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我来带你入坑中式恐怖游戏
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最新爱情故事:《纸嫁衣4》预计将在今年的暑期档上线啦!害,鬼也要谈恋爱的嘛。

《纸嫁衣4》依旧是中式恐怖解谜游戏,为该系列的第5部作品。与前作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故事将不再和奘铃村众人的恩怨有很多关联。而且根据目前放出的情报,纸4可能是民国题材,还原老式经典民俗电影的感觉。
不过还是希望能有纸3的彩蛋,让我看看“笨蛋夫妇”的后续。哦,如果还是刀的话就别放了,谢谢。

喜欢中式悬疑剧情解谜类游戏的小伙伴们,我保证纸嫁衣系列入股不亏。如果是刚入坑朋友也不用太担心恐怖程度,接下来我跟大家具体聊聊中式恐怖的吓人方式。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近些年来,优秀的国产恐怖游戏越来越多,相比起更偏血腥的欧美恐怖,亚洲式的心理恐怖更容易触动我们脆弱的神经,再加上特有的文化元素,可以说是中国人专吓中国人了。

然而许多恐怖游戏一直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毕竟又菜又爱玩的群体庞大,不敢在家自己开游戏,宁愿跑去实况视频里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弹幕。好在现在不少玩家都有着支持创作者的意识,愿意云游戏之后再去“补个票”。
别觉得自己以后只能跟着up主混,变坦其实不难的!只要熟悉一些吓人的流程,胆量几乎是阶梯式上升,呃,或者也可以说被吓多了,人变麻了。而且不得不说,自己通关获得的爽感和成就感,可比看实况视频多得多。
技巧一 都不会死,你怕什么?
首先,从核心上来讲超级简单,只要告诉自己“这只是个游戏”就能调节大部分恐惧。
中式恐怖的氛围来源是源自咱们未知神秘的“死亡文化”,而在游戏里,你不会真的死亡。大多中式恐怖都以解谜为主,重在剧情。他好不容易写的故事怎么可能不让你看完嘛!顶多搞出一些追逐或选择的环节让你小寄一下,只要存档够快,我就是无敌的!

而且每当游戏剧情进展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那种对未知的恐惧是不断下降的,基本上你刚进游戏的前几分钟就是恐惧值最高的时候了。

不管你觉得这是自欺欺人还是自我暗示,实际上都非常有用。当然有一类例外:开发者通过一些相当下作的暗示,告诉你游戏内的诅咒是会延伸到游戏外的……这类看上去打破第四面墙,实则耍混蛋的行为,目前在中式恐怖游戏里还没出现,可见的未来里也不会出现。大家大可放心。
技巧二 因为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所以鬼不可怕!
大概创作者们都想在自己的游戏中留下一些深刻的意义,因此中式恐怖游戏的剧情多在反映社会现象,比起塑造“鬼”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在塑造“人”。“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基本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中式恐怖游戏。
比如《纸嫁衣》一开始的“鬼”是我的漂亮老婆,慈眉善目的道长才是心思狠毒之人,而幕后真凶却也是被封建陋习荼毒的可怜之人;《三伏》里并没有设置鬼神的概念,但通过叙述人的愚昧和作恶,依旧让玩家有脊背发凉的阴森之感……

“鬼”一般只是想请你帮他们完成一些心愿,“人”才会想至你于死地。为什么要畏鬼神?我们畏的是因为愚昧无知的迷信而酿成的悲剧。
以至于我现在玩中式恐怖的时候倒是不太害怕随时出现的鬼怪,而是天天怀疑身边哪个有头有脸的NPC企图谋害我。所以我玩《灵魂筹码》这种人鬼对抗类恐怖游戏的时候明显会害怕很多,毕竟那些扮鬼的朋友,他们是真的不想当人。
技巧三 通过没有文化来破解死亡文化
小标题是假的,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死亡文化,来破解死亡文化。
如果你觉得喊一下“这只是个游戏”是非常没用的空口号,那我们具体看看,开发者都玩了什么把戏,是怎样运用“死亡文化”来让恐惧运行的。

恐怖游戏嘛,为了达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效果,势必要把你放到脱离现代社会秩序的地方。
《纸人》是出车祸穿越回清末古宅,《烟火》是闭塞迷信的小山村,《纸嫁衣》个搞阴间祭祀的奘铃村,连《港诡实录》游戏开始的地方也设定为九龙城寨的遗址……

在这些唯物主义管不到的地方,有关生死的迷信终于可以撒开了欢儿的放飞自我,其中应用最广的恐惧制作方式便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种扎根于我们最深层的心理意识,很容易就能使玩家浮想联翩——俗称刻进DNA。
什么偿还上辈子的债啊,死而复生的都是基操,像《纸嫁衣》不仅要在“生死轮回”上搞偷袭,还玩了一手转世续缘的浪漫爱情。

不过虽然都是生死转世,得益于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同的游戏各有各的阴间呈现形式。像是要献祭分属五行的人,来复活男婴,被称作“移花术”;用奇门遁甲术可以复活死人;又或者搞一些附身“夺舍”的仪式;冥婚……
玩家们被这一套又一套的吓得灵魂出窍,游戏最后还会像个渣男一样虚晃一枪:以上内容是你做梦/精神失常……
相信科学!朋友们,鬼是不存在的!
技巧四 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真的感到很怕!
小标题还是假的。我的意思是:恐怖游戏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怕着怕着就习惯了。

拿大家都很怕的“因果报应”举例吧。 恐怖游戏特别乐于暗示玩家之前干过要遭报应的事儿,比如白纸上浮现血字“XXX,你终于来了”。而玩家正好缺失了过去的记忆,于是开始疑神疑鬼,怀疑自己是个“坏人”。一些非中式的国产校园恐怖游戏也会这么干,暗示玩家是杀人凶手。
每次遇到以上情节,只要想想这不过是个烂大街的小伎俩,再被吓到岂不是要被人嘲笑了去?甚至有一些没那么精致的剧情,甚至都不会把这个伏笔解释好,仅仅就是个拿出来单独吓唬玩家的东西。

总之,越熟悉恐怖游戏的惯用手法,被吓到的概率越小。而且中式恐怖的意象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玩得多了,下次再见到纸人、红盖头、菩萨像之类的物件儿大概也只会感叹一句:哟,小老弟儿又是你。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通用恐怖形式,也可以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引导集中注意力、缩小可视范围等,要是总结起来又是一篇长篇大论。
大家还有哪些其他克服恐惧的办法,也可以在评论里分享。我不想继续外放《好运来》了,真的很影响游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