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住房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2022-07-25 22:20 作者:天天向上的小伙计  | 我要投稿

中国究竟有多少套房子,又有多少房子在空置,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答案。

当然,七普数据也没有给出具体数字,毕竟这还是基于现有人口的现有住房统计的,那些空置房屋无法统计在内。

但中国人的整体居住情况,可以窥得一斑。

七普数据中公布了全国的家庭户的住房情况,包括间数、面积,因此我们也能计算出户均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全国的家庭户的住房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表中统计的范围仅有4579万户,而全国总体家庭户达到4.94亿户。因此,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并非整体情况。


以全国数据来看,4579万户家庭,拥有50.99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户均面积111.4平。


按照每个家庭户2.62人计算,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42.5平。


31个省市中,15个省市的人均住房面积都超过了全国水平。


江西户均面积165平、人均面积56平,排在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个超过50平的省份。福建、西藏、湖南、广西、湖北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8平,排在前六位。

而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32平,全国垫底;北京的人均面积也不过35平。两个超级城市,住房压力可想而知。

有人会发现,这里的户均面积很高啊,跟平常所听所见不太一样啊!

那是因为,上面这张表里统计的是全国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而农村内有大量的宅基地自建房,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从而会拉高平均值。


全国各地区城市家庭户住房面积

以全国来看,城市内(包括县城)户均面积92平,比全国范围户均面积下降近20平。人均住房面积36.9平,比全国范围人均面积下降近6平。


很显然,在城市内的居住面积,比农村更为狭小。


31个省市中,18个省份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全国水平。


西藏超过52平,排在第一位;湖南、河南、云南、湖北、江苏、青海、陕西、江西都超过40平,紧随其后。


而这18个省份,除了江苏、山东、河北3个东部省份外,其余都来自中西部。


这也和中国人口密度从东到西逐渐降低,基本吻合。


城市范围内垫底的省份,变成了广东,人均住房面积29平,也是唯一一个低于30平的省份。上海、海南、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都低于35平。


尽管这么计算不是特别严谨,且“平均”的状况很难指代真实,但大致还是能观察到: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歌猛进,越来越多人进城买房,居住条件变好了,但居住面积却随之下降,在东部的大城市,尤为如此。


如果按照建筑层数看,全国住在多层(7层以下)房屋的家庭最多,占了近53%。


在城市中,多层房屋家庭的占比甚至接近57%,占了一半还多。而房地产大潮带来的高层建筑(8-33层),仅有35%,比想象中少得多。


城市中的平房仅占6%,一般多为城中村或老式住宅。而超高层(34层以上)最少,仅有1.4%。


这主要跟我国的建筑规定有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超高层的定义在于是否超过100米,超高层在消防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比普通高层的要求要高出太多,间接导致房屋建造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大多高层住宅大都选择100米的临界线设计,层高2.9米左右,这样就诞生了大量33层的住宅。


而在乡镇和农村,建筑层数的结构就大为不同。


在乡镇,住在多层建筑的家庭占比近61%,平房23%,两者之和达到84%;在农村,住在平房的家庭占比55.5%,多层占43.3%,二者之和已经接近99%,高层和超高层在这里几乎不存在。


毕竟,中国的房地产大潮,核心还是在城市中。

之所以说中国的住房情况复杂,一多半原因在于中国的房产类型太过复杂。


在七普年鉴中,住房来源就有自建住房、购买新建商品房、购买二手房、购买原公有住房、购买经济适用房、租赁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继承或者赠予住房等等。


自建住房家庭占比46%,购买住房家庭占比34%,租房家庭占比14%,基本就是核心的三大住房来源。

而自建住房能占比接近一半,仍然是因为农村大量自建房的存在。

把城市和农村的住房来源家庭户数作以对比,就会发现天壤之别。


城市中,购买住房家庭占比58.4%,租房家庭占比25.5,而自建住房仅占10%。


也基本可以理解为,如今城中村的家庭户数,只剩下了10%。


而在农村,自建住房家庭就占了89%,这里基本上没什么商品房存在。


中国住房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