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抡语】第七章:述而篇

2022-08-07 12:25 作者:再世儒帮工作室  | 我要投稿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


 孔子说:“上来先介绍自己而不出手,天天相信和喜爱古老的谬论,被我偷袭之前还以为能打赢我,这人是怎么活这么久的?”


【注释】


 述:陈述,介绍自己。


 古:类似“礼”的古老的谬论。


 窃:偷袭。


 比于我:以为能打赢我。


 老彭:一个活了800多岁的人,此处指活得久。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 


 孔子说:“把敌人打得出不了声再问他是谁,让敌人来不及咽唾沫就被一拳贯穿,拖着敌人在地上用血画画毫无怜悯之心,仅仅做到这些就妄想超越我吗?”


【注释】


 默:被迫沉默,指出不了声。


 识:试图认识敌人,问他是谁。


 学:同“穴”,一拳贯穿,打出一个洞来。


 厌:同“咽”,要在敌人因恐惧下意识咽唾沫前出手。


 诲:同“绘”,拖着敌人在白地板上用鲜血画画,《尸经》中记载的花式娱乐技巧。


 倦:同“眷”,关心,怜悯。


 于:同“逾”,超越。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


 孔子说:“你们了解武德但不会修理别人,学习了武艺但不懂跟别人交流,知道可以把人的头颅打进胸腔的技能但不会徒手操作,不把你们骟了你们都不知悔改,哎!我很伤心。”


【注释】


德:武德。


义:把敌人的头砸进胸腔的技法。


善:贴胸口手刃斩下把人变成大骟人的技法。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翻译】


 孔子轻松地把人分成两半,只需要把他伸长,然后折断。


【注释】


燕:如燕子般轻盈,指轻松。


居:同“锯”,把人分成两半。


申申:同“伸伸”,把敌人伸长。


夭夭:夭折,指把敌人折断。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翻译】


 孔子说:“爽啊!我那一架彻底把他干衰了!从此之后,很久都没有见到被撕碎的周公来梦里索魂了。”


【注释】


 周公:鲁国国君的始祖,曾因孔子掐死了鲁国的暴君而来到孔子梦中索魂,被孔子“撕无邪”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翻译】


 孔子说:“我早年间就志于武道,凭着武德,用着“仁”技,在江湖上闯荡,被我打死的人,尸体上长出来的草都够用来春游了。”


【注释】


 道:武道。


 德:武德。


 仁:“仁”技,把人撕成两半的技法。


 艺:象形字,尸体被从上面长出来的草掩盖。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翻译】


 孔子说:“只要是用行动告诉我他需要被修理的,我从没有不用物理方式给予教诲的。”


【注释】


 行:行动,用行动说明。


 束脩(xiū):同“述修”,告诉别人自己需要被修理,一般是由于行为过于欠揍导致的。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 


 孔子说:“对手礼让自己都不愤怒,这么温顺连一招掀开对手的头盖骨都做不到的,有力量却不知道怎么用,这么蠢笨连一拳使对手蒸发都做不到的,明明一拳能干掉的敌人你打三拳都打不死,这种人遇到我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


【注释】


 愤:愤怒。文中指因对手礼让自己而愤怒。


 启:开启,指把对手的头盖骨掀开。


 悱(fěi):想用却用不出来。


 发.使对手蒸发。


 隅:同“逾”,超过,指能抗住一拳。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翻译】


 孔子每次站在刚打死的尸体旁,都感觉还没玩过瘾。


【注释】


 食:同“侍”,侍立,指站立。


 未尝:没有过


 饱:满足。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翻译】

 跟孔子打架还能有机会哭出来?这玩笑可不兴开啊!

【注释】

日:打架,一般指打群架。如“日复一日”就是人太多根本打不完。此处代指和孔子打架(后果很严重)。

哭:被打疼会哭,但以孔子的实力你多喘一口气都不可能,又怎么有时间反应疼并哭出来呢?

