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萨尔贡及其相关干员分析


萨尔贡,泰拉世界较模糊的地区之一。人们第一次见到它,可能是剧情中初次介绍矿石病的由来。在矛头齐指卡兹戴尔、龙门与乌萨斯等地时,不妨把精力转移过来,研究一下相对偏僻的区域。(其中还夹杂着世界观推测与人物原型猜想)

萨尔贡,在剧情与干员档案中出现较少,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注:泰拉的“现代化”指符合泰拉时代的经济发展)。主要相关资料如下:
1.来自狮蝎的档案
干员狮蝎出身于萨尔贡,因其提供的绝大部分履历均未能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因此狮蝎的活动活动经历仍处于不明朗的状态。目前已知的是,狮蝎已经接受过一套较为完善的特别行动训练,并已经具备至少一年左右的行动经验。
针对其特别行动受训单位的调查并不成功,萨尔贡方面的情报也没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目前仅以未经证实,且不够可靠的,来自部分在萨尔贡的线人情报显示:在该地区有一支收容具备特殊能力的源石技艺使用者,采用独特训练方式来刺杀萨尔贡王公贵族,或部分其他国家实力与武装单位的特别行动人员。
目前基于干员狮蝎背景的模糊性,针对其在罗德岛的定位,定位为特殊型矿石病患者。任何调用狮蝎用于特别行动与战斗的申请,都需提交凯尔希医生进行审核。
2.7-8对话:
“现代国家不可能使用的技术,只在古老的萨卡兹与散漫的萨尔贡古人间流传。”
3.午间逸话:
“这些源石蜗牛,还有磐蟹,长得比我见过的都要好看一些......香草小姐的故乡,我记得应该是萨尔贡吧?
没错哦。是萨尔贡一个很偏僻的乡下地方。
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个......嗯,非常贫穷的地方,资源也很匮乏。
部落的四周都是黄沙,因为很难耕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外出狩猎,部族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培养为优秀的猎手。”
4.来自慑砂的语音记录:
“嗯?这就是博士的房间吗?实在是很乏味,就像萨尔贡那些一成不变的山丘一样。至少放个游戏机吧?”
5.来自深海色的档案:
这些生物是其父作为礼物从遥远的萨尔贡某地区捕捉到的。“仅仅是一种未经判明的生物而已”,这是她对“助手”所做出的全部概括。
6.来自苇草的档案:
先不谈王位继承可以引发多少腥风血雨......维多利亚自古至今也从不是个封闭友善的独立王国,这点众人皆知。阿斯兰们起源于萨尔贡、莱塔尼亚甚至是某些已遭天灾磨灭的国家,势力如日中天的德拉克们没有理由和平接纳一个与维多利亚毫无瓜葛的种族,何况是允许他们入主自己的国家。
7.来自斑点的档案:
虽然萨尔贡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他们的城市中也绝不缺少各种现代的娱乐设施,但萨尔贡人依然整体给人尚武的印象。
因此,像斑点这样,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喜欢看漫画,而且总是喜欢追逐时尚,隔一段时间还会请梓兰小姐给他换一个毛型的萨尔贡人,确实是颇为少见。
七条资料中,萨尔贡都以附属信息出现,可见对该地区的剧情,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提取一些信息。
1.萨尔贡是早期出现的文明,同其他地区一样,出于“封建阶级”统治中。
2.萨尔贡面临政权矛盾或阶级冲突,符合泰拉时代特点。
3.古代的萨尔贡“散漫”
散漫:(1)弥漫四散;遍布。(2)零星,零碎。(3)无拘无束;任意随便。(4.)指注意力分散,不专心。
我认为这里的散漫是第一个意思,萨尔贡人散落在特定地区里。
4.萨尔贡处于沙漠地区,生活环境恶劣,科技相对落后。
5.萨尔贡是阿斯兰的发源地之一。
6.萨尔贡训练着较大规模的军队。
简略分析后,我们再根据干员进行推断。
目前,关于萨尔贡的干员有:斑点、狮蝎、慑砂、暴雨、香草、深海色、推进之王。

斑点:
斑点原型是斑鬣狗,长得像狗的猫形亚目,非洲第二大食肉动物。斑鬣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处于母系社会,一个族群最多容纳90名成员。斑鬣狗的社交行为与社会阶级都很复杂,加上成年鬣狗的底层地位,能体现出造成斑点性格的原因。除了非洲水牛外,所有动物都是它们的猎物,而且斑鬣狗的狩猎成功率很高。斑鬣狗的天敌是狮子,虽是天敌,倒不如说是竞争关系。它们的冲突往往是领土问题,狮子杀死鬣狗时不会吃掉,但鬣狗总钟情于幼狮的掠食。在捕猎时,不像我们印象中那样,鬣狗总抢其他动物的食物。实际上,狮子总会去偷它们的食物,鬣狗具有超强的咬合力,还有数量优势,一般都是明抢。

