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纪“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了一个惨绝人寰的大灾难。这一年,奥运会在这年举办,我的小学生活,也在这年开始。
2018年,“成为一个“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载入宪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建成小康社会”提前至2020年。这一年,冬奥会不在这年,但是,我的高一生活,在这一年开始。
这十年里,汶川里的一栋栋房屋重新建起,一个个橙黄的山坡上,种上了一棵棵常绿树。商店,旅馆,餐馆逐渐形成一个个商业街,新生活迎来新气象。

这十年里,汶川不仅建筑物发生了变化,人的变化也有。曾经,对民兵一个深深的敬礼,曾经,看着远去的空降兵,手举着“长大要当空降兵”。现在,他在校园里过着初一丰富的“足球生活”,他成为了空降兵兵团的班长。


我想起了柴静的《看见》,想起了当年她采访灾民时,看着坍塌的房子,无边的白布,以及连绵的残骸,看着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失去儿子的双亲,在灾区拿着柴火做饭。听到他们仍然坚强地说:“孩子没有了,我们还可以生一个,还一个生一个像他一样的孩子!”一晃,就是十年,当他们想起十年前那“满目疮痍”的灾难,是否会拿着两只鲜花,是否会穿着“心系汶川”制服,是否手还拿着一只烛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门前,停留片刻呢?

如果不是这重大的日子,我不可能突然地感到:自己距离上小学,已经过了十年。回想起十年前,自己看到电视上,娱乐节目全部停播了,翡翠台也停播了,所有台的台标都灰了,不停地转播汶川地震的最新报告,十年前,母亲哭了许久,说:“好惨!好惨!”;十年前的晨会上,每个人都沉默不动,低着头,听见长吁的“呜呜”声,系着红领巾。声音停止了,班上许多人都没有抬头,泪流满面。

十年后,学校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我,作为班上进步最大,她还邀请了我的父亲上台讲话。今天,还是母亲节,家长们的桌上,微信群里,都写着“母亲节快乐!”等字样。没错,人是健忘的,更是在快乐和悲伤面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有经历过悲伤,才明白幸福的可贵,只有回想起曾经的悲痛,才无限地感受到,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如果不是这重大的日子,我不可能会突然地感到,自己已即将成年了。时间真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从沉默寡言,到活泼开朗;从处处依赖父母,到学会自己生活,时间真的太容易逝去了。回想起曾经,开学前一天晚上,父亲带着我,走到三楼的最右边的教室,轻轻地对我说:“这就是你一年级的教室了”;回想起小升初学业考试中,自己忘了带学习用具,匆忙地在小卖部仓促解决;回想起,曾经踏过的楼梯,跑过的操场,朗读的书本。
回想起初二生物,地理考试的那天下午,我开始真正开始面对“学习”。最后,初三考进了理想的学校,认识到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十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人的成长,真的,很快。
“时光随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我才明白,当年林志炫这样唱,一定感触很大。回首十年,时光已不能重拾,好友,也已各奔各班,各奔各校。回首十年,逝去的都已逝去,终会迎来新事物。那我们,何不调转步子,直面未来呢?