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抓大,长期主义,能够接受慢慢变富,与君共勉。
最近老是五点就醒了,是有啥心事?! 工作、生活、家庭和未来的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指望每件事都做到极致是不现实的。 抓大放小,长期主义。 以下是今日学习思考,与君共勉。 1.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一—联想性思维。 尝试把看似无关的事物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联系,这些事物互相距离越远,创新程度就越高。 女儿睡前总要讲故事,我们的方式,是临时想到几个关键词,比如篮球、小兔、火柴。而我要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里,迅速构建一个故事的架构,然后边讲边丰富,包括人物对话。现在,女儿开始试着自己用两三个挨不着边的关键词,拼凑故事。各种发散思维和创意,都被碰撞出来了。 联想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能力,先从简单地找两样东西之间的联系开始,鼓励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去联想,尤其是把联想性思维运用到创造力活动中。 2.人要学会应对起伏,要善于把握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低谷的时候,要多读书,多做准备,要冷静判断时势,要对自己有信心。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不至于因为心情而失了理性、坏了判断力,不至于虚度光阴。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百家争鸣的时代,我认为,相比于“学”,“思”似乎更重要。人要从水平学习,转向纵深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擅于对所听所见所学,有更深度的挖掘。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挖掘,在人工智能即将全面到来的时代,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第三个层次的学习能力,就是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关于认知能力的提升,我觉得还是那句古话比较适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多重要的创新,都来自于系统性的顿悟。 3.富人与穷人的区别是:普通人勤恳努力,他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如果要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富人需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你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计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