歌:诙谐的音乐,指开玩笑。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

孔子告诉颜渊:“用我教的功法你就能活着,不用你就会死,在我面前证明这句话的人有的是。”子路问:“老师您想清理敌方军队的话,想带谁一起玩呢?”孔子说:“只能徒手打死老虎,只能赤足淌过河流的人,即使抱着必死的决心,也不配让我带着。这种人一看对面人多就会害怕吧,他还在想怎么保命的时候,我早就清理完了。 ”

【注释】

 之:代词,指孔子教的功法。

 夫(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与:同……一起,共事。

暴虎:只能空手打死老虎,纯度极低的表现。

冯河:只能赤足蹚水过河,纯度极低的表现。冯,同“凭"。

谋:思考怎么保命,弱者的表现。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翻译】

 孔子说:“富有的人可以把他囚禁起来,虽然我不像狱卒一样拿着鞭子,但用手依然可以拷打他。如果他因此死掉就不用再关着了,他的财产也就随我处置了嘛。”

【注释】

 求:同“囚”,囚禁起来。

 虽:虽然不像……一样。

 执鞭之士:拿着鞭子的狱卒。

 不可求:死了就不用再关着了。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翻译】

 孔子认真打团战:一起上,打完了,很快啊!

【注释】

 慎:小心,指认真打。

 齐:敌人一起上。

 战:完成时,打完了。

 疾:快速。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翻译】

 孔子年轻时在齐国尝试《韶》所说的技能,很久没有体会到拳拳到肉的感觉,说:“如果不是为了好玩的话,还是仁比较实在。”

【注释】

 《韶》:一套以切割为主的组合技,是《武》的进阶版,能够更精确,更有杀伤力且不影响美观地把敌人骟掉。(关于《韶》和《武》的对比我们在《八佾》篇有提及)不过这种组合技只适合初学者,对于军子来说过于繁琐,不如用“仁”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取胜。

 三月:很长时间。“三”是虚数。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翻译】

 有子问:“孔子刚冲进宫殿是为了保护国君吗。”子贡说:“喏,我问问去。”正好看到孔子一拳打进了国君的身体,问:“你知道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吗?”君王说:“古时候的强者,没有几个与他们作对的人能从他的手中活下来。”孔子又问:“那刚才你的手下死得冤吗?”君王说:“他们敢去妨碍你就是想让你把他们撕成两半,所以你把他们撕成了两半,怎么能说冤呢?”孔子这才把拳头拔了出来,子贡说:“看来孔子不是为了保护国君。”

【注释】

 冉有:孔子的弟子,武艺高强,七十二宗师之一,又称“冉子”,“有子”。

 入:一拳打进对手的身体,但并未致命,是孔子用来威胁国君的方式。

 伯夷,叔齐:商末的两个高手。曾以武力阻止周武王起兵伐纣,却因对面人太多,动手时不小心放跑了几个。他们觉得没有当场把仇算清,以此为耻,从此退居山林不再参与政事。据说后来他们因为心中堵着这一口气吃不下饭所以饿死了。

 贤人:指武艺高强的人。

 怨:同“冤”,此处孔子问国君的手下死得冤不冤。

 求仁:国君的手下没见过世面,对孔子不够尊敬,生活中妨碍过孔子,被认为是大不敬,于是被仁掉了。

 出:把拳头拔出来。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

 孔子说:“即使我没吃多少饭,只喝凉水,我也可以弯曲勒住他脖子的胳膊,然后一头把他锤碎,体会其中的快乐。纯度不够还那么有钱且华贵,这种人见到我就会像浮云一样消散。”

【注释】

 饭:吃。名词用作动词。

 疏食:很少的饭。

 肱(gōng).胳膊。

不义:纯度不够。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翻译】

 孔子对着刚刚打死的尸体说:“即使我让他多活几年,让他熟读《易筋》锤炼了身体,也依然不可能在我面前喘出一口大气。”

【注释】

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易》:指儒帮经典《易筋》,记载了通过锻炼来疏通筋脉,改变体质的方法。易,改变。

过:超过,超过一口气。指孔子依然会在他喘出第一口气之前结束战斗。很快啊!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翻译】

孔子可以把人打到说不出话,读过《尸经》《尚输》,对礼让的人实施儒术的人都能把人打到说不出话。

【注释】

雅:同“哑”,指把人打得说不出话。

《诗》:指儒帮经典《尸经》,记述了三百余种把敌人加工成尸体的方法。孔子曾评价其“思无邪”,因为用《尸经》中的方法可以把敌人的魂魄一起撕碎,避免邪气缠身。

《书》:指儒帮经典《尚输》,教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典籍。

执:执行,对……实施儒术。

礼:礼让对手的陋习,此处指礼让对手的人。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

 叶公问子路孔子怎么对待别人,子路懒得理他。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对待别人啊,你要惹怒他肯定是没有下顿了,他会送你去那个没有忧愁只有极乐的地方,到他身边怎么想你也活不了这么长时间。”

