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片一问一答,方案的版块介绍和一些虚拟技术问题详解
如何搭建一个适用于虚拟拍摄的影棚,如何短时间建立一个虚拟展厅,传统拍摄团队如何切入或转型虚拟制作。。。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您,如果有说的不好或者说的不对的,也可以给我们留言指出,我们永远欢迎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与我们交流,共同进步。

一、虚拟拍摄方案配置
选择一:场地空间,根据场地的空间大小来决定使用的空间和方案的配置
选择二:商业模式,场地如何运营,反推方案配置
1、LED显示大屏/无影箱
2、灯光
3、器材
3.1录摄器材(电影级设备,其中摄影机需配有genlock)
3.2虚拟制作专用设备
3.2.1渲染器(需专业配置,以满足渲染能力)
3.2.2追踪系统(将真实相机与虚拟相机相结合,分为红外、机械、视觉等类型) 3.2.3动作捕捉系统(一般用于数字人制作)4、软件配套(以合成系统为主,价格从低到高有很多的选择)


二、实时渲染的意义是什么
实时渲染从内容制作上来说,可分为VP虚拟制片,xR扩展现实,AR增强现实等。不是简单说将后期前置,而是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工作流。 实时渲染的工作流可简单分为:创意策划-美术资产-动态预演-现场拍摄-后期优化。可见即所得在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美术资产可实时更改光照、材质、运动轨迹等等,甚至在拍摄现场,可实时做出以上调整。所有工作人员不必在现场盯着绿幕想象,而是真实有效地看到。 《曼达洛人》的联合制片人Janet Lewin说:“所有关键的创意部门同时协作、现场做重大的创意决定;而且实时能看到渲染出的画面,表演也变得更好了。”“光影”是LED墙最大的优势:“LED光线提供真实的色彩和光影,打在演员和道具上面,不仅实现了绿幕无法企及的效果,更完全解决了绿幕的溢色问题。”

三、资产准备的时间有多久
从内容分类上来说,一般的30分钟发布会,一个场景我们的制作时间大概是5-10天。虚拟制片的写实类场景,制作时间会延长至10-20天。当场景数量增加,模型和特效比较多时,则需要根据脚本来评估。当然超写实场景会比风格化场景的制作时间多很多。

四、现场的技术人员配置
现场执行时,不论是由虚拟团队全包还是与传统团队合作,以一个发布会为例,人员配置大致如下:
虚拟合成技术X1:负责合成系统的各项操作,抠像、合成、信号导播等
现场应用技术X2:负责录摄设备调试、灯光调整等
虚幻引擎场景编辑设计师X1:负责虚幻场景设计、内容修改等
动作捕捉技术X1:负责动捕设备的使用,及动捕数据的修正等

五、细数一些技术环节
1、关于虚拟资产,当执行团队拿到其它方制作的虚拟场景时,并不是每个资产都适合马上拍摄的。我们就遇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
比如拿到资产时,需要做合成优化,意思是资产制作方在制作虚拟场景时,根本没有考虑渲染能力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执行方来做渲染优化,包括光照、材质、模型等。
再比如,做好的场景交付给执行团队时,现场执行团队缺少蓝图封装能力,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调整适配拍摄脚本。
2、关于与传统团队合作,如果传统导摄团队要转型,导演等应该较早地介入,如果等到现场执行环节再介入就比较晚了,容易出现问题。而传统制作团队要适应虚拟制作工作流,首先要明确一些技术点,从视效、成本、实现技术难度与时间等,多角度出发来提出问题并解决。两方团队相互学习和成长才是最好的结果。

元数边界MetaBorder专注于虚拟制作行业,提供解决方案集成、创意内容制片、虚拟资产制作、专业设备及场地租赁等服务,在国内外都有标志性的落地案例,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添加客服号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