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笔记》 清 清凉道人述 (二十一)
余记 二十二 杭州的惠因寺位置在西湖的赤山埠,此寺在北宋时期称为高丽寺。前朝万历年,织造太监孙隆重新装修此寺,当时非常壮丽;鼎革(指改朝换代)后,便开始被没落,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荒芜。 雍正年间,有一游客到寺中,此人从外表打扮来看,是个富裕的人,有数个仆人跟随,仆人的穿着也很显赫。 寺里的僧人赶紧出来迎接,并热情地为他作向导,将寺院里的殿、阁、园、亭游历个遍。豪客每到一处,便会睁大眼睛惊叹并点头,好像暗中有什么决定似的。 僧人也觉得很奇怪,轻声问他怎么回事?豪客回答说“我是江南六合人,姓袁,滇南司马,如今养亲家居;上个月,梦见韦陀尊者带着我游西湖,而后来到一座寺院,寺院看起来颇为颓敞,尊者叮嘱我说‘你如果能修缮此寺院,必定能享受无量福德,未来必功名显赫,到此地为官,千万不要自堕。’我因此穿起平常的服装来西湖到处找。之前在昭庆寺住了半个多月,遍寻里面的景致比对,现在我见此景致宛如梦中所见,所以非常惊讶。” 僧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开口说“您能不能修缮此寺?”袁先生说“唉啊!我原本是来探寻梦中的景致,并无携资,等改天吧。” 袁先生准备向僧人告辞时,有一仆人凑上前,细声对袁先生说“主人您既然决定要修缮此寺,不如先到海宁张老爷那儿暂挪千金,先当开工费用。开工后,再派遣我到家中运来资费,免得主人往返跋涉,您看如何?” 僧人知道海宁张县令也是六合人。 袁先生摇头说“你的想法,我怎么会没想到呢?张县令那人没气量,我不想去与他有什么钱财上的往来。” 仆人暗示僧人上前怂恿,仆人、僧人好说歹说,袁先生才答应下来。 僧人见袁先生已经同意,便邀请他在寺中住下,以便估算修缮寺院的费用。袁先生当即吩咐两个仆人前往昭庆寺将行李取来。 仆人运回袁先生所带的箱箧,僧人见这些箱箧极为沉重,仆人打开箱箧铺陈器具,皆是些很贵重的东西。袁先生从箱箧中取出两枚元宝递给僧人,令他装修下要入住的屋子,余下的为膳资。 僧人出来后,拉住刚才细声说服袁先生的仆人,询问袁先生的家世?仆人说“我家老主人以前是扬州的盐商,他离世后便歇业了,家中的钱财被少主人拿出来捐官出仕,我想是因为看见修缮费用不少,有点怕,想乘机离开。少主人如今开了二十七家典铺,泸州有不少田地,应该还有不少钱,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 僧人听了,极为高兴,更加殷勤奉承袁先生。 第二天袁先生写了封信,派遣仆人带信到海宁借银子;又令一仆人找来工匠计算费用,通过工匠的估算,修缮惠因寺需要六千多金。 袁先生看了看费用单,说“我以为需要万金以上,如果是这个数目,那倒是不算事。” 几天后,去海宁的仆人回来,说“张老爷因为正在修整海塘工程,也很需要用钱,原本是无法借我们钱的,我以主令不可违求他,这才给我五百金,要是还需要,张老爷会分批发过来。” 袁先生听了,点头说“我早听说他手段小,没想到是真的。”说完他将五百金递给僧人说“我不能久待,你赶快去购买材料,请工匠动工,我立刻让仆人回家取银子。” 僧人马上招来工匠,先修缮大殿,袁先生每天到大殿指挥,大殿修缮快一半时,袁先生对僧人说“殿上的诸佛诸天,虽然皆全身涂金,但时间过去太久,已经发暗了,我希望能重新涂金,让大殿与诸佛诸天焕然一新,怎么样?” 僧人大喜,说“我原本也不敢奢望重新涂金,但这也是我的愿望。”袁先生听了,马上说“您赶紧到城中请装塑工匠来。” 有一仆人凑上前来说“小人有位大哥,就是很有名气的装塑工匠,他现在正在湖州作事,我可前去找来。”袁先生答应。 没几天,装塑工匠带着五、六人前来,往各殿估算为诸佛菩萨以及二十诸天涂金费用,并报价说“全身涂金需要二千金。”