【注释】

 叶(shè)公.楚国大夫,曾以为孔子很平易近人。

 发愤:惹孔子愤怒。

 忘食:没有下顿了。

 老:指活的时间长。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 

孔子说:“我跟他不熟,本来不想把他攥成汁的,但他喜爱古老的谬论,简直是在求我把他干掉,我很快就忍不住出了手。”

【注释】

 生:不熟。

 知:同“汁”,把人攥成汁的技法。

 之:代词,指那个刚刚被孔子攥成汁的人。

 古:类似“礼”的古老的谬论。

 敏:快速。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翻译】

孔子一言不发,只用怪力就把敌人们打得魂魄乱飞。

【注释】

 怪力:远超常人的力量。

 乱:乱飞。

 神:精神,指魂魄。每个魂魄飞出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消亡。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即使让我打架时护着俩累赘,干翻几个师也肯定是毫无难度的。当然,如果能只让那个强一点的累赘跟着我,把菜一些的那个扔掉就更好了。”

【注释】

 师:战力衡量单位,军子以下的最大单位。不过孔子并没有说能干掉几个师,反正肯定不止一个。

 善:指武艺强。


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翻译】

孔子说:“我讲武德的时候,老天爷到我这来都得送命,桓魋这么做,和送命又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桓魋(tuí):宋国司马(主管军政的官)。孔子经过宋国,在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旁讲习武德,桓想偷袭孔子,一拳打飞了大树,路人惊呼让桓快跑,然后…

生:生命。

德:指武德。

予:给予,结合前文“生”为“送命”。

如何:表反问。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翻译】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怀疑我训练你们的时候收手了吗?我要是不收着手,你们就没法再站在我面前了!我可是孔丘啊!

【注释】

 二三子:对弟子们的爱称。

 隐:隐藏实力。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翻译】

孔子教训人一般有四个步骤:吸气,出手,告诉他人要忠于自己,证明自己能说到做到。 

【注释】

文:同“闻”,吸气。

行:行动,指出手。

信:诚信,指说到做到。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翻译】

孔子说:敢说自己是圣人的活人,我没见过,见到了就把他们打成之字形。看见自称有军子能耐的人,我也都把他们撕成了两半。敢说自己能骟人的活人,我也没见过,见到了就把他们打成之字形。看到自称是永恒的强者的人,我也都把他们撕成了两半。把人打死,就说明你有本事,把别人打虚了,就说明你赢了,把别人控制住,就说明你赢得了他堆积如山的财富。证明自己很难吗?非要挑衅我这样永恒的强者? 

【注释】

圣人:对武艺极其高强的人的敬称。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

斯:同“撕”,把人撕成两半。

君子:《抡语》中的“君”同“军”,战力衡量单位,一个军包括多个师,极言武力高强。“军子”字面意思为能一人干掉一个军的高手,一般为虚指,只有形容孔子师是实指。

善:同“骟”,贴胸口手刃斩下把敌人骟掉。

恒者:永恒的强者。

盈:同“赢”,取得胜利。

约:约束,把敌人控制住。

泰:此处指堆积如泰山般的财富。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翻译】

 孔子想钓鱼的话,不用网子就能一掌把水流劈断;孔子想打鸟的话,等到晚上都不会有鸟敢飞回来。

【注释】

 纲:动词,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

 弋(yì):打鸟。

 宿:归巢歇宿的鸟。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翻译】

 孔子说:“大概还有不少不知道我的名声还敢在我面前炫技的人,这种杂碎我还没清理干净。那就让他们多喘几口气吧,我心情好的时候就对折几个助助兴,看见得多了就拣几个打成之字形,既然都被打死了,认不认识我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注释】

知:知道孔子的名声。

作:做作,装酷,炫技。

无是:还没清干净。

闻:吸气的动作,指喘气。

从:象形字,把人对折成两半的技法。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

 次:次要的。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翻译】

 互乡这地方已经被打得找不出几个能说话的人了,却依然有不怕死的毛头小子来挑战,弟子们都觉得困惑。孔子说:“既然他来了,就别让他走了,这是唯一的办法,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吗?他了无牵挂地来了,既然他了无牵挂,就更不用放他走了。”

【注释】

互乡:地名,由于人都被清干净了,已无记载。

难与言:很难找到能说话的人,因为都被打死了。

童子:指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

门人:指弟子。

唯:唯一的。

何:什么。

甚:更好的。

洁:干干净净,只身一人,了无牵挂。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

 孔子说:“逃得很远就能避免被我撕成两半吗?只要有撕了他的念头,我这不一下就到他身边来践行了嘛。”

