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原科大|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2021-11-30 10:47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青少年患者有较长一段时间抑郁低沉,有明显的抑郁发作;可有时又冲动、易怒、甚至打人砸物,情绪大起大落-太原科大精神心理专科。

这到底是什么病?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符合以上的特点,有的孩子已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这些家长了解了更多信息后,怀疑孩子会不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又译作边缘性人格障碍)。

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能提出这个疑惑,说明这部分家长愿意主动学习精神心理学知识,这对孩子加快康复很有帮助,值得认可。

可另一方面,这3种精神心理障碍在精神科里的鉴别尚有一定难度,更别说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普通家长了。

但抑郁症与双相障碍、双相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则容易混淆,以下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抑郁VS双相:

有没有真正的(轻)躁狂?

可能有些读者觉得奇怪。

抑郁症患者不是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减少、兴趣减退吗?

不是经常郁郁寡欢,默默流泪吗?怎么会经常冲动易怒呢?

确实,以上这些都是抑郁发作的典型特征,不过很多患者都不只是单纯的抑郁症,有时还伴有其它精神心理问题。

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比如最常见的偏执型人格,或偏执型人格改变(如果是成年人,甚至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最大特点是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容易猜疑、把别人的好意当恶意,然后觉得非常郁闷、生气。

所以父母会觉得孩子非常易怒,浑身都是刺,有时“莫名其妙”就生气了,又或者完全歪曲理解了别人的意思,父母怎么解释都听不进去。

但情绪平复后,有时候他们仍有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想多了。

也就是并未达到人格障碍的地步。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主要原因还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他们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层面有很多“创伤敏感点”,涉及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非常容易被激活。

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可如果孩子在抑郁发作期间冲动易怒,又在另一段时间内有欣喜若狂、狂妄自大、过分自信的表现。

那就要考虑很可能是典型的双相障碍了。

双相VS边缘型人格障碍:

是否有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双相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相似点是情绪不稳定,可是如果仔细甄别起来,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下简称DSM-5)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9条,在此没有必要逐条详述。我们主要抓住其中最有代表的特点即可:

  • 患者非常、非常害怕被别人抛弃,哪怕这种抛弃并不是真实的。

如果别人因客观因素减少了与他们的社交频率,或离开了他们的生活圈子,比如学校换了老师、朋友搬家了,甚至只是友人在见面中迟到了……


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这些很平常的人际关系变化都可能令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产生恐惧和愤怒。

然后他们可能会作出非常疯狂的行为,比如自伤、自杀,或者以此威胁别人不能“抛弃”自己。

  • 他们对父母、同伴的看法经常在“理想化”和“诋毁化”两者间交替,人际关系紧张而不稳定。

比如,他们可能在有些时候认为自己拥有最好的父母,甚至不吝啬于向父母表达爱意。可如果一旦父母的某些行为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他们会勃然大怒,指责父母从不关爱自己,自己是多么痛恨父母等等。

  • 患者的情绪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快速。

他们可能前一刻还感到非常快乐、幸福,但突然因一些挫折和人际冲突而非常暴躁、或者哭泣,可往往只持续几个小时。接着又很快恢复了平静、甚至是开心。

  • 患者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时,很容易不顾后果地作出非常危险的冲动行为。

比如危险驾驶、滥用酒精甚至毒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等。

最后的话

从以上特点来看,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有诸多明显差别。比如情绪起落的时间长度。

双相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的,抑郁发作、躁狂/轻躁狂发作后,患者在缓解期表现基本正常。

尤其是轻躁狂/躁狂,不管是“兴高采烈”式的,还是部分精神科医生认为的“暴躁易怒”式的。

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它们只集中出现在一段时间(轻躁狂至少4天,躁狂至少1周),然后进入缓解期,或者又出现抑郁发作。

可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波动的时间短得多,愤怒、悲伤往往只持续数小时,然后有明显的平复;

接着很容易又因另一挫败或人际冲突,再次情绪剧烈波动。

太原科大|青少年低落又冲动,是抑郁症、双相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