斑鬣狗主要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那么萨尔贡应该包括非洲。我们不知道萨尔贡的种族如何,所以斑鬣狗群暗示的,可能是整个社会,也可能是军队。

狮蝎:
狮蝎的原型是曼提柯尔,古波斯的传说生物。“Manticore”对应古波斯语“Martikhoras”,食人者。曼提柯尔被描述为人头、狮身、蝎尾,具有庞大的翅膀。曼提柯尔被视为不详之物,是暴政、轻蔑、嫉妒的象征。
曼提柯尔常出没于印度丛林,觅食人类。它们可以用声音引诱敌人,发出笛子或喇叭的声音。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当地人对曼提柯尔的存在深信不疑。13世纪的《亚历山大国王》中,亚历山大大帝曾牺牲三万多士兵,它们被蝰蛇、狮子、熊、龙、独角兽和曼提柯尔吞噬。福楼拜、亚里士多德、普林尼等科学家与作家都曾描述过这只凶兽。不过实际上,曼提柯尔的原型是印度虎,即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属于南亚地区,又因曼提柯尔源于古波斯,萨尔贡又多了两处处可能性——南亚与中东。根据狮蝎这类人的存在,我们还能再次印证一个观点——萨尔贡有“暴政”存在,面临严重的社会冲突。

慑砂:
慑砂的原型是印度教的舍沙,阿难陀龙。舍沙是拥有一千个蛇头的那伽之王(那伽,简单来讲就是多头蛇)。它的头主宰着宇宙各个星体,并不断吟咏毗湿奴的歌声,也是毗湿奴的床垫。

舍沙代表着“无限”、“永存”、“恒常者”。当世界将要毁灭时,舍沙会用火炎摧毁大地,但自己安然无恙。

在印度神话中,蛇神婆苏吉与舍沙被视为同一化身。印度创世神话“乳海搅拌”事件里,为获取长生不老的灵药,众神将婆苏吉作为绞绳,以曼陀罗山为搅棒,来取得海底灵药。可婆苏吉忍不住疼痛,吐出剧毒,流进乳海进而毒害众生,污染了整个世界。最后湿婆将毒液喝光才幸免于难。
婆苏吉也拯救过世界。在灭世洪水事件中,人类始祖摩奴为拯救生灵,建造了大方舟。并拿婆苏吉当绳子,一端系在船头,一边套在化身巨鱼的毗湿奴身上,直到喜马拉雅山(从某些角度看,舍沙虽然是上等神,却是工具人的命:-I)。

在泰拉世界里,慑砂可以说是“枪械之祖”。虽然有铳的存在,但只有特定人群才能使用。慑砂对于枪械的开发,能让所有人用上热兵器,虽然平时中二,但他身上的责任重大,原型中也暗示了——慑砂能够拯救世界,亦能毁灭世界。关于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有多重要,相比大家也十分了解,即使是在满地原石的泰拉。

慑砂的语音虽听起来二,但不是胡编乱造的。其中有特定的宗教用词,大都来自佛教与印度教(注:舍沙一般视作印度教神灵,印度教与佛教有不小差别,当然也有许多联系):
彼岸:佛教用语,梵语为“波罗”,此岸为生灭,彼岸为不生不灭,涅槃。
桥:指“法桥”,意说“佛教能使人渡过生死之大河,犹如桥梁”。
灵魂:佛教中没有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一般指人死后的中阴身。中阴身指人死后尚未投胎的状态。印度教的灵魂概念众说纷纭,比较复杂,在此不作分析。
我们先不深究其含义与内容,至少这证明——萨尔贡地区宗教性质较强,且萨尔贡包括印度地区。当然,这些宗教观可能受哥伦比亚的影响,但目前来看,哥伦比亚的原型为美国,各个种族大杂烩,应该没有大势力宗教。

深海色:
深海色没有公开种族与出生地,从外表看,应该是深海阿戈尔。深海色的档案全是捏造的,她曾说自己的“触手”是父亲在萨尔贡得到的。无论是普通章鱼、小飞象章鱼还是克苏鲁,都没有特定于中东、非洲或是南亚的。对此可以忽略。
不过能看出来,泰拉大陆是不知道“触手”的。“触手”类似于现代章鱼,泰拉人知道浅海、沿海生物,说明“触手”是深海种。所以泰拉不了解的,是“深海”。

香草:
香草是瓦伊凡,在发音与外表上,与“wyern”飞龙相似。飞龙是西方传说生物,似龙而小,有双足,频繁出现于中世纪的纹章中。飞龙又指“毒蛇”,象征瘟疫、征服等。

