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在游戏王中你应该带多少个通常召唤?
原文:https://infinite.tcgplayer.com/article/How-Many-Normal-Summons-Should-You-Play-in-Yu-Gi-Oh/f7379bfc-b360-4a89-b5c4-c03564fd8bfe/
作者:Dan Parker
翻译:digo
转载已获原作者同意
译者注:本文作者将使用数学的逻辑,来试图解答游戏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应该下几个通常召唤?文章创作于2020年,在过去的几年中也有些修订。当然随着环境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自然不尽相同,所谓通常召唤并非狭义理解为“可以通常召唤下来的怪兽”,其代表的含义会在文章中有更多解释。尽管文中的不少例子对于飞速发展的游戏王卡片强度或许不适用,通常召唤所代表的意义也今时不同往日,但其实不只是“通常召唤”,在卡组构筑中有很多概念都可以代入类似于这个“想确保抽到但又要避免抽到过多”的平衡问题。译者最近在思考焰圣骑士构筑时也时常会联想到文章中的一些思考方式,也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如果有的话。接下来是原文,译者标注会在括号中表示。

什么是通常召唤?
“通常召唤”在游戏王中有他的官方意义,但在竞技语境中我们提到通常召唤,它通常指代一张需要玩家动用“一回合一次的通常召唤动作”从而完全发挥其作用的卡(后文使用通常召唤这一词时也指代的是这个概念,而不是可以通常召唤下来的怪兽”而已)。通常召唤是一个微妙的概念:即使你有多张满足这个描述的卡,玩家每个回合通常也只能通常召唤一次。抽到过多的通常召唤会让你的作战节奏慢下来,无效牌会狠狠地让你的手牌卡住;假如你在五张手牌中抽到了三张通常召唤卡,而你无法发挥其中两张的作用,那么你的手牌就如同只抽了三张牌而不是五张。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通常召唤呢?关于游戏平衡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权衡一张牌所能带来的强度与您实际使用它的频率。游戏王的设计者有许多方法来创造这种平衡:比如一张特别强力的卡有时无法被检索,因此抽到的几率也相应不高,比如神之宣告;又或者有些卡在一个回合中单纯不可能使用超过一张,比如由魔界到现世的死亡导游。
需要消耗通常召唤的卡在游戏王最强力的一众卡片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在卡组中投入需要通常召唤的卡通常比完全不投入要好。通常召唤强就强在,通常来说如果你不通常召唤而你的对手通常召唤,你很快就会被对手更快地节奏压制。因此人们想要在卡组里投入通常召唤的卡,也想每局都抽到,但重要的是,你不想抽到太多。你想通过能够使用每张手牌来最大化每个回合的力量输出,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其中恰好一张是可以运用通常召唤来发挥潜力的卡。
简而言之,如果一张通常召唤卡片的强度不足以匹配通常召唤这一特点所带来的弱点(即需要消耗通常召唤而且抽到超过一张几乎完全无法运用),那么就不应该考虑投入。但总的来说,通常召唤的强度与合理性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平衡性的思考。
考虑到这点,本文的接下来部分,将用计算来得出,你应该在卡组里下几个通常召唤卡片来获得理论最优构筑。(再简而言之,什么数量的强力通召可以在保证上手率和不抽到太多中获得平衡)。
如何数通常召唤的卡?(从本章节开始通常召唤将被简写为通召)
很显然,例如由魔界到现世的死亡导游或是召唤师阿莱斯特的这些通召卡是很好辨认的,但正如前面几段我所暗示地,有些不太明显的卡也可以被算在内或排除在外。
假如你卡组里唯一的战士族怪兽的终末之骑士:一个需要通召来发挥作用的的卡,而且你卡组里投入的增援也只能检索终末时。伴随着你的增援,会有一个几乎一定发生的通常召唤,那么此时增援就也算作一张通召卡。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手牌是增援+终末+另外3手,而你的增援只能检索到另一张通召卡且这个回合没法有效利用那张卡,则增援应该被视作我们需要平衡投入量的通常召唤卡之一。
你应该怎么选择通常召唤的卡?
