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近九成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如何应对成关健
一项纳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19个体检中心、近1580万名成年受试者的研究成果于近日发布,该研究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评估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旨在评估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以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病情况。数据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并发症主要为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
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
内蒙古、山东、河北三地超重率最高
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纳入的31省市自治区中,超重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内蒙古、山东、河北,分别为37.1%、37.1%、36.6%。而且研究数据显示,男性无论是超重率还是肥胖率都明显高于女性,其中,超重率男性为40.2%,高于女性的27.4%;肥胖率男性为17.6%,高于女性的9.6%,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前期、脂肪肝、血脂异常,
近九成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
该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伴有不同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脂肪肝(34.9%)、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等。仅10.9%的肥胖参与者没有并发症,25.8%有一种并发症,30.6%有两种并发症,22.8%有三种并发症,其余受试者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
如何应对?
肥胖问题引发的并发症,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中医认为诱发肥胖的病邪主要是湿、痰、食、瘀血:
1、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常起因于气候潮湿侵袭人体;内湿则是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
2、痰:痰为水湿代谢发生障碍导致水湿内停形成。如果因脾湿而生痰,痰饮阻滞脉络,致使膏脂壅积于体内,导致肥胖。故而有“肥人多痰”的说法。
3、食:由于饮食不节,摄取过量,超过脾胃运化的能力,致使油脂壅积,积滞内停,导致肥胖。
4、瘀血:由于外伤或内因,皆会导致瘀血的形成,当瘀血形成后,气血运行不畅,水谷津液运化受阻,造成水液代谢发生障碍,也会引起肥胖。
中医药综合干预调理可改善肥胖问题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中药在整体医学上,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肥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与西药联合治疗可以优势互补,纯植物中成药如荷丹片(胶囊)具有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有效改善代谢、调节血脂、减轻体重,适合糖脂代谢异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