目前泰拉种族与龙有关的,是德拉克、龙与瓦伊凡。德拉克只有苇草一人,明显为“红龙”(就是亚瑟·潘德拉贡,没想到苇草才是呆毛王吧(=゚ω゚)ノ);龙即传统的东方龙;但瓦伊凡不算龙,也可以说是庞大的蜥蜴,与传统的龙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们比龙小,且大都没有龙高大。在人们眼里,龙是被尊崇或者恐惧的形象,而双足飞龙一般被认为野兽,弱于许多龙,很没排面。



对于瓦伊凡和德拉克,还有一个不恰当的猜想。飞龙“wyern”源于撒克逊语“wivere”,著名亚瑟王传说中,红龙代表威尔士,白龙代表撒克逊人,最后红龙击败了白龙。所以瓦伊凡可能是德拉克的对立面之一。不过我并不了解英国古代史,其中有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撒克逊人,二者有很大区别,该处的“撒克逊语”我也不清楚是“古撒克逊语”还是“盎格鲁-撒克逊语”(即古英语),所以瓦伊凡与德拉克的关系仅限于猜想。

香草的资料显示,其出生地是瓦伊凡,但在午间逸话中,她称自己的故乡是萨尔贡。二者应该不是包括的关系,香草说自己的故乡是“村落”,环境恶劣,且有部落存在。萨尔贡是一个现代国家,即使科技再低下,也到不了村落的程度。所以她的故乡应该是瓦伊凡与萨尔贡的接壤处,处于两国边疆地区。
双足飞龙的来源比较模糊,与其相关的撒克逊语系也找不到准确所应,所以关于地理性质,香草不作过多考虑。

暴雨:
未实装干员,前萨尔贡军事人员,被凯尔希“捡”到罗德岛。种族如果是卡特斯的话,根据其短小的耳朵,应该是北美地区的侏儒兔。

推进之王:
推进之王为阿斯兰,阿斯兰在土耳其语中为狮子(Aslan),但狮子也有许多亚种。维娜虽属于维多利亚,即英国人,但英国本地没有狮子,其原型狮心王理查也非英国土著居民或盎格鲁撒克逊人。苇草档案中提及,莱塔尼亚与萨尔贡是阿斯兰原产地,我们可以从该地区查找。

若扩大到整个欧洲,已灭绝的欧洲狮分布于南欧,是历史上第三大狮子。理查有法国血脉,欧洲狮也曾在法国南部分布。不过欧洲狮很早就灭绝了,由于人们的过度猎杀,最后一次见到,是10世纪的高加索。这不符合泰拉大陆的时间。


从外形来看,维娜更贴近于开普狮。欧洲狮的毛色偏红,开普狮的毛色偏棕黄。开普狮是最大的狮子亚种之一,另一只是巴巴里狮。开普狮分布范围较小,围绕非洲南部的好望角,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狮子。19世纪中后期,经过人类大肆捕杀,纯种开普狮灭绝,是第一种灭绝的现代狮。泰拉的年代与现实19世纪中后期相仿,而且英国殖民者也参与了对开普狮的捕杀。

最后一种是巴巴里狮,北非食肉动物三巨头之首,最早被欧洲人认知的狮子。巴巴里狮是许多人印象中的狮子,完全符合人类的雄性审美。它们在非洲北部生活了几千年,是顶级掠食者(在狮子亚种里,开普狮的生存能力不算强)。灭绝原因依旧是人类的捕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925年巴巴里狮正式灭绝。虽然如今还有一些血统不纯的巴巴里狮。

照此来看,维娜的处境是比较危险的。参照拉普兰德与德克萨斯的例子,维娜族群应已残缺不堪。但维多利亚的背景过于复杂,不再细讲。

我们回到萨尔贡本身,萨尔贡一般指萨尔贡一世,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统一者。阿卡德帝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这也体现了萨尔贡地区的古老。所以萨尔贡,或是古萨尔贡,应是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即大部分中东地区的。

所以,萨尔贡地区大致包括非洲、中东与印度。如果你认为萨尔贡地区跨度较大,我也这么觉得。那就要回到我曾经的猜想——泰拉大陆是“盘古大陆”时期。这便是第一阶段的盘古大陆,非洲、中东与印度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如今它们也接壤,但没有当时紧密。虽然萨尔贡地区庞大,但这里环境恶劣,多沙漠,也应证了香草的说法。
当然,对此也有许多矛盾。比如中东地区,也有部分是位于遥远的“亚洲”的。但再怎么考证,泰拉大陆不是现实,有冲突或原创,都是很正常的。

关于萨尔贡的全部内容已经讲完,资料比较杂,都是说一段总结一段,没有严格分布。但关于一个大地区的内容是在太多了¯\_(ツ)_/¯,还添加了极其复杂的维多利亚地区,我已经尽力了_(:з」∠)_。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点个赞,也可以看看我往期的专栏(=゚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