袁先生和他们讨价到一千八百金全包,并强硬警告不可偷工减料,偷贴上所磨的旧金。 事儿办到如此,袁先生开心对僧人说“没想到八千金,便能办成此事啊!真是菩萨显灵保佑。” 装塑工匠磨去殿中所有佛、菩萨、天人的旧金,开始筹备先为如来大像涂金,袁先生与僧人正商量吉时动工时,有一仆人踉跄跑来,大声哭着说“太夫人中风了,主人您赶紧回去。”袁先生听了,慌了手脚,急忙吩咐仆人动身回家,他问来人“我叫某人回家取银子,为何没一起来呢?” 来人说“家中得信后,到门前的永昌典内取了纹银五千,已经于当天附標船护送到杭州了,其余的由南京元昌典中支取,随后便到。他先出发,太夫人患病在后。小人报信心急,由旱路昼夜疾奔而来,所以迟速各异;算下行程他也应该到常州无锡了。” 袁先生回头对僧人说“我本来要等竣工才回去,没想到我母亲生病,不得不赶紧回去处理,我会留下两位能干的家人在此照料,母亲病好后,马上动身前来,办完这未了的事。改天银子送到,除了还海宁的五百金,其余的您可以尽用,赶紧督办工程,若还欠缺银子,要是我不方便带过来时,也会派人送到。” 袁先生又写了一信,递给家人说“银子到的时候,先拿五百金和信到海宁,送还张老爷,免他挂念,其余的交给寺中僧人。”说完,令几位一起来的仆人挑起行李,袁先生特意将箱箧留下,并吩咐家人在此等候取钱的仆人到来,而后匆匆离去。 家人天天在寺门口等候仆人,可是好多天过去了,不见取银子的仆人到来。为佛像涂金的工匠,天天找袁先生的家人要工钱;家人被要烦了,开口骂了他们几句。工匠不乐意了,他们来找僧人说理“干活不给钱,还骂人?既然没钱给,我们先走了,等钱到了,我们再来涂金也不迟。”说完,各自收拾工具离开。 次日,袁先生的家人说要出门散散心,到了晚上还不见回来。僧人以为袁先生的家人留花柳坊寻乐,并不在意。可是,连续几天过去了,还是不见袁先生的家人回来,便派人出去寻找,遍寻各处踪影全无。 僧人觉得不大对,于是打开袁先生住的房间,见里面箱箧还在,但只是空箱子;僧人此时心中有点怀疑,但又转念想“袁先生已经支付了数百金,不可能是骗子。”僧人的直觉认为,是仆人们合谋私自盗走箱子内的东西,人逃走了。 因为怕袁先生吃亏,僧人忙动身到六合拜访袁先生。六合确实有袁先生,也是滇南司马,但他现在人在滇南,并没回来,而且袁先生的父母早已双亡,家中贫寒,并非在家养亲,富甲一乡更是无稽。僧人此时也懵了,捐款建造寺院的袁先生到底是哪里的袁先生? 寺院修缮大殿到现在,除了袁先生付出的五百金外,砖、灰、木、石以及工匠的工资大约还要数百金。众工匠找僧人要工钱,僧人没钱给他们,工匠们说要上衙门告状,僧人只好变卖寺院财产,补偿工匠的工钱,这事才得以平息。 之后,僧人见大殿的大佛还未装金,便在本城请工匠来涂金。工匠到寺院,遍看大殿中的大佛,对僧人说“大殿里的佛、菩萨、天王,以前都是用泥金涂全身,额头也镶嵌宝珠,今天泥金被磨走,宝珠也被取去。” 僧人这个时候完全明白了。当时孙隆修缮此寺院,是为郑贵妃祈福,所以大殿中的三世如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十八弟子、十八罗汉、二十诸天、弥勒、韦陀五十多尊高一丈多的佛像皆涂泥金,额上也皆镶嵌宝珠,由于年代过去了很久,全都蒙上一层尘土,所以很少人知道。 所谓的袁先生这人,他知道其中的道道,先用五百金作饵,宛转从容,明取泥金和宝珠而去,合计一下估计能卖两万金左右。仆人、装塑工匠都是一伙的,所谓海宁借金也是局。用计如此之深,这骗术也算是神骗了。 僧人很感叹,无奈地看着佛像,见诸像深凹处还有余金,于是请工匠将它们磨下来,市值有数百金;十大弟子的额间还有一珠未被骗子取走,取珠时见上留有一信,上写“留此珠及诸像上余金,用以装修诸像,并完殿工,庶免吾之罪过...”等等。僧人令工匠取下宝珠,珠子有龙眼那么大,用水洗干净后,光芒四射;拿到市场售卖,又得了数百金,这才得以綵修佛像以及修缮大殿。 先仲兄有回客居惠因寺,听里面的僧人说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