展上搭配R01,整体干净细腻,不拖拽不强调味道,明显在中高频表现出的能量与密度都略强于低频,营造了一个非常清澈的空间,人声、弦乐都能游刃有余,低频偏少的量感可能在一些注重氛围的曲目中会有些吃亏,但丝毫没有残缺的倾向,依然健康自然。搭配乐彼P6Pro后,YD01的素质和对曲目的适应度又提升了一个阶级,推出了这个价位难得的高级感,高频绚丽且丝滑,低频润泽得体,所以YD01在我心中还是能占一席位,值得一试。

 

年度HiFi播放器:飞傲 M17

来个大家伙,飞傲M17,没见到本体之前没想到有这么大个,跟艾巴索max系都是一个分量级,抛开宏观和声音,可能最大的区别在插口上,比max多2.5和6.35,又比390少3.5pro和xlr,可以说取了一个中间值。

声音总体大气中正,这种熟悉的感觉距离上次是我在听dx220max,动态优秀,能搞定大场面,能最大程度上弥补耳机的缺点,一股脑的信息量也能足够耐听,细节方面在M17面前比较拿手,纤细如鸿毛,三频上属于水桶机,光说声音和操作方面在万元播放器之中算是参考级,定位在便携台机也是合适的,不过我认为介于播放器和台机之间还是有一些尴尬,对于在桌面上不想或不够放台机的体积和要求独立操作想法的人是非常合适的。


年度消费级耳机:天使吉米 Tanya

天使吉米Tanya,只需99,你能买到最值的百元耳机之一,经典hufi塞,流行非常对味,而且在造型上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看的,低频厚重味道浓烈,细节不多,但绝对够用,人声距离适中偏厚,很适合听流行老歌,味道独特。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直推都是相当合适的,颜值、音质我都要。


其它HiFi产品:FZH Studio Round Log圆木、iFi悦尔法GO blu

作为一名线材玩家少不了的线材推荐,今年接触的线材蛮多的,下半年有在折腾大耳所以推荐一条大耳线,FZH Studio的Round Log圆木,铜合金,够粗够硬够重,有4芯和8芯可选,不过8芯粗得恐怖没敢定,4芯就刚好,声音沉稳大气,信息量提升明显,对于干瘪的低频有很好的改善,层次感颇佳,高频稍有染色,透彻且带有韵味。

iFi今年推出的GO blu在蓝牙小模块方面可以说杀出了一片天,兼容性、稳定性、可玩性、便携性都相当不错,设计好看,甚至能拿来当小尾巴,声音上也是价位中的妥妥第一梯队,富有感情的人声和层次感颇佳的低频表现,加上不俗的推力,能做到大开大合之中也不会显得干练,以不错的人声气质和动态表现能很快的抓住耳朵,声场可能显得不够丰满,细节和定位上绝对不会让人失望,总之GO blu在填补你的耳塞的同时,也能发挥出其特点的蓝牙解码耳放,值得一试。


铁西迟之谦:

年度HiFi耳机:达音科 禅PRO

达音科禅PRO。杂食耐听、素质强悍,作为一款中高阶耳机,禅PRO的表现近乎无可挑刺。三频不分频段的强,整体听感通透清亮,还丝毫不会刺激。同时动圈耳机又没有圈铁耳机常见的衔接问题,表现堪称全面。

可能有的人会吐槽禅PRO人声直白,质感略欠。我倒是很喜欢这种还原向的人声,感情饱满,可以真实反馈歌手实际的演唱水准。

综合素质、听感、佩戴以及外观,我认为在5K档价位,禅PRO非常值得推荐。


年度HiFi播放器:乾龙盛 QA390LE/MOD

乾龙盛QA390LE/MOD。在这个旗舰播放器动辄2-3万的时代,390LE仅售12800的售价显得颇为良心。同时相比较390普通版,390LE的进化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90老用户(比如我)的福音,官方提供MOD,宣称可以达到90%的390LE水平。在煲机50小时之后,我个人认为所言非虚,390MOD堪称脱胎换骨,加不加PS1已经听不出明显区别。不过对比390LE仍有一丢丢差距,具体表现在低频和密度。

预算充足还是建议直接买390LE,前提是你现在还买的到的话,毕竟今年芯片物料稀缺。


年度消费级耳机:Final AG COTSUBU

Final AG COTSUBU。讲道理,Final出品并监督调音,颜值爆表还小巧轻便,CC这么可爱,卖你599不算贵吧?

