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EMBA提前面试备考经验 林晨陪你考研
华中科技大学EMBA
提前面试备考经验
林晨陪你考研
今年3月底,在HUST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了EMBA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这一刻的我内心是沸腾的:毕业15年,又恰逢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能继续回母校深造进修,真的是得偿所愿,倍感欣慰。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我又何尝不是想了很久,最终靠决心和坚韧不拔的行动力,让这个心头多年的夙愿真正照进现实呢?幸运的是,从去年9月底真正决定报考EMBA,到备考、完成整个录取流程,我花了大约6个月时间(未脱产,同步正常工作)。这一切,除了本身基础还可以,更得益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学习方法,以及靠谱的辅导机构针对性训练,让有限的时间得到了高效利用。
我是2007年华科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房地产行业深耕了近15年,一眨眼也快走到了3字头年龄的尾声。持续高业绩压力、高强度工作节奏带来的行业经验积累傍身当然不用多说,但确实是因最近几年的行业深度变革、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让我停下来反思时,看清了自己在更系统化的管理经验沉淀、以及作为管理者的自身修为等方面的提升需求。虽然早已是硕士学历,但工作十几年后,仍感受到职场瓶颈期的到来,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因“认知储备”的不同而产生和加剧的。所以,想要突破自我,需要在工作之外,找到一个平台和持续充电、补充职场“后劲”的契机——这一强烈需求之于我,并非为了一个学历,而是深度的自我审视后、对知识体系及能力模块不足的焦虑与渴求。
我的这一想法,自2020年初疫情居家期间就已萌生,但真正行动是在2021年9月。2021年中我更换了工作单位,到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这种迫切地想突破边界、提升自我的需求,更强烈的在我心头敲打。9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有空在家,我思考清楚、决定就在这一年去报考母校华科的MBA学位;9月底报名“林晨陪你考研”、提交材料,这时候马上接到提面通知,仅几天时间准备提前面试;9月29日当天面试,我以优秀成绩91.8分顺利通过华科EMBA卓越计划;2022年国庆期间,真正开始准备面试笔试。3个月备考复习时间里,一方面兼顾工作岗位年底冲业绩的重任,一方面集中火力、攻强补弱,最终顺利上岸。
这一程,虽然核心备考期仅有约100天,但我想凡是经历过的人,都会清楚临考前这段黄金冲刺期、个中滋味的难熬。尤其是作为在职考生“求学心切、备考不易”,还须分配精力、平衡好学习与工作、家庭的关系。
接下来我就重点和大家探讨下备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这段心路历程。
1
考研方向确定及提前面试
找准方向 7天的速战速决
我清晰的记得是2021年9月23日才加的林晨陪你考研老师微信进行报考咨询的,林晨考研团队老师鼓励我:你的基础还不错,安心准备3个月,相信你可以做到!
面试老师审阅了我的简历(80后、工作经验十余年、已做到大型企业中高管)、和我简单聊过后,果断建议我选择匹配度更高、也更适合我将来发展的EMBA项目报考。我开始准备了卓越计划的申请表,和林晨考研的Kelly老师做了一对一模拟面试,问答纠偏过程让我受益匪浅;9月29日下午面试结束后,10月3日,我收到了卓越计划通行证的邮件。
这一刻,不少之前和我一样报考MBA的同学还在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回顾我从决定报考到准备面试、再到通过,仅不到一周时间,但的确每一步都走得笃定而有成效:和林晨团队沟通,我迅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一决定让我至今都感到庆幸:
一是的确EMBA对候选人的能力、工作阅历及管理经验要求、课程设置等,更契合我的个人情况与需求;
二是在我看来,“二对一”的提前面试方式,会比“无领导小组讨论”,更能让我突显这么多年工作中的优势,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上文说到,在准备提面的三天时间中,我做了两次模拟对练,对提面通过帮助非常大。在工作中我常面试别人,路数掌握和自信力方面应该说驾轻就熟(这也是工作多年的职场人的优势之一),但在准备管理提前面试时,还可以注意一些事项与技巧,增加高分“通关”的系数:
①自我介绍的亮点和报考原因提炼非常重要,能一些总结反思更好。除了个人工作经验、取得成绩的闪光点,我说到仍需理论沉淀和系统化思考;想要结识更多优秀的人、获得更多跨领域的管理经验赋能,向更具经营格局的管理者发展。
②关于考官提问或案例题的回答:提问一般会从自我介绍中引申问题,也可能结合时事热点发问;案例题一般为围绕管理问题来论述观点。作答中尽量控制每题1.5-2分钟内,以观点+论点形式来阐释,可以自身案例现身说法,但不宜过度展开。最好能立足战略管理者的视角来审视问题的逻辑和症结所在,须有系统化答题思路,这样会加分。比如我被问到了“如何看待房地产企业暴雷”,以及自我介绍中提到的“数字营销”具体怎么做,这些我都在和林晨团队的提前演练中梳理了思路、回答得较为圆满;案例题抽中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我站在供应商与核心供应链上的伙伴应怎样建立关系的角度,做了辩证的论述。
最终我的面试过程获得了老师们的称赞,以91.8分顺利通关。
END
本期分享已完结,下期内容更加精彩,请持续关注!
更多关于备考信息及资料,可与我沟通联系。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院校~
作者介绍
林晨老师,你相见恨晚的(MBA MEM MPA EMBA MPACC)择校 初试 提前面试 复试 调剂的指导老师,目前已累计陪伴1000名学生考生理想院校的MBA MEM MPA EMBA M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