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系列】夜游船舫 通宵达旦
《忆旧游》
白居易【唐】
齐云楼春酒一杯。
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
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唐朝时期的长安,实行坊市制度,全城中轴分明,区划匀称,形成了犹如棋盘一样的街道布局。这种城市建筑,非常有利于对城中居民进行管理,实行宵禁。
据典籍的记载,每到黄昏时分,就有人在街上鸣金或者击鼓,提醒行人迅速各回各家,晚上在街上乱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唐律疏议》明明白白地写着:“犯夜者,笞二十。”违反宵禁的人,将会被鞭挞20下。
唐朝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城市中的市场以及农村的集市都不断出现夜间经营的情况,此时处于战争年代,政府对于夜市的管理无法做到实施监管的程度。
《寄汴州令狐相公》“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就是指的是汴州的夜间的照常开设的市场,酒客通宵达旦,在夜市中穿行。
《铜桥倚棹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宴游之风开创于吴,至唐兴盛。游船多停泊于虎丘野芳滨及普济桥上下岸……船制甚宽,艄仓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指。”在唐代时期苏州这一片区域中有夜间酒肆的经营,如火如荼,经营形式也从陆地移到了水面。船舱很宽敞,有炉灶,可以烹制佳肴同时把酒放在灶台上进行加热, 宾客的要求都可以达到。
在白居易到苏州任职期间,有很多诗文中都有提到虎丘的夜间经营让他流连忘返无法自拔。
其中“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就描写了在船舶中形式的酒肆的经营如火如荼,在灯烛之下醉酒的姿态。
得以见得酒肆在夜市中的经营是很普遍的事情,不仅受到市场夜间经营的作用所影响,酒肆同样反作用于夜间市场的经营使得更加如火如荼,为了唐代的市场经营带来的新的生机与活力。
酒肆的夜间经营,是唐代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个表现。随着“坊市不分离”现象的普遍化,经营方式的改变使得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动。酒肆的夜间经营不仅丰富了唐代酒肆经营模式,同时为唐代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