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什么什么都涨偏偏工资不涨?房地产带来的通胀和产能过剩带来的通缩还在持续
可能有些内容不讨喜,部分内容甚至伤害一些人的利益,不喜欢的话请右上角。
为什么什么都涨工资不涨?什么都涨是在零售端服务端,而我们是制造业大国,生产制造是产能过剩其实在通缩在不断降价,工厂利润持续降低如何涨薪?这就是为何人们感觉到什么都在涨而工资死活不涨。虽然我们不只是有制造业,但制造业占比相对高。
一、信贷基础
看了大佬翟东升和赵燕菁的视频,很多东西不得不佩服大佬们的睿智,但貌似一边鄙视其他经济学者抱着陈旧的学术不知变通,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也一样在抱着陈旧的思想不知变通,为什么?赵燕菁大佬说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这是非常赞同的,但楼市却不是关键,你们说房子是非常好的抵押物,可那是过去的思想,早早就有大数据做个人信用贷款,比如花呗网商贷之流,只要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行为记录,就可以以此为信贷基础抛弃原始的抵押物。
二、 放水谁最受伤?
大佬们与群众脱离太远太远,释放货币流动性,增加货币总量穷人不会怎么受伤,其实最受伤的是穷人,因为穷人资产多数都在于资金而非资产,奋斗十年八载好不容易存点钱,放水之后的通胀立马就给贬值了,永远无法实现财富积累。而富人的资产是真多数在资产上,资金对于其整体资产总量来说占比一般比较低,而穷人接近百分百是资金,谁最伤一目了然。
三、粮食还安全吗?
粮食安全肯定是存在问题的,粮食生产一直都是处于通缩状态,因为进口兽(ren)吃饲料这个众所周知的事,以及大量人群在种植粮食、上面控价的原因,粮食不太可能可能会装自己的粮食。因为利润。放水之后第一个破产的有一定概率是广大农民群体。
四、如何解决?
用陈旧的办法还是从楼市入手,一边强制管控按照实际使用面积定出租房价格,征收房产税释放租赁房存量,低价实际出租给他人的免税,一边控制楼盘不准降价,为何从楼市入手?末端费用导致的通胀是源头之一。还有一个源头是能源,国家领导人已经在进口大量低价石油。当然,源头也远不止这两个,随手写的不比详细思考。新的办法,提了十多年然而人微言轻:用新的产业替代楼市作为经济支柱的同时让银行业改革实现新的借贷方式。新的产业有很多,楼市同样可以有替代品,现在的房子耦合度太高,解耦之后模块化去做自然就是新事物,改变生活方式的新事物自然是一次改变世界的革命性进步。政府出资建造大量框架出租,收取物业费用,出租配套集装箱式标准化房子配置水电气网等接口,实现轻松整体搬家。集装箱式房构思为可对接带有水电和动力的电动汽车底盘,从而实现旅居一体。底盘可以采用出租形式,地方政府收入由卖地转向为收租,收入多少看怎么做才能吸引到更多人口,因为此时人口是完全流动的。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说上学问题,上学以学习为城,学校周边仅允许师生及家属居住即可。整个城市是动态化是随时变动搬迁的,城市规划变动的代价大大降低。粮食安全如何解决?发钱导致直接通胀,而模块化的城市降低了楼市带来的通胀,同时需要大量人员去建设,减少耕种通缩,施行政策提高农作物价格(这会拉高通胀但长远是好事),分别划分区域限制进口粮食和进口饲料在一定地域范围,饲料进口区域禁止粮食流出,粮食进口区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关税或其他控制。种粮食能大赚钱自然有大量人群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