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兰亭”Arcaea谱面交流再招募暨核心理念概述
大家好,这次主要详细说一下关于评委的招募事宜,以及举办这个交流活动的初衷,带有部分议论抒情性质。亦可当成一篇普通的对于制谱的思考来阅读。
【评委招募细则】
1.对谱面质量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评判标准。
2.能够排除曲目本身热度的影响。
3.能够理解并公正地贯彻“谱面质量与谱面难度没有必然联系”这件事。
4.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明确地以文字或任何其他形式给出明确的对谱面的评语。
5.能够最大限度排除与作者个人交游的影响,尽力做到公正。
6.如有兴趣担任此次比赛的谱面评委,请针对现有任何一枚完整的Arcaea谱面进行评价,可针对自制谱或官方谱面。请私戳蔌蔌或翻译君交流,我们不会未经允许公开你的个人评价内容。
7.正式参赛作品的评审活动中,会要求每位评委在打分外,对每一枚提交过审的参赛谱面撰写不低于50字的综合评价,请酌情预估总体的工作量。
【评审工作的大致时间安排】
1.预计的截稿时间为开始开放投稿之后的两个半月。(原定为2021年4月1日,但现在要往后推了——前提是还能办。)
2.比赛将分为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两个部分,每位参赛选手将会投稿两枚参赛谱面。自选曲目自比赛规则公布之日起开放投稿,指定曲目将于截稿日前十天公布选曲,自选曲目与指定曲目截稿时间相同。指定曲目公布时间设定为提前一周零一个周末,意在照顾时间相对不自由的中学党,以便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作品。
3.整个赛程基本遵循“投一个审一个”的过程,不会全部堆在一起,给各位评委增加巨大的评审工作负担。另外短时间内浏览过多谱面,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感官麻痹,对于评价工作并非易事。组委会将给各位评委准备充足的时间,用于体验各参赛谱面,方便各位评委做出公正的评价。
4.评审工作预计将于截稿日之后的二至三周结束。除主要的指定曲目作品评审工作外,在此期间将会组织对全部的参赛投稿作品进行一次回溯,以最大程度消除投稿时间早晚带来的主观印象差异,亦是检查过往评价是否有需要更正之处的用意。不需要重新评价或打分。
5.除综合成绩排名之外,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会分别设立对应的奖项。设立指定曲目部分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对于同样的曲目,不同的作者之间的创意碰撞,意在互相交流学习;二是考察,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各位作者能被激发出怎样的创意火花,意在“促进与推动”。
6.组委会不会过多干涉各位评委的评价自由,仅会设定条目极少的基础规则,用于统一评判标准。
【对于谱面评委招募细则的若干解释性说明】
1 为何一定要求可以手打谱面,且不能fake play?
答:我想这应该是引起疑问最多的一点,故而优先说明。
此项主要是为评估谱面实际游玩手感而定。诸位评委想必对于自制谱的制作和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体会,对于“好的谱面”也都有自己心中评判的标准。但我想“游玩手感”一定是一个共通的评定点。而Arcaea的谱面由于其加入了sky轨道的设计,具有二维的特性,谱面设计更复杂多变,相应产生种种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其中,有一些可以通过肉眼看出,有一些较为隐蔽的,则是几乎只能在实际游玩的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举例说明,例如一些拐点设计不合理的音弧/音弧与散点间不合理的相对位置/跨度过大的设计等等,都会造成“手感不好”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打起来拧巴”,或者更糟糕的“不知为何就lost了”。尤其后者,对于非高等水平(以摘星为例)玩家,体验会更为显著,因为高水平玩家自身强大的地力水平会一定程度削弱这种不合理带来的隐患和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实际上,高水平玩家有时会被自身的水平所蒙蔽,从而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忽略了谱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优秀的谱师可以做到避免出现此类问题,这是谱面设计者与单纯的游玩者非常根本的区别。
另外Arcaea是在“一维”的平面(平板的上下左右)来表现“二维”的空间,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实际的“水平的平移”,来体验到了本应是“垂直的升高”的天键(包括音弧)的表现。这种微妙的差别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视觉“错位”,也会在一些时候造成错觉,导致“我以为按到的地方并不是实际按到的地方”,即“打偏”的结果。当然这是玩家自己的问题,却是可以通过谱面调整来优化缓解的。(很遗憾,上述问题在官谱中也存在。)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都比不上一句“多练可破”,目前Arcaea官谱也没有理论上不可攻略的谱面。可是能攻略就代表这是没有问题的谱子吗?我想一定不是。而那些练了也破不了,这辈子也成不了高玩的玩家的感受就不要考虑了吗?我想一定也不是。因为优秀的高难度谱面,一定是在乐曲本身的基础素质——也就是能容纳的最大难度——上,结合适当的提升密度,合理有趣但不出格的排列与设计,恰到好处的特效等等方式来提升难度,而不是一味地塞爆,一味地扭曲/卡手/偏手,一味地乱变速/不恰当的视觉干扰,来强行提高。
所以这也是“好谱子”从不与“难谱子”划等号的根本原因所在。否则我们评价谱子只要评最高难度就好了,其他难度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越难的就越好,那不就是在说,低难度谱面一定不如最高难度好了吗?
