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王宠的朋友圈,没想到还和吴承恩有交集!
王 宠1494年-1533年,初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
王宠天资聪颖,但家世一般,考试运更一般,最要命的是身体也不大好,不到四十就走完了人生,好在他还有书法。
王宠的老师
明代书法有所谓“吴门书派”,吴门书派有所谓吴门三子,即祝允明(1461-1527)、文征明(1470-1559)、王宠。
王宠在这里年龄最小,他比祝允明小33岁,比文征明小24岁,其实是比他们晚一辈的。但他去世只比祝允明晚6年,比起文征明,则要早26年,没办法,王宠去世时虚岁四十,文征明去世时虚岁九十。

王宠曾在文征明的监督下,花五年时间临写了晋唐小楷,他自己是这么说这段经历的:衡山文先生,当世书家宗匠也,宠书何能窥郢(yǐng)氏之门,而顾蒙嗜痂,所不解也。昔年承命书此数篇,草堂读书之暇,漫为提管,积五岁始竣,不揣呈览,幸先生教之。不过,虽然文征明和王宠都以小楷出名,但他们俩的小楷还挺不一样的。

说起来,王宠的小楷可能更像祝允明,虽然在一般人印象里,祝允明并不以小楷出名。

王宠对祝允明的行草书很喜欢,他曾给祝允明的草书《古诗十九首》点赞:祝京兆落笔辄好,此卷尤为精绝,翩翩然与大令(王献之)抗衡矣。后来,王宠自己也写了草书《古诗十九首》,可能也是受祝允明的影响。

除了祝允明、文征明,还有一个前辈也要提一下,那就是蔡羽。王宠有个哥哥叫王守,他们俩年轻时都曾拜蔡羽为师,主要学四书五经、作诗填词,但教育总是潜移默化的。蔡羽在书法上主张取法晋人,他自己的字多有舒朗、散淡之感,这些应该都影响到了王宠。
王宠的学生
王宠考过八次乡试,八次都没考上。
这点和文征明有些像,文征明是考了九次都没考上。但王宠在苏州当地还是很有名的,所以有不少人拜王宠为师,比如陈椿、王谷祥(1501-1568),这两位都考上了进士。

王宠有一件作品叫《送陈子龄会试》,这个陈子龄就是陈椿,子龄是字。所谓会试是进京赶考,是通过乡试之后的考试,而我们的王宠一直被卡在乡试这一关,自然没法陪学生一起去,只能写诗祝福人家:鸟飞不厌高,兽挺各争先。策足据津要,慰我孤穷鬼。

另一个王谷祥曾在王宠赠毛锡畴的《近作诗卷》上题跋:此诗吾师雅宜先生壬辰岁(1533年)所书也。溯其时,先生病矣,而其诗格、书法愈益精妙超轶、高古遒丽如此,此岂寻常浅浅者可及也。噫,先生不可作矣,遗墨所在,片纸只字皆为世珍。

除了这两个门生,王宠还和另一个人有交集,就是吴承恩(1500-1582),吴承恩有首诗叫《赠雅宜王丈》:仙子乘凤车,飘然下庭除。吐气若芳兰,流光比神珠。殷勤启玉检,授我三缄书,丹绨绣绿字,宛宛龙盘纾。读之苦茫然,但惊辞旨殊。经营动精魄,无由报区区。永言宝中笥,感激当何如。
看这诗的内容,王宠当时可能给他写了什么道教经典。扬州博物馆藏有一件吴承恩的书法作品,是个扇面,内容是《宿金山寺诗》,这字的风格和王宠有点像。真是没想到,这俩人还有交集啊,真是梦幻联动!

文字 | 草堂读书咸鱼癸
「 大 凝 书 房 」﹏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