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灵山】 关于自然 我们永远都不会腻

宜人的夏日清晨,洗涤了一切罪恶,阳光如此和煦,浪子也会回头,身上的疲倦已无踪影。阳光,明亮且温暖,重塑了世界,枯竭堕落的血管,涌动着新鲜的快乐,祝福着新的一天,怀着新生儿的纯真之心,去感受世界的脉搏。
人死了就看不到日出和日落了,那我们活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多去看看身边的美景?朝阳斜落在山头,早起爬山是非常愉快的,不用经受太阳的炙烤。上山的路正好是山的背阴面,太阳还没照到这里,同昨日相比,不能再好了。
紫菀、胭脂花、渥丹、漏芦、银露梅、野罂粟等等,繁花锦簇,缤纷绚灿,蜜蜂在各个花朵间不停流转,收集花蜜,传播花粉。采蜜的蜜蜂就是工蜂,是发育不完全的雌蜂。出生前没有足够的营养,相当于被剥夺了繁殖能力,忙忙碌碌直至死去,想必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也有受到蜜蜂社群的启发。话虽如此,凭借透明的两对膜翅,它们可以游遍整个山野,无数的鲜花为它们绽放,多么自由,多么畅快,而我们只是这些事物的过客,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馋它们的蜂蜜算一个。




沿着花径,上到西灵山山顶,这里铺着浅浅的绿草,中间堆有石堆,旁立着两块太阳能板。我们躲在山坡的一个石头后面休息,赏美景,吃零食,最好吃的是昨晚买的瓜,爬山时要说最想吃的东西就是各类水果了,会当凌绝顶的时候,来个西瓜,别提有多惬意了。

形似莲,颜如火,从西灵山下来不远,一簇金莲花放肆地炫耀着它的娇艳,怎么生得如此好看,听说它多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还同我们一样喜欢高山草甸,可真是长到我心里去了。数十朵炽红花瓣,分三层捧着同样炽热的花蕊,像着了火的莲花,层次分明,美艳异常。在去南灵山的路上能遇到金莲花,真是幸运,像是受到山神的优待。

“看,那山坡黑压压的一片。”一个声音提到。是被烧过的林子,因为林子稀疏,火势没有蔓延,烧掉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像个黑膏药敷在山坡,同周围无限生机相比,那块地定格在大火燃尽的时候,落叶松只剩粗大的树干,地上铺这黑色的灰烬同土壤混合,一片死迹。进入这片林子,却是另一番景色,绿草抢先铺了上去,稀稀落落,给这片焦土带来生机。有趣的是,树干已烧得焦黑却能屹立不倒,多么坚韧的生命!

再往前,就到南灵山顶了,一朵朵黄色野罂粟中间立着三四座一人高的玛尼堆,带着人们诚挚的祝福和愿望,俯瞰大地,守护这一方沃土,将好运带给疲惫的旅客。

松林开阔,松针混着干土,像巨大的软床垫,松软轻弹,踏着在其上,一路奔跑向下。拂过脸庞的微风,地上摇曳的光斑,脚边响起的虫鸣,不断加深的呼吸,狂跳不止的心脏,现在的我融于自然,是这万千草木中的一部分。

从南灵山下来后,马上往东灵山赶去,计划在路过的镇子上找饭店用餐,想着至少也能有面食吃。问了好几家饭店,没一家在营业,还好有小卖部可去。小卖部由一对老夫妻在经营,地上侧躺着一直大金毛,一动不动,可能是炎炎夏日,懒得费劲招呼我们这些陌生人。想着下午还有近二十公里的行程,每人两份泡面一起泡,分量拉满。上次吃两包泡面的时候,吃到一半便怎么也吃不进了。这次还是挺饿的,我吃了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是强行吃下去,最后收尾的雪糕味道真是不错。

日光灼灼,如此炎热的时节爬山,水一定要备够,我怕盐分不够,甚至带上了没用完的调料包。按每人携带至少三升水,就上山了,我的越野背包,肩带单薄,背上几公斤,压着肩膀生疼,还好大部分背的是水,路上就可以消耗掉。

爬上一段陡坡,就钻进旁边的树丛纳凉,看着天上的云朵暂时挡住了烈阳,趁着天凉赶快出来爬坡。“好像没开始时热了,对面山头飘着的是厚厚的乌云。”心里暗想。没走出几步,回头再看,对面山头像在洗澡,头顶的乌云像花洒,向下浇水,样子很奇特,我们还在沐浴烈日,对面已泡在水里。

走出树林,鸟儿挥着羽翼丰满的翅膀,在头上盘旋,侦察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不时发出哇~哇~的叫声,像在宣示主权。我是非常羡慕自由自在的鸟儿,能翱翔于天际,拥有最好的视野,选风景最美的枝头停歇,用最清澈的泉水沐浴,迎着山间最爽朗的风高歌。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头顶的乌云,像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化成雨水落下。路过牛群后,豆大的雨珠砸下,我才封装好电子器材,雨就停了,雷声大雨点小。当然,多亏这些云雨,气温已和炎热无关,清爽的空气萦绕在周围,直至东灵山顶,也没有多热,想必是受到南灵山的眷顾。

临近东灵山峰顶,旅客突然变多,远远看见爬坡的游客,像一条多彩的丝带,沿着路径延伸到山顶。为了和灵山主峰合影,人们自发排起长队,我到顶的时候,天一已经开始排队了。我爬到山腰感觉腿有些抽筋,在那坐下吃了两颗盐丸,休息一会才上来的。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最清楚,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爬坡,按自己的节奏来最好,也最舒适。

顺着景区的路,往北灵山方向过去。沿着公路走一段,到北灵山脚下。这的游客也很多,路上还遇到马帮,马队中间跟着一匹小马,活力四射,不时跑上几步,不时啃啃地上的嫩草,像第一次出远门的孩子,沉浸在对新环境的探索中,林子的路不宽,我们不想跟在马后,就赶在头马前进入树林,赶马人走得很快,本已疲惫的身体,还得提速。可能身体太累,出汗太多,有些提不上劲,左手有些发麻。途中遇到有下山的人,马帮才放慢了些速度,我稍微缓过来些。

走出树林,坐在地上休息,掏出方便面的调料包,就着水冲服,一会儿人便有了气力。沿着小路,路过斜坡上吃草的山羊,经景区像是废弃的楼梯,来到山顶,遍地绿草,游客多,帐篷多,无人机在头顶嗡嗡地响着,山风呼呼地吹个不停,在这露营真是不错,可以尽情享受日出和日落。而我们还得赶在天黑前出山。

给小玛尼堆添完石头,沿着草坡向下时,夕阳从云层中露出了它的金颜,极为耀眼,盯着看了一下,眼睛看往别处时原本太阳的位置出现黑影,像是要把眼睛夺去。

太阳沉了下去,天色渐晚,黑夜还没来临,想趁着这些许天光走出山林。下山的小道路况很好,路旁挂着越野跑的路标,地面像是处理过,踩着松软踏实,可以放心跑起来。一路冲下山去,体验跑山的感觉,在天色完全暗下去前到达了出山口,看到一个村落,灯火阑珊,万籁俱寂,但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关于自然,我们永远都不会腻,那有无穷无尽的活力,那广袤的地貌,那艳丽的花朵,那树木荣枯集于一体的荒原,那雷雨云,美观至此,我们便重有了精神,我们需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去往从未涉足的地方,自由的过放牧式的生活。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