开个玩笑。COTSUBU作为我家老婆大人现在日常通勤的好朋友,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很有特色的流行调音,超级小的腔体及无感的佩戴,再加上磨砂质感、缤纷多彩的颜值,这不就是TWS最重要的东西吗?(确信)


其他HiFi产品:扬仕 紫衫龙王、乐彼W2-131

我的年度HiFi线材是扬仕紫衫龙王。扬仕是目前消费级市场的知名线材品牌,产品线丰富,颜值和做工均相当在线。

紫衫龙王作为目前扬仕在售的旗舰线材,售价高达4888元,代表了扬仕工艺的最高水平。

素质只是基础,龙王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高端线材才会有的高级听感。走向是均衡偏中上盘的,低频凝聚,质感出色,同时对人声多了一层奶油染色,高频也变得更婉转动听,再加上这个金灿灿的外观及龙鳞的细节,预算充足的话,冲就完了。

而小尾巴我推荐乐彼W2-131。尽管被吐槽背刺老用户、售价太贵,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目前市面上你能买到的、音质最好的小尾巴产品之一。

虽然跟同价位播放器比,声音密度有明显差距。但是小尾巴产品无与伦比的便携性,决定了背后的需求量可能远超我们想象,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带砖头出门。

推力够大,背景够黑,调音够美...听完你就会发现,原来出街不只有TWS一种选择,也可以不妥协的、充分的享受音乐的魅力。


撸妹:

年度HiFi耳机:威泽 HE03AL

威泽自从去年HE01推出之后,产品在声音和外观上越发越上道,年中发售的HE03AL更是我今年在千元级别中印象深刻的产品。HE03AL的做工优秀,外观设计沿袭了家族的ID,搭配上银色的原线造就了超高的颜值,小腔体加上不粗的导管也有不错的佩戴体验。03AL的声音透明度高,风格相当活泼。高频亮丽,线条感尺度拿捏得当,在提供优秀的密度的同时拥有耐听顺滑的高频风格。人声做到了兼具透明与圆润,就是那种靓丽但同时齿音控制得很好,人声饱满而润泽,厚度适中没有压迫感,总的来说HE03AL的人声很让我着迷。低频量不多,下潜的深度和层次感都很好。营造了一流的空间感,只不过稍显克制的低频量估计没办法满足一些喜欢嗨起来的朋友。


年度HiFi播放器:山灵 M9

虽然我日常喜欢调(que)侃(de)山灵,但是真旗舰M9绝对是实力不容小觑的一款播放器。M9声音十分大气,低频强劲有力,中频饱满醇厚,高频明亮顺滑,与此同时高素质的声底也聪明的融入了山灵调音,声音温和不锐利,拥有很高的耐听度。推力也十分强劲,还有专门的大耳模式来满足大耳用户的需求。总的来说,M9靠着与时俱进的配置造就了流畅的使用体验,开放式安卓的加持也能让M9成为一个高音质的娱乐终端。山灵M9在各个方面堆了最足的料,同时也下了功夫,所以在核心体验上M9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年度消费级耳机:天使吉米 ECHO

今年在HiFi品牌所出品的消费级耳机之中最让我喜欢,而且愿意日常使用的莫过于天使吉米ECHO了,作为售价598元的TWS耳机,同时也是天使吉米第一款TWS耳机,给与了我太多的惊喜。

首先自然是声音上的强大,在素质和调音都具有极高的水平,相对于手机品牌出品的TWS能拉开非常大的差距,就算和其他HiFi品牌的TWS对比都有优势。在声音风格上也做到了通吃,新人小白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声音透明度高,声音自然舒缓,人声突出;老烧们能感受到空间立体真实,结像清晰扎实,声音密度高。除了声音实力强劲,使用体验上也做的不像一个品牌的首款TWS产品,除了通话收音不佳之外几乎没什么缺点,只要不是对主动降噪有刚需的话,天使吉米ECHO是今年千元内我最推荐的耳机。


其他HiFi产品:海帝思Hidizs S9Pro

这一两年来,我越来越推荐大家在千元内的购买便携解码耳放小尾巴而不是购买播放器,只要不是有特殊要求(如在校中学生不能带手机),统统用接上小尾巴的手机代替千元内播放器。在千元内的小尾巴我最常用的一款非海帝思S9Pro莫属,3.5mm与2.5mm平衡口的搭配满足我日常使用的不同需求。S9 Pro属于声音大气开阔的那一类,中下盘扎实,又有清晰的人声口型,稍稍压低的高频亮度也带来了非常友好的耐听度,同时较高的耳机适应度也无需担心小尾巴与耳机的搭配出恶声。唯一的槽点就是缺少独立的音量控制,没办法更细微的调整音量大小。


写在最后

那么以上就是2021耳机美学年度推荐啦!感谢能够耐心看完这上万字的文章,如果在器材的选购过程中真的有帮到你了,也就达到我们的初衷啦!

最后,2021年,对于我们耳机美学团队而言,也是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逐渐成熟,从以前小打小闹的一个小团体,成长为一个专业的自媒体团队。

在这一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团队成员,第一次相聚在一起。

在这一年,我们的工作室也正式宣告成立了。

我还要特别感谢家人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更加要感谢耳机美学社群的小伙伴们,以及我们文章和视频的读者们,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加倍努力,为大家持续带来高质量的内容!

耳机美学年度推荐:2021年我们最喜欢的器材都在这里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