在现在这个环境(TCG2020年末)最盛行的通常召唤是召唤师阿莱斯特。他能让你从卡组检索召唤魔术,通召阿莱斯特通常让你在结束回合时场上有梅尔卡巴并且阿莱斯特回到了手牌中。我们可以投入三张暴走召唤阵来检索阿莱斯特,再加上星球改造检索暴走召唤阵,我们总共拥有七张等效的通常召唤卡,他们都代表了一个2500攻击力且一回合有一次无效并除外效果的怪兽加上续航。
这或许是玩家应该思考如何使用通常召唤位置的最佳方法:从最终结果来衡量他的作用。你可以自己评估某张通常召唤在环境中的强度与你想见到他的频率;在本例中,阿莱斯特是卡组运转核心,我们非常想见他,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多带了等效阿莱斯特,40张中的7张。
在过去的竞技环境中最有名的通常召唤卡很大可能是导游或是元素英雄天空侠。通过他们能调度的卡,他们都能创造大量的选项分支,从而获得大量不同但强力的最终结果。以2021年的某个环境举例,当时最强的通常召唤是喷气同调士。他强仅仅是因为他能做出的后续分支:水晶机巧继承玻纤。喷气同调士单卡就可以做出它,在一个没有其他需要通常召唤机会的卡组里面,投入三个喷气同调士,再投入三个可以检索到它的调律,就有机会在抽到他时做出例如装弹枪管狞猛龙+虹光之宣告者,或是真龙皇VFD,外加上可能的顺便抽很多牌。
在我看来,个人实力最强的通常召唤其实是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沙利叶可以检索太阴之咒眼并给他自己装备。不需要多余的资源投入,不需要其他条件或特殊限制,沙利叶就已经是一个3600攻击力而且可以一回合破坏一张卡的怪兽。同时有装备的沙利叶免疫取对象而且无法被破坏。对于如此小的投入,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收益了。而同时算上能检索沙利叶的咒眼领阈错视之城和能检索它的星球改造,你就可以在卡组里投入7张等效的如此强牌,很像之前提到的阿莱斯特。(译者注:觉得这一段作者在夹带私活或者单纯整蛊)
再来一个举例吧,在1012中我们有了宵星之骑士吉尔苏,我们叫他“堆墓人”,即通召吉尔苏可以从你的卡组堆墓一张自奏圣乐的卡。某种角度他类似于之前例子中的导游和天空侠,从你的堆墓选择的和你的做场选择中产生大量的选择链。通常自奏圣乐构筑中没有办法检索吉尔苏,但也有其他“堆墓人”能发挥和他相近的效果,例如终末之骑士和废品回收员,那么在考虑自奏圣乐卡组的通召卡投入的时候,就将权衡通召“堆墓人”的重要性与投入数量。
最后我们要讨论的是“等效通召”。有不少卡虽然没有明说需要通召但是他的效果等效地让玩家消耗/放弃了通召权利。目前的一个例子是源数网络,他需要你发动效果时场上没有怪兽而且你在发动后只能召唤一次。因为你通常都会有源数网络特殊召唤出来的怪兽在再召唤些什么,结算源数网络是等效地占用了你通常召唤的权利。
(译者补充:有一部分通召卡作者没有提到,我希望补充,即抽复数等效上手仍然能发挥其部分作用的卡,例如调皮宝贝卡组中上手复数娃,幻影骑士团卡组中上手不同下级。在考虑这种问题中的通召卡地位时,也需要将卡片被通召以外的价值一并算入。以调皮宝贝为例,常见的构筑会下13-16张等效娃,而其背后逻辑是完全不能接受抽到0娃,而大可接受抽到一个以上的娃且有办法将多余的娃转化成战斗力,那么这里所需要的数学平衡就会与文中之前讨论的狭义通召卡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来算算吧!
在理解上文的定义内容以后,您已经可以评估对于你的卡组,有多少通召卡是你想下或可能下的。快速回顾一下定义,在一回合中,你通常最希望看到一张此类卡,不是0张,不是2张,也不是更多。在有些卡组中,你会想要尽可能更多地投入这类卡(例如你不能接受没抽到但可以稍微接受抽到多张),但仍然有一个正确的最大值;投入更多的通召卡会让你降低起手只抽到一张通召卡的概率,因为抽到两张或更多的概率上升了。稍后一些我将数据化地展示这一情况。
最后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换side。当你后攻而且有六张手牌时,许多你提前做好的精密计算都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说某种情况下,你算出你卡组的最佳通召卡数量应该是5,但后攻时衡量抽到side的期待和抽到通召卡并结算的期待或许会让这个数字变化,而这也是你有时换side会换出系统内部件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我做了一个表格来帮助你如何算出你应该投入多少个通常召唤卡。他可能第一眼看上去有太多数字,但当你了解以后其实还是很直白的。
原表格: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gyZRtdsWe86Nk-2IF3bFOT8-nc3GXseqfop3EHe0pYQ/edit
翻译表格:https://docs.qq.com/sheet/DVVJwSGF0blRva2VL?tab=BB08J2
以下是一些对表格使用的解释:
表格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代表先攻五张手牌,右边代表后攻六张手牌。
在卡组数量一栏中找到与目标卡组对应的数量,有37是因为你可以通过成金哥布林之类的卡来压缩卡组。
对于某个卡片数量的卡组,标绿的一行是数学理论上最好的“通召卡”数量。
对于类似自奏圣乐风格的卡组,通常召唤比平时更加需要重视,那么你可以观察对应的成“功率上升”和“失败率上升”这两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例如说黄色区域),投入数量是可以通过对通常召唤的额外重视或额外不重视来平衡。
标蓝的行是理论上可以让通常召唤卡数量完美符合数学期待的卡,也是你在考虑卡组厚度和最大化强度所需要尽量靠近的数字。
标紫的部分表示你在某个卡组数量中能最大化抽到1张通常召唤卡片的投入量,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这也伴随着十分可观的抽到复数张概率。
在合适的计算模型下,请尽量不要选用标红部分的投入数量。
关于某个卡组正确的某种牌的投入量通常都会有许多争论,但通过寻找数学上的最优解并避免代价高昂的收益递减似乎可以让你更简单地离真相更近。现在你已经知道要怎么做了,去试试看吧!(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