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考作文教你写翻硕mti考研作文(四)
用高考作文教你写翻硕mti考研作文(四)
【高考作文专题解析】系列推文来到第四期,想必大家已经都知道了:高考作文和考研作文有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相似之处。高考作文往往紧跟时事,具备权威考试的代表性,是练习448大作文的重要素材。如果想要提升我们百科大作文的写作能力,研究高考作文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因此,小百科将和同学们一起,对本年度值得一看的高考作文题,从百科考研大作文的视角加以分析,借高考作文之题,写考研作文之实。
以期能够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能力!
第一期,我们通过全国甲卷的题目探讨了“可为与有为”。
第二期,我们通过浙江卷的题目论证了“得与失”。
第三期,我们通过天津卷深挖了“纪念日”的含义。
今天,小百科就以2021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为例,带大家一起继续试试看吧!
2021·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篇材料的关键词是“价值”与“时间”,整体讨论了价值与时间的关系,并列出了一种可能,因此我们写作文时就要围绕“价值与时间”来确定立意。
有两种非常明确的立意角度。
一、我们可以认同材料的观点,即事物的价值需要经时间的沉淀才能被发现,正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阐述的一样: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因人、因时、因地也会不一样,所谓时过境迁。难能可贵的是时过境迁的反思。
二、我们也可以反对这一观点,就如“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有在当下就能脱颖而出的事物,不需要多少时间的沉淀就能被发现其价值。

推荐框架:并列论证
一、结合时事引出中心论点:时间见证价值。
二、成就一件有价值的事,需要时间。
三、事物价值的发挥,需要时间。
四、事物价值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而变,需要时间。
五、总结全文,联系自身,升华全文:要珍惜每分每秒,过好每一个当下,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结果。

参考素材1

图为袁隆平院士在田间工作 | 侵删
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杂交水稻的实验,辗转到云南、海南等地进行育种研究,连续七年春节没有回家。在此期间,他先后做了三千多次杂交水稻试验,但都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上级领导看不到希望,便认为这没有价值,曾多次劝他放弃。直到1970年,杂交水稻实验才取得突破,1973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5年全国大面积推广。1981年,国家科委授予袁隆平特等发明奖。在领奖台上,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他的梦想在时间中沉淀了20多个年头。才终于显露出它的价值。

参考素材2

图为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 | 侵删
在“五四”这一思想繁盛的年代,中医作为传统的旧文化,一度遭到否定,连鲁迅先生都曾因少年时的经历对中医嗤之以鼻。但中医药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屠呦呦从明代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发现了青蒿素。随后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更是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疾方案,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近年来,非典、新冠疫情肆虐,中医药在其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医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它的价值经时间的检验,再次得到了发挥。

参考素材3

图为梵高画作星空 | 侵删
漫溯历史长河,画风超前的梵高,生前落魄,死后成名。其艺术作品中包含浓厚的悲剧意识,充满强烈的个性与独特的形式追求。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认知并没有跟上他的步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进步,人们才逐渐发现其作品的美妙之处。有价值的事物可以穿越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人们的认知,焕发出新的生命。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