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飞电challenge开箱+斯凯奇speed elite小对比

2020-11-20 15:08 作者:joe195  | 我要投稿

今天刚收到从李宁的微信小程序上买到的首发版飞电challenge,搜了一下站内好像还没有人发过~那么就不好意思的来一个抛砖引玉咯~~

简单描述一下观感和脚感。首先我平时是穿鞋以45码为主,部分鞋型需要穿到46码(具体看鞋面的材料和鞋型)。跑步鞋的话我一般会选择大半码到一码。这双challenge我选择的是45码(小绝影我也选择的45,200公里后发现并没有挤脚,因为鞋前掌较宽,大跑量下来并没有不适感~所以这次购买challenge还是选择了45),鞋子标注的是285mm,上脚不顶,大拇指处甚至略有富裕;在家中走了几圈以后初感很像迭代稳定后的UB20,弹而韧,不卸力,不会有踩塌的感觉。跖枕技术同样出现在了challenge上,之前以为前掌会有一定异物感,没想到穿上后小跑过渡很顺滑,基本感觉不到什么不适。鞋子在采用一体织 MONO纱自适应束紧鞋面系统后的整体包裹感极其强烈,甚至有种被牢牢束缚在鞋子中的感觉,不知道在进行长距离跑步后会不会有不适感,这个还有待我进行下一步的跑步测试。抓地方面,由于还是采用了GCU大底的材料,根据我之前穿着小飞影在不同路段,天气和环境下的200公里跑步测试后,耐磨和抓地性是完全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观感的话,鞋子的配色来说,由于我个人主观上是比较喜欢渐变色,所以这次的飞电challenge的配色肯定也是很喜欢的。渐变色彩在鞋身上的过渡自然且顺畅,GCU鞋底同样也采用了渐变色,但是相较鞋身上的“浓墨重彩”,鞋底的渐变色就显得克制淡雅了很多。


因为之前没有穿着过碳板跑鞋,而且是从大体重减重过渡到稳定期,所以我之前的跑鞋基本都是索康尼和亚瑟士(有一双nike的 Epic React Flyknit,结果100公里不到前掌就踩实了…到现在都没恢复过来……)。现在体重稳定后,慢慢的从恢复慢跑,进阶提速到现在的可以进行一定强度的速度训练了,所以慢慢对跑鞋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双飞电challenge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我的第二双碳板跑鞋。之前双十一购入了一双斯凯奇speed elite,由于最近一周都是大风大雨且降温天,所以同样也没有机会去路跑。初步比较后发现,这两双鞋从脚感到重量,包裹感,都有很大区别。

speed elite45.5码,标注鞋长300mm

speed elite我购买的是45.5码,鞋内标注鞋长是300mm。重量为201.5g,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飞电challenge45码,标注285mm

飞电challenge我购买的是45码,鞋内标注鞋长是285mm,重量为235g,重出来的这几十克应该就是䨻材料的厚度导致。

脚感来说,speed elite上脚第一感觉和challenge的韧弹感完全不同,hyper burst材料抛弃了一般缓震型跑鞋的软弹和舒适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硬弹感;可能很多人从习惯了UB或者luna,气垫的脚感中转换过来,上脚这双speed elite会非常不适。包裹感来说上脚也比较舒适,介于牢牢束缚和宽松之间的一种感觉;看到很多购买过的朋友表示,这款speed elite鞋型前掌部分偏窄,可能不适合亚洲人的脚型。由于我还没有进行路跑,仅就穿着感来说,个人感觉还不错,没有出现前掌超过鞋底的状况。至于耐磨方面,从李芷萱的微博上看到这双鞋4000公里后的状态 依旧能够一战,所以应该也不用过于担心。这里有一个小细节我想提一下,就是两款鞋的鞋带方面采用都是普通的棉质鞋带,这一点让我有点不是很放心。个人很喜欢绝影上面的那种段落式鞋带,哪怕只是打普通蝴蝶结也非常放心,不会在跑动中松散开;棉质直条鞋带稳定性方面就会差一些。

购买这双鞋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卡洛斯马-马爷参与的那一期评测,听完他的评测介绍后,让我对这双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是我非常喜欢硬核实力+干货满满兼具的UP之一),只可惜下单到手后没有机会测试。飞电challenge的购买就完全就是因为之前2.0elite铺天盖地的推广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支持一下国产(不买2.0elite,第一是因为我个人认为我目前的状态还不足以支配这双高端跑鞋,而且感觉它的定价确实也比较高)。天气转好后我会对比一下两双鞋的实际路跑感受,再过来和大家分享。

下面就放几张刚拍的challenge的照片供大家观赏。谢谢~~!


整体
编织鞋面透光率非常高
俯拍
logo
单支
鞋底
鞋面


飞电challenge开箱+斯凯奇speed elite小对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