【注释】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两半的技术。

 远:此处作动词,逃到很远。

 斯:同“撕”,把人撕成两半。

 至:到达,指来到敌人身边。以孔子的速度,只要他愿意,敌人逃得再远也能一瞬间追上去。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翻译】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道尊敬你吗?”孔子说:“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靠近他说:“我听说军子不怕抱团的敌人,但军子难道就看着敌人组团吗?鲁君去吴国是去摇人了,为了他们家的政权巩固,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让孔子坐拥武林第一的名号。他要是知道尊敬孔子,还有谁不尊敬孔子呢?”巫马期转告后,孔子不一会儿就把昭公的头提了回来,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放跑了人,还有人能提醒我补刀。”

【注释】

 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知礼:知道尊敬孔子。礼,此处为尊敬孔子。

党:指敌人组团来对抗孔子。

取:取得帮助,找帮手。

为:为了。

同姓:指鲁国国君的家族。

吴孟子:无论如何也不让孔子坐拥武林第一的名号。吴,同“毋”,不要,不允许。孟,“孟仲叔季”的首位,指排名第一。子,指孔子。

知之:提醒孔子这件事。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翻译】 

孔子用掌刃把敌人骟掉后,一定要先欣赏他在地上痛苦翻滚的样子,之后再把他打成盒子。

【注释】

歌:同“割”,用掌刃切割。

善:同“骟”,贴着胸口掌刃切下,把敌人骟掉的技法。

反:翻身,指敌人因疼痛在地上翻滚的样子。

和:同“盒”,打成盒子。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翻译】 

孔子说:“喘气,挑战我的人从来没有这个权利。见到我主动鞠躬并叫一声军子,我才不会取走他的性命。”

【注释】

文:同“闻”,喘气。挑战者来不及喘一口气就会被孔子干掉,所以他们没有喘气的权利。

莫:没有,表否定。

犹:依然。之前没有,现在也依然没有。

行:行礼。

得:取得,指取走对方的性命。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翻译】

 孔子说:“敢自称圣人的,都被我撕成了两半,还有人敢在我面前夸口吗?我只不过会不厌其烦地撕掉他们,不知疲倦地教训他们,想死那就接着说吧。”公西华说:“已经死了五个了,同学们千万不要学哦。”

【注释】

圣:圣人,指自称武艺高强。

与:给予。给予“仁”的惩罚。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两半的技法。

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之:代词,指把夸口的人撕成两半。

诲:教训,不过是物理方式的教训。

云尔:这样说。

正:一共五画,用于计数。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翻译】

 孔子动作太快闪到了腰,子路趁机尝试把孔子绊倒。孔子岿然不动,说:“你看有人成功过吗?”子路苦笑道:“有就见鬼了。《诔》中写的:‘试图打倒你的人,要么去见了天上的神仙,要么去见了地下的神仙。’”孔子说:“很久都没有人能把我击倒了啊。”

【注释】

疾:快速。这里指出招动作过快。

病:闪到腰了。

祷:同“倒”,让人倒下。

诸:代词,指这样的事例。

之:反语语气词,表自嘲。

诔(lěi):哀悼死者的文章。

上下神祇:天上和地下的神仙,被孔子打死后要么去找天上的神仙报到,要么去找地下的神仙报到。


丘:孔丘,孔子自己。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翻译】


 孔子说:“打架出全力至少不会被看成孙子,礼让对手却一定会被打得一动不动。可惜某些人被看成孙子还不够,宁愿被打得一动不动。”


【注释】


奢:指用出全部武力。


孙:被看成孙子。


俭:礼让对手,不舍得出力。


固:被打得凝固般一动不动。而尸体就是一动不动的。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


 孔子说:“像我这样的军子,不管多大的地方都能轻松把它夷为平地,所以敌人即使四散逃跑也永远逃不出我的手心。”


【注释】


坦:使平坦,指夷为平地。


荡:扫荡。


长:长久,永远。


戚戚:同“栖栖”,四处奔走,无暇安居的样子。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译】


 再厉害的人遇到孔子也会被攥成汁,再威风的人遇到孔子也会变成尸体不再勇猛,只有对孔子恭敬的人遇到他才能安全地活下来。


【注释】


温:孔子把人攥成汁时汁液还是温的。


【抡语】第七章:述而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