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州暴雨:当全球变暖不再只是全球变暖

2021-08-01 01:59 作者:夜航西飞了  | 我要投稿

7月20日下午4时,郑州市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并在通告中提醒市民:此次遭遇的是“多年不遇强降水”,尽量呆在家中,注意观察周边环境,提高防灾、避险、自救能力。


当天是周二,但谁也没能预见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而是一个将写进历史的日期。

一天之内,郑州的天空泼下来几乎一年的雨量。据新华网,郑州市二七区尖岗气象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696.9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就这样,此轮强降雨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

不仅是郑州,包括荥阳、新乡等多地发生大水漫灌乡城的灾情,河南全省因灾失联人数至今仍在统计。而截至7月29日12时,遇难人数是99。

与此同时,在欧洲,德国洪水则已造成至少156人遇难;北美西部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热,已造成近200人死亡,加拿大6月末更惊现历史最高温——49.6摄氏度;北极圈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共和国则遭遇了大规模山火,首府雅库特作为“全球最冷的城市“被烟火笼罩,见证了世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之一。

这个夏天,北半球频繁发生一系列极端天气,伤亡规模令人震惊。我们很难不去思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有科学家把背后原因归结为高速气流(jet stream)。当高速气流移动速度减缓、波动性增强,它制造的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会强度增大并滞留,导致长时间持续的热浪、干旱以及洪水。这个现象被称为“行星波共振”(这是我强行翻译的,原词是planetary wave resonance)。

那么,高速气流为何减速?学者提供的答案,是北极变暖。

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变暖的整体水平与人类数十年前的预测模型相吻合,但是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超出了预期。

北极变暖的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区快3倍,而高速气流是由极地冷空气与热带暖空气的温差控制。当北极变暖导致温差缩小,高速气流的强度就会减弱,于是低压系统、高压系统滞留,“旱的旱X ,涝的涝X“。


还记得前几日台风“烟花”的登陆吗?当时预报称其中心风力可达13级,并将二次登陆,魔都人民即刻进入“战时状态“,次日开启居家办公模式,不过很多人“居家办公了个寂寞”。为什么?烟花于舟山首次登陆后,本该在当日深夜或次日凌晨于上海附近登陆,却屡次“迟到”。气象部门多次更改预测时间,甚至使用了 “趴窝“一次来形容其超预期的滞留状态。我对气象现象没有专业的研究,凭借一种模糊的判断,我认为它的滞留或许就是一种被加强了的低压系统。

与此同时,台风“烟花”也是河南暴雨的“元凶”之一,充当了太平洋水汽的大型水泵。当全球气温升高,由于温暖空气能达到的湿度更高,会生成更多的雨水。

所以,全球变暖不只是意味着暖冬、酷暑、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以及无家可归的北极熊了,它正在我们眼前掀起暴雨洪水热浪狂风。而全世界似乎都还未准备好。


注:

1、如文内出现气象学相关或其他领域错误,还望指正。

2、郑州启动防汛一级响应通告,当地媒体在初次报道时表述是“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后来修改为“多年不遇强降雨”。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郑州暴雨:当全球变暖不再只是全球变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