所以,在不是专门的观赏谱的前提下,“手感”这个大项,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手打一遍来得实在。为什么fake play在这里也有巨大的局限性,前面已经详细阐述过了,不再重复。(这根本就是Arcaea这个游戏有点特殊造成的特定情况特别对策嘛喂!)而以各位评委对谱面超凡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需要反复体验,一定也可以深入地把握这个谱子“手感到底好不好,打起来到底爽不爽”。
2 为啥投稿/评审全程要持续那么长时间?
答:因为大家都太忙了,哈哈~这个是主要原因。假设不计构思时间,完成一张谱面的时间是6-12小时的话,一张谱子需要写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可太屡见不鲜了。无论是投稿谱师,还是评委,还是负责执行的Staff成员,平时都有各自的学业、事业和生活,延长活动时间,是希望尽最大的可能,减轻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的各位的压力和负担,不要搞得像个煞有其事的比赛一样紧张,火急火燎的。指定曲目规划的投稿时间在7-10天,也是因为要预留出至少一个周末的时间,为想参与进来的中学党(甚至更年轻的朋友)留个机会,对工作党来说,周末的时间也会更轻松一些,是可以集中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段。
【这个比赛举行的初衷是?预算是如何分配的?】
答:最初是翻译君想看优质的谱子,后来经过了和蔌蔌中间一系列(省略一万字)的交流,探讨,才会有这次这个活动。说是比赛,不如说叫它一个“交流”性质的活动更贴切,因为排名除了发奖金的时候,别的时候没啥用了= =因为翻译君是个不在乎热度也不指望着通过这个活动给自己涨知名度的人,蔌蔌有很大的粉丝群但也不在乎热度,看起来有点像BOF那个意思,只不过规模远远比不上就是了,笑~
这也是取名“兰亭”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预想的,这就是一个好比会稽兰亭的群贤聚会一样,就是个大家拿出自己的谱子,在一起交流一下灵感,听听看比较有心得的谱师/玩家的看法,然后获得新的灵感的活动,没了。所以超长的时间,奇奇怪怪的设定/要求等等,其实都是从“交流”和“创作自由”这两点出发的。
关于预算,为参赛者提供的奖金,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吸引谱面创作者参与,二是为辛苦创作出优秀谱面的作者提供一份微博的酬谢。另外一部分预算,是为辛苦的各位评审和Staff准备的,细则中提到了,评委和Staff不会获得很丰厚的物质奖励,但是会获得非物质奖励。这个非物质奖励的价值,就不太好评判,但可以保证,一定是充满心意的,花费了心思的。或许有的人在意,或许有的人就不那么在意,觉得还不如给我充点memo来得实在,见仁见智了。这是对大家付出的“精神力”与时间的答谢,而这些很难单纯用金钱来衡量。(其实要衡量也行,但是穷!唉,这个没啥不好说明的,毕竟也不是腰缠万贯,又没有赞助的。)至于宣传什么的,反而不是重头的,简陋就简陋吧,能来多少人算多少吧,嗯。制作谱子的作者们,以及给出评价的各位评委们,以及维持活动顺利进行的组委会Staff,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发现,这个活动从产生想法到开始招募人员,许多地方都透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会有人感兴趣,不会很热”的特质。的确,圈子的特性各位都有自己的理解,“什么样的东西会火”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是单纯的“创作的心情”,那种看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变成可以游玩的谱面的欣慰,以及欣赏到好谱子的喜悦和惊喜,弥足珍贵。我们想做的,无非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想办法促成一次这样不带功利性的活动。
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奇葩的活动,存在流产的可能性。而参与这样一个“说道出奇多看起来好装逼又看不到显而易见的实质收益”的活动,有风险。各位都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关心在意的东西,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做这个“背叛主流”的人,请各位根据自己的考量自由定夺。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尊重各位的意愿,并且由衷感谢各位的关注与花费时间阅读各种说明。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或认同我们的理念,欢迎你加入我们!即使此次活动流产了,也欢迎你加入,交流一下你对于制谱的看法。通行数字:637946550
@一只角落里的翻译君
@蔌蔌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