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PH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15-5PH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含碳(C)0.07,
15-5PH不锈钢
硅(Si)1.00,锰(Mn)1.00,
磷(P)0.040,
硫(S)0.030,
镍(Ni)3.50-5.50,
铬(Cr)14.00-15.50,
铜(Cu)2.50-4.50,
铌(Nb)0.15-0.45,
其他-.
机械性能
编辑 播报
抗拉强度σb(MN/m2) >=550
屈服强度σs(MN/m2) >=200
伸长率δ5(%)〉=40
收缩率ψ(%)〉=55
硬度 :≤187HB;≤90HRB;≤200HV
如果用于700℃的高温,15-5PH 应该是可以胜任的,因为它既是奥氏体不锈钢,又是应用很广泛的奥氏体热强钢,不过最好不要超过750℃,其热处理为固溶处理,即加热至1000℃以上,保温一定时间 后水淬,再采用高于使用温度60~100℃做时效等。
15-5PH不锈钢(1)
。由于其拥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高强度,在大气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发动机零部件上。航空发动机安装系统具有承受发动机重量、传递发动机的推力到吊架以及承受侧向载荷等作用,运行时受到各种形式的载荷,发动机的轴向载荷通过机匣和转子轴承结构传递至发动机前部,再通过安装系统的推力拉杆传递至主安装节支座上,以确保发动机及飞机正常运行。该材料用于安装系统的推力拉杆,推力拉杆通过电子束焊接的方式将力传递至主安装节支座,推力拉杆受轴向往复拉压应力作用,易发生疲劳断裂。采用焊接结构替代螺栓连接可以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转子组件的刚性与强度。对于该类焊接零件,影响其疲劳性能的因素比较多,除了15-5PH材料本身的特性外,焊接方式、焊接接头结构、焊缝余高等也会对结构的疲劳性能带来影响,通过疲劳试验确定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断裂行为,为结构件使用寿命提供依据,指导材料加工工艺改进,对于15-5PH不锈钢焊接件进行疲劳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5PH是马氏体、析出硬化、铬镍铜不锈钢,具有很好的表面光滑性和尺寸稳定性。加工工艺性好,力学性能优良,耐一般腐蚀环境。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该钢钟。
为达到上述目的,结合工况,选取推力拉杆用15-5PH不锈钢电子束焊接件作为疲劳性能研究对象,获得所需的疲劳性能参数和疲劳破坏模式,用于支撑后续分析。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和尺寸
试验用15-5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试验件为弧形板状结构,采用电子束焊接方式焊接而成,其尺寸结构如图1所示,试样厚度为3 mm,焊缝宽度为5 mm。热处理状态为H1025,在常温下的拉伸性能为:屈服强度≤1130 MPa,抗拉强度≤1276 MPa,弹性模量为197 GPa。
1.2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100 kN Sicotec高频疲劳试验机,试验机动态载荷为±50 kN,静态载荷为±100 kN,通过共振方式加载。由于试验件为弧形板状结构,开发试验件夹具如图2所示。试验件两端均配有上下垫片。该夹具的主要作用是使试验器载荷通过试验件轴心,保持同心,且不在夹持端产生过大应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